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咸阳>乾县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卧佛的传说

《咸阳民间故事集成·卷二》


  乾县城内的兴国寺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寺内苍松翠柏,千姿百态;每日钟声悠扬,香烟萦绕,是有名的古刹圣地。
  公元783年,国都长安失陷。唐德宗李适避难于奉天,住在寺内。他为了平息叛乱,恢复李家江山,于是遂改寺为“兴国寺”。不过,这座古刹的兴盛,是因有一尊卧佛的缘故。千百年来,人们对兴国寺的卧佛,流传着一段优美的故事呢。
  一日,卧佛正沉沉熟睡,忽然被一阵吵闹声惊醒。说起这尊佛像来,非常有趣,他不是打坐或立站,而是常年躺卧倒睡,因之称为“卧佛”。这时只听一个粗壮的嗓门说道:“新春佳节,灯节社火,城里城外,锣鼓喧天,谁不想尽兴游玩?我一个远方游僧,慕名而来,原想今天早些出门,谁知日已三杆,你这个管饍的还不叫人吃饭。难道是诚心和我作对么”?又一个低声细语地说道:“小僧怎敢为难师父!只是敝寺有规”:方丈坐禅,任何人不得随便用饍。所以不敢僭越,望师父恕罪。况寺外佳景,我也向往,饭后愿陪师父一游,不知意下如何?”没有回声,显然一场争吵平息。卧佛又打算睡。不料后殿钟声骤起,人声嚷嚷,卧佛睡意全消,又传来说话声音:“方丈佛事已毕,师父快去饍房用饭!”卧佛挪动了一下沉重的身躯,睡眼惺松中,见一个黑胖和尚和几个僧人步出山门,他心中暗暗沉思:“出家人四大皆空,怎么有此雅兴?我只知天堂美,难道人间也乐么?不妨也出去看看。”于是,跳下卧榻,步出山门,便驾起五色祥云。谁知云快,早已越过奉天古城,透过云层,卧佛低头一看:山清水秀,春意盎然,千村万堡,炊烟袅袅,男女老少,喜气洋洋,好一派人间美景!卧佛心中大喜,急忙按落云头,步入乡间小道,尽兴游玩。走着,走着,来到一个村外,这时一个须发皆白的老翁,形容枯瘦,手拄竹杖,面情呆板,默默地站在一棵树下。卧佛觉得奇怪,便招呼了一声,谁知这个老翁没有丝毫反应。卧佛心中不快,打算脱身走开。刚抬起脚走了几步,不料老翁听脚步声转过头来,冷冷问道:“你又来这里干什么?”卧佛停住脚,仔细打量这个老翁,原来他是个瞎子,于是气也消了,说道:“我是个远方僧人,化缘到此。您老站在这里干什么?”老翁听了叹了一口气,“唉!我又当是我那儿子来拖我回去,不知师父到此,出言不恭,望师父恕罪。”卧佛连忙说道:“那里!那里!”说着扶老翁坐在身旁的一块大青石上。老翁长嘘了一口气,伤感地说:“师父不知,老汉自小家贫,三岁丧父,多亏母亲抚养成人。为了维持生活,八岁我就进山打柴,回来稍迟,母亲就焦急地望着山巅的小路,十几年如一日,风雨不避,直至她老人家去世。我思念母亲心切,哭瞎了眼睛,每想起我那苦命的母亲,就要摸到这里来,我什么也看不见了!听听、摸摸母亲站过的地方,对我来说,也算是莫大的享受了。”老翁颤抖着,伸出枯枝一般的右手,擦着滚滚涌出的泪珠。卧佛同情地叹道:“是呵,母恩难报!但您失明后,难道都不请个先生看看么?”老翁叹了一声,垂下了他那白苇草般的脑袋,低沉地说:“请医调治,拜佛许愿,啥方子都用了……没有办法。”卧佛看了一眼痛苦不堪的老翁,心里也很悲痛。他想佛家本以慈善为根本,普渡众生为宗旨,这个可怜的瞎子年迈花甲,还不忘他的母亲,实为一个孝顺的善良人,这样的好人,我不把他拖出苦海还有谁能为他解忧消愁呢?好卧佛,急施佛家法力,立睁慧眼,目运金光,盯着老翁,亲切地说:“老人家休要悲伤,僧人自小随师父学得一点医道,你只要摸一下我的眼睛,你就能重见光明了。”老翁听了,猛地抬起头来!睁着一双瞎眼惊喜地说:“师父,你说的可是实话?”卧佛答到:“是的。”老翁听了,呆了好久,又不信任的摇摇头,苦笑了一声,凄凉池说:“师父,你的好心我领了,但这样的活我也听得多了,我不敢说你想骗我,但我上当把我都上怕了。”卧佛看着这个可怜的老翁说:“老人家,你试摸一下,治好了是你的福气,治不好我不收你分文,你怕什么?”老翁听了,迟疑地伸出手掌,摸到卧佛的脸上……突然老翁“啊!”了一声,双手拼命地揉着两眼,高兴地大喊:“我看见了!我看见了!”皱纹满面的脸膛,笑得象一朵盛开的牡丹花,激动的泪水,象泉水一样涌了出来,他扔掉了竹杖,发疯般地转着圈子,一回头,拚命地朝村里奔去。边跑边高兴地大喊:“我该不是在做梦吧!”卧佛微笑着,目送老翁进了村子。才要离去,不觉连打几个呵欠,睡意不觉袭来,顺手脱下佛衣,倒在青石之上。只见石后转出一个白胡须的老者,手拄龙头拐杖,走到卧佛面前低头跪下,喃喃地说道:“佛爷在上,小神乃地方土地,您出外私游,以防上界见责,小神担罪不起,请佛爷速归为好”。卧佛“啊”了一声,如大梦方醒,睡意全无。挥手斥退土地,急纵祥云,离了此地。这时,那个老翁率着儿孙,及本村父老,抬着暖轿,来到村边,抬头一看,风声呜呜,那有游僧的影子。老翁急了,便叫人分头寻找,那有踪迹!他的儿子提着一件佛衣,对老翁说道:“爹,这上面写着‘兴国寺监制’字样,分明是兴国寺的和尚了,咱何不到寺里去寻这位恩师?”老翁听了点头称是,一行人就朝城内走。再说兴国寺的和尚去卧佛殿烧香,只见卧佛赤着上身,汗流不至,倒在卧榻之上,这几个和尚见了心中大骇,急忙叫来方丈,方丈也觉惊异。就在这时,寺外鼓乐喧天,人声吵杂,一群人抬着暖轿,举着香火,涌进寺内,霎时惊动了全寺和尚,都丢下法器跑出来看热闹,老翁双手托着一件佛衣,一见方丈,率众跪地,方丈不知何故。急忙扶起老翁,将一干人让到客房,献茶毕,便问其详,老翁说完备细,方丈方才明白,便引了这群人来到卧佛殿中,老翁见了卧佛,扑通跪下,老泪纵横,竟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从此卧佛名声大震,能治百病的消息远传百里。谁有啥病,只要摸到卧佛的同一部位便手到病除,百般灵验。因此善男信女蜂涌而来,卧佛殿内灯烛辉煌,香烟缭绕,景况非凡。这天是正月十六日。从此以后,兴国寺一年一度的惯例,以这一天举行庙会,接待各方游人。这个会又叫“除百病”会,意思是正月十六日来兴国寺一游,邪气离身,百病不患。人们感激着卧佛的恩泽,寄托着人寿年丰,美好生活的愿望。
  卧佛医治百病的故事,只是个传说。希望人们相信科学,破除迷信,不要上当受骗而贻误自己。
  口述者:妙智 原兴国寺和尚
  搜集整理者:安增华 男 四十三岁 乾县城关陈北村人 初中

出处: 《咸阳民间故事集成·卷二》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