1936年9月18日
杨中州
18日,西安东望小学、竞存小学、东北大学工学院、一中、二中、西高、西师、女师、女中、玫瑰女中等校学生、东北大学西京校友会、旅陕留日同学会、东北讲武堂同学会及流亡西安的东北同胞共一万多人,举行“九·一八”五周年纪念大会。会上东北籍学生慷慨陈词,会场气氛悲壮。大会发表宣言,指出:“五年来血泪斑污的历史,给与了我们最严厉深刻的教训。使我们认识清楚,忍辱退让,只能加强敌人的侵略,并不能减轻我们的痛苦;亲善睦邻,只能加速自己的灭亡,并不能缓和敌人的态度”,“抗战则生,不抗战则死,我们认定这是唯一的真理,我们也确定它作唯一的信条”。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游行队伍涌向南院门“西北剿匪总司令部”门前,张学良戎装出见,学生当场递交《上副司令请愿书》,呼吁:“我们要求副司令的,是不要再信什么‘调整’、‘亲善’的辞令了,因为那是戏法式的骗局。我们指望它,永远不会有回家之日;也不再作‘待机’、‘等待’的念头了。等到那天侵略者也不会善罢甘休地交还东北,而只会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地造成积重难返的错误;也不要再信什么‘三日亡国’、‘十日亡国’的滥调了。事实胜于雄辩,拿‘松沪之战’、‘长役之役’的铁证,敌人并不是多么可怕的。我们拼着我们的血肉头颅,一定可以达到回家之愿,期望副司令领导我们早日踏上杀敌的战场,完成历史的使命。胜利则披甲还乡,败亦愿效田横五百的义死。我们的心已坚如铁石,我们的血已沸腾到顶点,愿以我们数十万颗肉弹,作副司令的武器!”张学良为这血泪凝成的誓言所激发,当场表示收复失地的决心。
△东北军学兵队举行开学典礼并纪念“九·一八”五周年。宋黎、刘澜波到会讲话。课程内容为:每天上午学习军事,下午学习政治。政治课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等。邀请刘鼎、车向忱、宋黎、应德田、万毅等讲时事政治。
△王以哲为纪念“九·一八”五周年的文章写道:“值此耻辱重重,寇仇垒垒的五周年纪念日,该是何等的痛心!我们何时能重返那美丽的田园?何时能慰我们的祖宗于地下?又何时能救我亲爱的父母兄弟姐妹们于水火之中?”“我们有良心有血性的炎黄子孙,甘心腆颜无卫以听敌人的宰割吗?我想除非是利令智错的汉奸和私欲熏心的卖国贼以外,谁也不甘为凉血动物!”“唯有我们锋利的铁才可致敌人的死命。唯有我们热烈的血才可能将我们的耻辱洗清。”
△北平大中小学举行“九·一八”纪念大会。
△上海妇女界举行“九·一八”游行。
△广东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
△东北军骑六师代表汪溶、刘继尧和红军代表朱瑞在甘肃固原签订《停战协定》。
△毛泽东函宋庆龄并函章乃器、陶行知、沈钧儒、邹韬奋,申述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派潘汉年面申具体组织统一战线的意见。
△陈诚电蒋介石,报告张学良托冯庸转达其不愿剿共、要求抗日、决定“统率所部抗日图存”,“成败利钝,所不计也”。
△日军在北平丰台与二十九路军发生冲突。
西安事变大事记 /杨中州编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