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咸阳>乾县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老花工献计制叉酥

《咸阳民间故事集成·卷二》


  唐高宗李治身边,有一个管皇帝睡觉穿衣、吃喝玩乐的刘太监。他为了讨好高宗,想让御膳房厨师做一种名贵吃食。
  一天清早,刘太监召来众御厨,他说:“圣上想吃一种油多而不腻,糖多而不厌,滋养而不过补,一到口就发酥的饼子,你们得想法早一点做出。”说罢,头也不回的走了。
  刘太监一走,众御厨都象石人一样,你呆呆地望着我,我呆呆地望着你,不知道该怎么办。
  正在这时,从门外走进一个老花工,他对众御厨说:“刚才刘太监说的话,我在门外都听见了,这不难办,我可以教给你们一个法子。”一个御厨忙问道:“老人家,有什么好法子?”老花工说:“马油极香,核桃仁、黄桂滋养而不过补,可用马油拌面,扞好后,做成椭圆形的饼子,然后用白沙糖、冰糖渣、清红丝、黄桂、核桃仁拌成馅子包上,放在菜油锅里用文火炸熟,这样就成了油多而不腻、糖多而不厌,滋养而不过补,一到口就酥的名贵吃食。”
  众御厨听了,个个破涕为笑,就立即拌面的拌面,调馅的调馅,生火的生火,油炸的油炸,一时三刻就做好了。
  刘太监尝了尝很满意,就小心翼翼地用盘龙金碟端上进献唐高宗。唐高宗咬了一口,满嘴流油,但却一点也不腻,虽说满嘴糖馅,却不过分甜,而且颜色金黄,香味四溢,到口就酥。高宗吃罢,回味半晌,问刘太监道:“这一叉就酥的东西叫什么名子?”
  这一问,刘太监顿时慌了手脚,这哪有什么名子,不过是自己独出心栽罢了,但在万岁面前怎么能说不知道。正在左右为难时,突然想起刚才万岁爷所说的一叉就酥的话来,心头不觉一亮,忙回答说:“万岁真是英明,刚才一口就说出了这食品的名称——叉酥。”
  就这样,叉酥从此就被列为唐高宗的一种御食,并且规定:一切臣僚百姓,均不得制作和食用。
  后来,由于修乾陵,女皇武则天到奉天(今乾县)巡视,看上了奉天县的高头大马,就命奉天知县派一个专人杀马取油,天天送往皇宫,供做叉酥时使用。时间长了,这个奉天人就学会了做叉酥的手艺。他在临终时,把独生女儿叫到面前,将做叉酥的整个操作方法,详细交代,并让她千万记住,不要告诉别人,所以,过去叉酥在乾县只有少数人会做。
  如今,叉酥供不应求,用马油做叉酥常常无货源,后经多次反复实践,改为用生猪板油代替马油制作,味仍不减。
  口述者:高智荣 白西莹
  搜集整理者:叶陈伟 男 三十五岁 乾县综合商店职工 初中文化程度
  (转自《陕西土特产的传说》)

出处: 《咸阳民间故事集成·卷二》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