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西安>西安市-自然与人文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卧龙寺

《碑林区志》


  卧龙寺,位于西安城内柏树林街卧龙寺巷。是国务院颁布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前后,佛教传入中国。汉明帝水平十一年(68),洛阳建成中原第一座佛寺——白马寺。以此为中心,佛教向全国传播。汉灵帝年间(168~189),卧龙寺创建,初名福应禅院。唐代因名画家吴道子为该寺绘有观音菩萨像,故又名观音寺。宋初名龙泉院,太宗时高僧维果为该寺主持,终日静卧寺中,人们尊称“卧龙禅人”,因而更名卧龙寺。明正德十六年(1521)秦王藩府重修。清同治五年(1866)因东南临近的火药局起火爆炸,寺内殿宇廊庑多被震毁。七年(1868)邑人募资重修。光绪二十六年(1900)慈禧太后逃亡西安期间,曾赐该寺“慈云慧日”额,德宗(光绪)赐“三乘迭耀”额,并赐银千两予以修缮。民国20年(1931)朱子桥居士等筹资整修,并广购佛经,在寺内创办佛子图书馆。建国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整修殿宇、佛像。
  卧龙寺占地15293平方米,分中、东、西三院。中轴上依次建有石牌坊、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千手观音殿。后大殿为法党。山门内东侧为地减殿、西侧为观音殿。天王殿两侧有钟鼓楼,左钟右鼓。天王殿后东侧为客堂,西为方丈居室。大雄宝殿后东侧为药师佛殿,西侧为祖师殿。千手观音殿后两侧为会议室、接待室。寺内最大的建筑为禅堂,位于祖师殿西侧的西院内,面积为440平方米,是陕西境内最大的禅堂,可容百人打坐。
  禅堂北建有五间宽大殿为养息堂,是年迈体弱僧人休养居处。东院南有斋堂,可供500人进餐。东西院各有寮房60余间。
  卧龙寺为佛教之禅宗寺院,山门门楣上嵌镶“敕建十方卧龙禅院”石刻横匾。
  文献记载卧龙寺寺藏文物甚丰,昔有八大镇寺之宝,亦称八景,即藤子佛、恶眼神钟、佛梵书崦宇碑、飞来像、佛足灵跡图、吴道子观音像、明时开花碑和钱石。现时惟存钱石和开花碑为真品。吴道子观音像、佛足灵跡图为复制物。其他四宝已不复存在。寺内原藏有宋版明印的《碛砂藏经》7000余册,极为珍贵,现存陕西省图书馆。寺院现存有印度贝叶经四页,乃稀世珍宝。现法堂之彩绿色和阗玉香炉,原来一对,今仅存一件,是国内最大的玉石香炉。还存有唐代大悲心陀罗尼经幢、六朝石观音像一尊及宋咸平(998~1003)年间所铸铁钟等古遗物。
  卧龙寺僧人仪规谨严,佛事活动规范。禅堂延请诸山大德名僧管理,禅修者50余人,日坐15小时以上。“禅七”时更甚。卧龙寺四众弟子遍及全国,每逢初一、十五或周日,拜佛者络绎不绝,摩肩擦背,接踵而至。每逢诸佛菩萨圣诞朝拜者更是蜂涌而至。尤以腊月初八佛成道日,寺内以腊八粥飨食众生,进餐者近万人。

出处: 《碑林区志》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