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长安》
板栗,俗称毛栗子,含糖、淀粉、脂肪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非常丰富,既能生吃,又可熟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也是宴席上的佳肴。板栗容易贮藏保管,存放多年不变质。种植板栗是出口创汇的一个门路,也是我县沿山农民劳动致富的理想项目。
从《诗经·秦风》中“阪有漆,隰有栗”的记载看,早在西周,长安就已栽培板栗。相传唐代严福寺的板栗并排摆,十颗就长达一尺,而严福寺就在今长安境内抱龙峪一带。
长安境内的秦岭北麓盛产板栗,尤以内苑为最。栗树品种繁多,计有寸栗、明楝、灰楝、铁蛋栗、红栗、青炸栗等。明楝栗果呈红褐色,有光泽,少茸毛,品质极佳。铁蛋粟成熟后不易开裂,坚实而身重,落地有声,故称“铁蛋”。寸栗坚果特大,味道香、甜、脆、面。板栗不择地势,耐瘠薄,沙石滩、山坡上都易生长,产量稳定。
长安大板栗,主要产在鸭池口、内苑、乔村、栗子新村、罗汉洞、降南村、天子峪、石峡峪、小峪等地,年产板栗30万公斤。
出处: 《陕西民俗采风》(关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