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文史》第五辑
扶苏庙位于车坞乡何村北二里处,1958年拆毁,旧址是今何村小学。原庙宇坐北面南,北有正殿、献殿,南有戏楼和山门。垣墙东西宽约80米,南北长约120米,占地约9600平方米。
扶苏庙始建年代不可考。乾隆《淳化县志·祠庙记》记载“元大德中修复”,清朝“顺治初年邑人张志炜修,康熙十五年张风翼重修”。乾隆县志载邑人宋振麟《重修公子扶苏庙记》云:“……其西岭曰何村,高敞辽曼,距邑十五里,有庙祀秦冢君公子扶苏……”又云庙“始建年代不可考,独古松八九围,樛枝参天,相传自元大德年修复至今已三百六十余岁”。
扶苏(?一公元210年),始皇长子。扶苏因对始皇“焚书坑儒”残暴手段不平,上书劝谏,触怒始皇,被派往上郡(今陕西榆林东南)监督蒙恬军。始皇死后,宦官赵高、丞相李斯伪造遗诏,令其自裁。立胡亥为帝,即秦二世。传说扶苏被赐死于石门(县北石门山),人们为纪念这位忠厚贤明的太子,历久难昧,便以扶苏为“石门神”立庙奉祀。何村扶苏庙,俗称石门神庙或石门爷庙。
出处: 《淳化文史》第五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