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西安>西安市-人物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窥基


  窥基(632~682年),唐代高僧,俗姓尉迟。父名尉迟宗,为唐左金吾将军、松州都督,封江油县开国公,是唐名将尉迟敬德弟。原籍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后为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全名不详,其著作自题名“基”,“窥”字系后人所加。
  少习儒经,善文。玄奘法师遇见窥基,爱其仪表,提出要收为门徒。贞观二十一年(647),窥基17岁,正式度为玄奘弟子,入大慈恩寺。永徽五年(654),诏命度窥基为大僧,习梵书梵文。两年后即能参加译经,跟玄奘在慈恩寺、西明寺、玉华宫译经和受业。麟德元年(664),玄奘病逝,窥基回到大慈恩寺,专事撰述。永淳元年(682)十一月十三日,窥基在大慈恩寺译经院逝世,时年51岁,葬于樊村北渠。太和三年(829)七月造塔,葬于玄奘塔之右前侧。
  窥基在长安随玄奘译经19年,所译经籍有《成唯识论》10卷,《辨中边论颂》1卷,《辨中边论》3卷,《唯识二十论》1卷,《异部宗轮论》1卷,《阿毗达摩界身足论》3卷。玄奘原准备把在印度搜集的十大家对《唯识三十颂》的注释分别翻译,窥基建议将十家注释揉合翻译为一部,玄奘采纳了他的意见,以护法的注释为主,其余九家的疏义抉择组合,译成《成唯识论》10卷。这种揉合译的体裁是窥基独创的。
  窥基的著述甚富,共43种,疏注及序记尤多。世称“百部疏主”。他的著述多是在玄奘亲自指导下写成的,包罗了玄奘学说的主要内容,亦体现了运用“因明学”立说的逻辑性,为玄奘创立的法相宗充实了理论依据,是阐扬玄奘学说的主要人物。著有《成唯识论述记》、《因明入正理论疏》。

出处: 《陕西省志·人物志》(上)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