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西安>临潼县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斗鸡殿

任复业 林 宏 搜集整理


  鸡冠花鲜红鲜红,状似鸡冠,一朵朵含血欲滴的花儿,连同它的枝杆,全象是被鲜血遍染。这是为什么呢?
  传说,唐玄宗李隆基是个属鸡的。早在他当太子的时侯,就特别喜欢民间清明节斗鸡的游戏,后来他当了皇帝,便大兴土木,下令在骊山修建了一座“斗鸡殿”并建造了养鸡坊。他不惜重金,在全国收集和蓄养了几千只高冠长尾、体格健壮的大公鸡。
  每年定时张榜,在骊山斗鸡殿进行大规模的斗鸡活动。
  这年,玄宗把杨贵妃接到华清宫,让她观看斗鸡。为了在爱妃面前炫耀自己的威势,便颁发了一道圣旨:从国库拿出了大量金银,准备嘉奖来骊山斗鸡殿参加斗鸡的优胜者。
  玄宗出了这个主意,自以为民间的鸡怎么也斗不过皇家的鸡,归根结底,金银还是重新入库。当时给玄宗驯鸡的头目叫贾昌,他为皇家驯鸡多年,十分熟悉和了解鸡的生活习性。经他驯出的鸡,每年在斗鸡比赛中都是常胜不败。贾昌因为给皇家驯鸡有功,唐玄宗特赠赐他一套锦袖绣襦袄和一顶雕翠金华冠。每当斗鸡时贾昌手执拂尘,手舞足蹈,引导那些高冠长尾的皇家鸡群排列在斗鸡殿上,随时准备迎战对手。
  就在这年斗鸡比赛期间,从山下村子里来了个扛着柴担的小伙子,左手提了一只大红公鸡走上殿台,要进行比赛。被人们称做“神鸡童”的贾昌,怎会把这个衣衫烂缕、只有一把柴刀、一根扁担的砍柴的穷小子放在眼里。于是立即出殿迎战,逗引皇家众鸡和樵夫的大红公鸡搏斗。斗来斗去,战了几个回合,不分胜负。后来,樵夫的这只大红公鸡当场啄死了皇家六只高冠鸡。眼看要全面获胜领奖了,谁知这贾昌一看失去了体面,暗使计谋,挥动拂尘照准樵夫的大红公鸡狠打了一下,顿时大红公鸡血染高冠。贾昌见樵夫的鸡被自己打伤,认为这下樵夫败定了,仗着皇家权势暗暗高兴。但是,这只大红公鸡是经樵夫长期训练的优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独战群鸡,死不失威,所以尽管遭打受伤,看见樵夫不断地挥动扁担,鼓励它继续斗啄皇家众鸡。大红公鸡雄赳赳气昂昂,好象要为主人争气一样,拚一死战,毫不示弱,愈斗愈强。
  要知樵夫为啥要驯这么强悍的大红公鸡呢?原来自从玄宗当了皇帝,又修了斗鸡殿,专为斗鸡,劳民伤财,用国库银子,把骊山周围几十里地的公鸡都收了去。他们年年斗鸡,强者啄死弱者,不知死了多少鸡,也不知有多少穷苦百姓为斗鸡而丧生。他父亲就是几年前因斗鸡失败,被皇家兵丁推下骊山摔坏了下肢,没钱医治而死去的。小伙子怒火满心头,为了摧毁骊山上的这个斗鸡台,替父亲报仇,给穷人争气,灭皇家的威风。便专门驯了几只大公鸡,决意要和皇家较量一番。为了驯鸡,他三年没出山沟,省吃俭用,费尽心血。人常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今天这只大红公鸡真的给他争了气,把皇家养的全部雄鸡,都斗得血溅全身,羽毛凋落,一败涂地。 
  在场观看热闹的众百姓,无不为樵夫的大红公鸡取胜而欢欣。可是坐在斗鸡殿正中的玄宗和贵妃以及那些官吏们却是面如铁色。眼看这场决斗,樵夫的大红公鸡获得优胜是无疑的了。这时贾昌老羞成怒,却耍起无赖,他挥动拂尘,左右开弓地扑打起樵夫的大红公鸡来。但这只鸡由于平日磨练了一身硬功夫,看见来人,它拍拍翅膀,伸伸脖子,摆出宁死不屈的战斗姿势。贾昌向前挪一步,只见手中拂尘落下,这只大红公鸡趁势抖着翅膀一跳,用它那尖嘴啄向贾昌的眼珠,接着就象火花一样飞跃起来。皇家的斗鸡也跳了起来,它们在半空中又一次搏击着。大红公鸡抖动着红冠子把一条黑腿伸出来,又缩回去,它的爪子牢牢地勾住皇家斗鸡的一只膀子,居高临下,双脚踏在皇家斗鸡的羽毛上,把它死死地压在地上。贾昌的眼珠被啄,连喊带吼,挥动双手;大红公鸡用仇恨的眼光窥视着他,没多久,又突然就地而起,用它的尖嘴去啄贾昌的另一只眼睛。
  这时玄宗大怒,连忙喝令侍卫们一齐下手把大红公鸡捕捉起来。侍卫和随从一哄而上,捉住了大红公鸡,并当场打死,扔下山坡。樵夫刹时气极昏倒,村民纷纷与皇家官吏据理相争。可这儿是皇帝的天下,当然无济于事。众人见皇家以权势欺人,便愤愤而散。
  这次骊山斗鸡以后,玄宗自以为贾昌有功,在斗鸡中敢于出头,以身斗鸡,维护了皇家尊严;他虽被那妖鸡啄瞎了一只眼睛,但玄宗亲自作媒,给贾昌娶了一个媳妇,全部婚嫁衣物,全由皇家金库赐给。
  自从那次斗鸡,百姓们编了一段民谣讽刺说:“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皇家挥金犹如土,那管百姓千般苦。” 
  由于唐玄宗斗鸡以权势欺人,从此失去民心。从这以后,年年斗鸡时再也没人去看了,只好自养、自斗、自观,头在乏味得很!后来,天宝十五年(公元七五六年)安禄山造反,一把火烧毁了这个专供皇家取乐的骊山斗鸡殿,玄宗仓皇逃往四川,杨贵妃在马嵬被缢死。
  不过,故事并未结束,传说樵夫的那只大红公鸡,当初被皇家侍卫和随从打死扔下山坡,正好跌落到“东花园”墙外,第二年在这里长出了一株茁壮的,从未见过的奇花。这花头宛如鸡冠,花叶、花杆象染着鲜血,村民们都说这是樵夫的那只大红公鸡变的。
  大家为了纪念这只大红公鸡和它的不畏权势的英勇奋斗精神,就把这枝奇花移植于庭院花园之中,岁岁开花,不断繁植,红艳艳的花朵与太阳争辉。所以人们把这奇花叫做“鸡冠花”,千百年来,这种鸡冠花遍布大江南北,象征着中华儿女不畏强暴的高尚品质。
  

出处: 《西安风物传说》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