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民间故事集成·卷二》
乾县西边有一座小山,山顶有头石牛,这山因此就叫石牛山。这个乡也叫石牛乡。
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人们为了镇妖避邪,到处都有镇妖之物。当时,在一座古城的南北分别卧着一对石牛。离城南那头母牛不远的地方,住着一家姓张的大财主。他年已五十,第得身材短小,贼眉鼠眼,穷人都管他叫“猴子”。不要看猴子长得难看,却是个好色之徒。仗着他家有钱有势,不知糟踏了多少良家妇女。他家有个使女,十八岁咧,长得很水灵,猴子一心想糟踏她。
一天,他想了一条瞎主意:要姑娘每天晚上推三斗麦的面。姑娘只得忍着一天的劳累咬着牙坚持着。推呀推呀,一直推到半夜,实在撑不住了,想坐下来歇会儿,谁知人太疲乏了,就头一歪睡着了。
等她醒来,天已经亮了。姑娘有点害怕,朝磨子上一看,三斗麦全磨成面了。她觉得奇怪,用手使劲揉眼,睁大眼仔细一看,没错,面是面,麸子是麸子。她左寻右看,没有一个人影,只是磨房原先顶好的门却大开着,心里纳闷极了。
姑娘心里解不开这个谜,“猴子”也为此伤脑筋,第二天晚上,“猴子”悄悄走到磨房窗前,踮起脚一看:姑娘在一旁睡得正香,脸上露着笑容,秀丽得象朵花。他想走进去,又看到一头光滑肥壮的大黄牛拉着磨子飞也似地旋转着。“猴子”的瘦脸一下子搐成了一团,“好哇,原来你娃是偷我的黄牛磨面!”这一声把姑娘惊得翻了一下身,仍迷糊糊地睡着。一看那牛,肥壮得很,“猴子”觉得这不是他家的牛。他就想看个究竟。于是,他悄悄地蜷在窗下等着。天快亮咧,牛出来咧。“猴子”跟在牛后头。当牛走到城南那头石牛前时,忽然不见了。“猴子”这才明白了,原来磨面是这个石家伙搞的鬼。
“猴子”急忙跑回家,吩咐管家领人去砸石牛,自己带着几个家丁朝磨房扑去。
姑娘在磨房还睡着呢!这时,那头老黄牛又出现在她眼前,“姑娘,猴子要来害你,快骑上我逃吧!”姑娘就骑上牛背来到一座山上。她睁眼一看:财主家不见了,磨房也不见了。她对石牛磕了三个响头,离开这里了。
从这以后,这里的人就把石牛停卧的那座山叫石牛山。
口述者:吴生新 男 六十岁 乾县石牛乡人 退休职工 初中毕业
搜集整理者:王忠全 男 二十八岁 乾县广播站 初中毕业
出处: 《咸阳民间故事集成·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