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采风》
礼泉县夏商属雍州,周是京畿之地,秦、西汉称谷口,东汉改为池阳县,南北朝又名宁夷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因县境内有醴泉,泉水味如酒,故将县名改为醴泉县,以后改为“礼”。该县南坊镇北沟里有眼泉水,清澈见底,甘甜味美,天旱不涸,雨捞不溢,多取不减,少取不增,世世代代滋养着肖地的人民。久负盛名的南坊镇腊汁肉,就是用这泉水制做的。解放后兴修水利,泉水被襄进了大坝里,泉已不存在,但这牛拉泉故事,至令还在民间流传着。
南坊镇王凤山北岭上,有座龙王庙,每年农历6月19日的古会,人称“狮娃山爷会”。传说过去龙王神像前有眼泉水,名叫“净心泉”,凡朝山进香的人,都要舀口泉喝,以净心养性,清除灾难。可南坊镇百姓,个个都因长年吃窑水,得了大骨节病。要吃一担龙王庙的泉水。得翻山越岭走几里路,于是人们日夜想着,要是泉水在街上该多好!
有一年的一个晚上,南坊周围村子凡有牛的人家,都做了个同样的梦:龙王借牛拉泉。梦醒后赶到槽上看牛时,家家的中都口吐粗气,毛尖渗水,象是刚卸了套一样。第二天,有从说龙王庙的泉不见了,人都跑去看时,见地上留有很多牛粪和牛蹄印,顺着蹄印在半沟里发现了那眼泉。后来又听传说,当龙王赶着牛把泉拉下山,越过沟,要往南坊街上拉时,鸡叫了,天亮了,泉就搁在了沟坡上。
出处: 《三秦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