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俩口说古经》
在礼泉县南二十里的史德镇以东,有个莪阿村(现在叫莫耳村),分东大西小相挨的两个自然村。全村一千多口人,都姓李。这个村的来历还不浅哩!
莪阿村原名阿史村,是以姓氏起名的。是唐朝开国名将阿史那忠的后裔。阿史那忠是北方突厥族,归附唐王朝,多有功绩,封为右侥卫大将军薛国公,宿卫皇宫四十多年。并娶唐宗室女定襄县主为妻,招为郡马。唐王赐他以国姓——李,这在封建社会被视为无上的荣宠。今天,该村的人还把他的始祖称郡马爷,说他给皇上把守宫门哩!这个村李氏家谱祖容上,郡马爷的画像就是番人(少数民族)的穿戴。阿史那忠夫妇合葬墓,陪葬昭陵。墓在烟霞乡下古村。
据礼泉县志载:明朝末年时有周至人赵*(左山右函)(金石考古学家),《游九宗山记》一文中记有:“……夜宿仪门村,翌日南过阿史村,村亦有数大冢,因忆叱干、豆卢、阿史那皆代北大姓,而阿史那、豆卢诺诸,又有功于庙,陪葬昭陵。此必三族所居,但无所考……”光阴流逝,几经沧桑,直到1949年解放后,该村村北十多亩李氏的祖坟园,才垦为良田了。
从这个村的来历可以看出,历史上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亲密关系。也显示了李世民善于收览重用人才不拘一格。
出处: 《老俩口说古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