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咸阳>礼泉县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薄太后塔上的铁扒钉

《咸阳风物传说选》


  在礼泉县东约五十里处,有一个薄太后村,村旁,有一座古塔,叫薄太后塔。俗传,此塔是汉文帝刘恒所筑的望娘塔,故名“薄太后塔”。但据有关资料分析考证,认为此说显系讹传。因为我国佛塔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才出现的。佛教传入中国始于东汉明帝永平七年(64年),此距文帝晚百余年。目前,以该塔的造型及风格,初步判断,应属唐末或五代的建筑物。
  此塔造型雄伟,独具一格。塔体呈正方形中空式,四角攒尖顶,七级青砖砌筑,砖缝挂黄胶泥,高约四十四米,占地面积三十九点六平方米,塔通身共开卷拱形门窗二十孔,每层中部均饰栏杆平座,栏杆砖镌斗拱承托,斗拱上为菱形叠涩出檐。每当天气晴和,阳光灿烂,风轻云淡之际,遥望绿波荡漾的渭北高原之上,一塔横空出世,顶天立地,领略千秋历史,俯览世纪风云,别有一番博大、壮观的气象。
  但是最奇的是,此塔自下第二层西面正中,卷拱式窗眉之上,有一根长约二、三尺的大铁扒钉;扒钉上下可见一道长长的裂纹。关于这个铁扒钉,当地群众中流传着一段有趣的传说。
  据说,不知何年何月,薄太后塔从当中裂开。起初人们不大在意,没有几天,中间竟然裂开一道大缝隙。早晨站在西边,可以看得见太阳升起;傍晚站在东边,可望见夕阳自塔中沉落。裂缝一天一天增大,塔身亦一天比一天倾斜。眼看此危胁着塔下村庄的安全,闹得村里大大小小日夜不宁。
  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位老人,是个有手艺的炉匠。老人挑着炉匠担子在村子里走来走去,从这道巷走到那条街,从那条街又转到另一个巷口,村子里大大小小的巷子都被他走遍了,却还不见放下肩上的担子来。于是,有人奇了,就问炉匠干什么活儿?炉匠这才吆喝道:“钉大活来!钉大活来!” 
  一听小炉匠担子要钉大活,人们就故意跟他打趣。有人故意指着场畔里一只破了的石碌碡说:“你要钉大活,就钉这只石碌碡吧!”炉匠摸摸胡子,嘿嘿一笑道:“太小,太小。”有人又指着村口一个大石盘说:“这个石盘子从中间一破两半,坏得久了,你可能钉?”炉匠还是微微笑道:“太小,太小。”众人见他出言不慌不忙,神情坦坦然然,觉得更加奇怪。可是,东瞅西望,当下再指不出一件大活儿来。最后,一个人猛一抬头,看见了裂缝的薄太后塔,就说:“你真有本事,就把这裂开来的塔身何在一起吧。”那炉匠一听,眉头一展,欣然答应说:“好吧!薄艺在身,闯浪四海,别无他求,只求各位都问家去端一碗水来,等我饮水止渴之后,好去干活。”
  众人急忙各回家去,一面去端水,同时也将这奇怪的消息告诉家人。等各家大人手里端着水,携着小孩刚刚跨出自家门槛时,只听见塔顶上“当当”响了两下,象是铁器打击时发出的声音,门外的炉匠老人却不见了踪迹。众人跑到塔跟前一看,在塔下第二层西面正中的卷拱上,钉了一根大铁扒钉,塔身的裂缝也慢慢合拢了。
  传说,这位炉匠老人,是鲁班成神显身。他施出超人的技艺,钉好塔身之后,驾一朵祥云又到别处忙碌去了。
  李 泉 搜集整理

出处: 《咸阳风物传说选》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