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志》
本县牌楼(又称牌坊),除建于神庙者外,多系奉诏为古代所谓“贞女”、“节妇”所建,旨在宣扬封建礼教“三从四德”,名为旌表,实系枷锁。其有籍可考者共七处,分述如下:
1. 二郎庙牌楼,建于金代,在棣花东街,古代行人每到牌楼前“文官下桥,武将下马”。解放前已毁。
2.刘贞女贞节坊,在龙驹寨镇东街,清乾隆四十五年建。毁于“文化大革命”。
3. 淡白氏节孝坊,在商镇老君殿,清道光十六年建。今部分残留。
4.陈姚氏节孝坊,在龙驹镇街北,清道光二十五年建。毁于“文化大革命”。
5.罗周氏节孝坊,在百顷湾,清光绪三十二年建。毁于“文化大革命”。
6. 王□氏节孝坊,在显神庙村明代建,毁于“文化大革命”。
7.王□氏贞节坊,在显神庙与金盆相接之官道旁,清光绪年间建。毁于“文化大革命”。其题额为:“节凛冰霜”、“志坚金石”。联语曰:“作闺门之模范,柏节松操光增丹水;为闾里之芳型,冰清玉洁辉映商山。”
出处: 《丹凤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