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三原》
唐朝初年,离三原县城15里的三铺镇有个姑娘,心灵手巧,无人不知。只因姑娘生了满头癞疮,到20岁,还嫁不出去,不说远亲近邻,就是亲嫂子,也不把她当人看待。
有一天,姑娘在村前小河里洗衣服,看到远处尘土飞扬,旌旗招展,呼啦啦奔来一队官兵。她怕头上癞疮被人笑话,急忙提起洗衣篮儿,藏到小桥底下。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朝皇帝的儿子秦王李世民带人出京都,去白鹿原狩猎游春从这儿经过。马到桥头,引颈长啸,前蹄腾空,任人前拉后掀,就是死不过桥。李世民的马,是一匹稀世宝马,遇刺客不过,遇贵人不过,遇宝贝不过。李世民急忙命侍卫武官去桥下搜寻。武官从桥下拉出战战兢兢的姑娘。
李世民在马上一瞧,这女子虽说满头癞疮,但面如满月,体态丰盈,气度不凡,能惊我宝马奠非她是贵人?思忖片刻,对女子说道:“三日之后,我派人接你进京。”顺手将马鞭扔给姑娘,作为订情信物,又悄悄派武官驻在附近村中,暗暗保护。
姑娘回到家,向正在做饭的嫂子说明原委,平日凶狠成性的嫂子一听便火冒三丈,操起铁勺朝姑娘头上打去,一面骂道:“谁要你这个秃癞女子!”
谁知,这一铁勺打去,姑娘头上的癞疮掉下两半个壳壳,一头乌黑闪亮的长发“刷”地垂散在肩头。嫂子惊呆了,忙把姑娘扶上绣楼,姑娘坐在楼前,头一次梳理自己的乌发。说来也怪,乌发越梳越长,从楼口一直飘到地上。嫂子惊叫说:“天啦,有多长!”姑娘看出不看就说:“到楼底了。”
这姑娘就是后来李世民的皇后长孙娘娘。姑娘藏身的小桥,李世民赐名“美人桥”。姑娘的家乡三铺镇改名为“楼底”镇。李世民侍卫官住过的村子,后来叫“武官坊”。
出处: 《可爱的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