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风物传说》
很久以前,三原县城隍庙不在现在的地址,而在清河南岸上。庙宇不大,只有殿舍数楹,道士两三人而已,有一年,清河水暴涨,河岸滑坡,城隍庙变成一片废墟。久而久之,无人管理,庙宇内外荒草丛生,蛇虫出没,显出一派荒凉景象。
有一天,街上一位商人闲暇无事,拉着“细狗"去庙宇周围“撵兔”。他在庙宇四周转了一圈,没有发现任何猎物,只好牵着猎狗悻悻离去。谁料没走出几步远,只见草丛闪出一只兔于,红眼睛,浑身雪自。那兔子瞪着眼睛朝他瞅了瞅,倏地向南跑去。商人急忙放开猎狗,尾追白兔而去。那兔子一蹦三跳,跑得飞快,等他赶了数丈远之后,白兔已不见踪迹。亏得那只“细狗”乖巧,低着头,跑来跑去,这儿闻闻,那儿瞅瞅。忽然,它朝一簇草丛奔去,汪汪叫着,不停地用爪子扒着泥土。商人见状,走上前去,扒开草丛,发现了一个圆圆的小洞。小洞周围,光溜溜的,还可以看见兔爪子留下的痕迹。商人蹲下身子,扒着洞边的泥土,似乎还听见洞里面兔子那急促的喘息声。他借来一把铁锹,在洞口挖了起来。挖着挖着,只听见“当啷”一声,似乎撞着了铁器。商人扒开泥土,只见一个四楞见方的大铁匣子埋在土 中。他惊喜若狂地打开铁匣,啊!里边全是白花花的白银锭子……
第二天,商人把这箱银子捐献到县老爷大堂。县令为官清直,喜欢修庙祀神。他重赏了商人之后,将这些银两购砖 买料,把城隍庙的旧址朝南推移到东渠岸街,修建了规模更宏伟的显佑城随庙。
为了纪念那只白兔,庙宇竣工之后,专门在中院大殿前修建了一座最大的水牌坊。木牌坊斗拱的下端,雕刻了一只 白兔娃的形象。
至今,前来游览三原城隍庙的游人,还可以看见那只白兔口噙小草,栩栩如生地蹲在木牌坊上。
(苟彦斌 采辑)
出处: 《咸阳风物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