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渭南>华阴县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杨彪

《陕西省志·人物志》(上)


  杨彪(142~225年),字文先,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临晋侯杨赐之子。杨赐死后,由他继承爵号和封地。熹乎五年(176)以熟悉掌故旧事被召为议郎,与马日玹、卢植、蔡邕、韩说一起在东观校正内府《五经》记传,续修《汉记》。后又升任侍中、京兆尹。光和二年(179),杨彪查明中常侍王甫的罪行,报告司隶校尉阳球,王甫下狱而死,天下百姓莫不高兴。董卓领兵入洛阳,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自任太尉、前将军。杨彪任司空,与董卓、黄琬一起上书,为陈蕃、窦武及其党人伸冤昭雪,恢复其爵号,派使节分别前往祭悼,得到众人的拥护。不久转任司徒。
  随着董卓的专权妄为,朝野上下怨声载道。初平元年(190),关东(函谷关以东)各州郡纷纷起兵,讨伐董卓。董卓害怕腹背受敌,欲迁都长安,便召集公卿大夫商议,以期群臣支持。众人惧怕董卓的权势,不敢讲话。杨彪却说,迁都改制是国家大事,当年盘庚迁都,百姓无不怨恨。况长安遭受西汉末年战争的破坏,宫室残破,百姓逃亡,百不存一。光武帝建都洛阳已有十世,如今无故捐弃,怕民众惊动。董卓认为关中饶沃,物产丰富,有汉武帝的基业,宫室建筑不足为虑;至于百姓之事,如有骚乱,可出兵弹压。杨彪告诫说:“迁都容易,但安定天下却很难。”董卓见他不从,出言相威胁,司空荀爽怕杨彪受到迫害,忙出面解释,而伍琼、周珌两人坚决反对。议罢,董卓便叫司隶校尉宣播以灾异之名,将他和太尉黄琬免官,又杀了伍琼、周珌。董卓又恐众人不服,再荐杨彪、黄琬为光禄大夫。
  汉献帝被迫迁都,杨彪随驾西行到达长安,初平三年(192),董卓被王允、吕布等诛杀,其部下李催、郭汜作乱,杀死王允。兴平二年(195),李催、郭汜二人反目开战,太尉杨彪、司空张喜等十多人到郭汜营中说和。郭汜非但不听,反将众人扣留,杨彪指责道:“将军达人间事,奈何君臣分争;一人劫天子,一人质公卿,此可行邪?”①为此,他几遭杀害。李催、郭汜最终接受议和,允许汉献帝东归,经过近一年的时间,杨彪随皇帝回到洛阳,后又到许县(今河南许昌)。此时汉献帝为曹操所掌握。
  建安元年(196)八月,汉献帝刘协迁都许县后,大会公卿。曹操上殿庆贺,见杨彪神色不对,恐有所图,借故离开。不几日杨彪以有病而遭免职,又因他与袁术有姻亲关系,被诬陷企图推翻献皇帝,另立新君,遭逮捕下狱,经孔融、荀彧、满宠的力保,才得出狱。
  杨彪见东汉王朝已经没落,政权掌握在曹操之手,遂称病退隐。曹丕登基称帝时,想请他任太尉之职,杨彪坚辞不受。黄初六年(225)卒于家,时年84岁。
  注:①见《后汉书·董卓列传》。

出处: 《陕西省志·人物志》(上)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