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宝鸡>凤翔县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春秋秦都雍城遗址

《陕西名胜古迹》


  古雍城,现凤翔县,地处关中平原西端,东依周原,南临渭水,西有汧河,北靠汧山。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交通便利,又是古代通往大西北的咽喉要地。因此,春秋时,秦人以此地作为国都所在地。
  《史记·秦本纪》载:“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初居雍城大郑宫。”是为建都之始。至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5年)迁都栎阳(今临潼县武屯镇东北),在此建都294年。
  秦都雍城,位于观凤翔县城市,新旧两城相接,南北长达2公里,东西约1.5—2公里。内营建宫室,有大郑宫、棫阳宫、祁年宫、橐泉宫等。各相距约1.5公里,形成等腰三角形。白起河由西北流经雍城,于宫室前横过,由东南出城,注入雍水。
  至今当地还留有不少地名、村名由来的传说。如“饮马池”,相传为秦穆公饮马之池。此处至今低凹,积水成泽,距城东南约5华里,在古雍城东郊。
  “义坞”,又称“义坞堡”,即古“野人坞”,在现城东南1公里。《凤翔县志》载:“秦穆公亡善马岐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余人,吏欲法之,公曰:‘君子不以,畜伤人。’皆赐酒而赦之。三百人者闻秦击晋,皆推锋争死以报食马之恩。”因此,后人将“野人坞”改称“义坞”。
  “萧史宫”,传说为秦穆公女婿萧史居住之宫。民流传着“萧史弄玉(弄玉即秦穆公女)”的故事。
  1962年,考古工作者对雍城遗址进行了勘查和部分发掘。遗址在今凤翔县城南,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出土物以陶器为主,有盆、罐、缸、瓮、鬲、钵、豆、盂、绳纹水道、井圈、板瓦、筒瓦以及云纹、葵纹、“年宫”和“棫”等字样的瓦当,还有铜建筑构件、石磨、石犁、铜锛等生产工具。
  1977年以来,在雍城附近发现了秦国贵族的茔地。墓形可分“中”字、“甲”字、“目”字三种类型。以“中”字形墓为最大,有的长达300多米,深24米,比殷、周时期王墓大得多。共计出土金、铜、铁、玉、石等文物一千多件,反映了秦国早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今后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进行,必定会有更重大的发观。

出处: 《陕西名胜古迹》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