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古代景园建筑》
石鼓山位于宝鸡市渭滨区石坝河乡石嘴头村,主山海拔672m。山上有石鼓堡,山东原有石鼓寺。这里是我国最早的刻石石鼓文的最初发源地。
史传,周宣王曾狩猎于陈仓石鼓山,周太史史籀为作记功游猎碣,就地勒石成鼓状,刻碣语于l0面鼓之上,以记其事。每面石鼓约有100cm×80cm大小,上刻有一组四言古体诗。每四字为一句,每鼓句数不等,故称为“石鼓文”。历代书法家认为石鼓文的字体是大篆的代表作。相传为周宣王太史,我国古代大书法家史籀所作,故有“籀文”之称。《重修石鼓寺记》碑说:“周宣王之猎狩,太史籀之记载,作石鼓以志中兴之盛者,其地仍在是哉!……昔之石鼓实出于此。”
石鼓,初弃散于陈仓野中,唐德宗贞元时凤翔知府郑庆余探得有九,移置于凤翔孔庙中。五代间一度失散。北宋真宗时,凤翔知府司马池复收集起来,置府学门庑。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年)凤翔太守向传师又从民间寻回一鼓,始足十数。床徽宗大观中,徙置汴京。宋朝南渡后,金人移置于燕京。以后屡有变迁,今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出处: 《陕西古代景园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