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宝鸡>宝鸡市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香泉

宋 军


  据说,香泉自盘古开天辟地后,就是一个青山环绕,碧波荡漾的天然湖泊。方圆百十里,荷花飘香,绿水汪汪,是天上神仙洗浴的地方。因在南天门下,故称“南浴”。
  商纣时,南浴崖上住着三个有名的渔人,一个叫王堆,一个叫张楞,一个叫杨信。这三人是结拜兄弟,每天从东边的“火龙山”船桩上解缆开船,沿路撒网捕鱼,摇到北边的吴山船桩上停船。这两个船桩到现在还存在。东边的船桩叫“金骨锥”,北边的船桩叫“嘴最锥”。不过,北边的人把它叫转音了。所以叫它“对嘴关”。
  一天,王堆、张楞、杨信兄弟三个人比力气打了一赌!谁能一指头把南浴岸指破,谁就当这里的霸王。
  发完誓,王堆“叭”地一拍手,就向手指头运起了气。张楞点上蜡烛、祭了山神,也“叭”地一拍手运起了气。杨信一看心急了,他想,自个一不会气功,二不懂法术,只有一身好力气,怎么办?于是他决计去担两块大石头,万一王堆、张楞两人指开了南浴湖的堤岸,他将石头向下一投就堵住了,看他俩还有多大本事哩!想着,就偷偷跑到河南三门:峡,挑好两块大石头。刚担进宝鸡,只见渭河波涛汹涌,巨浪翻滚,他知道王堆、张楞把南浴湖岸指破了,就加紧快跑。
  当杨信刚跑到南浴上空时,见刊岸南北各被指破了一个数丈宽的大缺口,湖里只剩下个小水潭了。他心中一急,脚下一绊,跌了一足,就把扁担闪断了,一块石头掉进了南浴湖的南缺口里,另一块掉进了南浴湖中间。他一看脚下,才是一头牛在喝水,气得狠劲朝牛头踢了一脚。牛“哞”地一声,就卧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
  此后,把张楞指破的南缺口叫“灵宝峡”,把王堆指破的北缺口叫“黑家峡”。杨信踢卧晌牛变成了牛头山,把王堆和张楞指破了的山叫“指破山”。杨信投进灵宝峡的石头叫“逼水珠”。
  按照他们三个人先前打的赌,当然张楞为大王,坐指破山。“王堆为二王,坐二龙山。杨信为三王、守灵宝峡心,保南海平安。
  自这以后,南浴湖的水,再也没有以前的清澈碧透和香甜了,水就变得浑浊苦涩。沿岸住着的庄户人家,吃用过这变得浑浊苦涩的水后,就十人八瘿九拐了。他们多么盼望南湖的水再变清呀!
  却说,火龙山上有位真君道人,奉天帝旨意去西岐帮姜子牙伐纣,路过南浴岸边一个叫平道的小村子。村里老小听说来了一位神仙,男女老少把真君道人围了一圈,要他为民向天帝要股清水。真君道人很受感动。他想:自己天在修道就是为了行善,这里的人有灾,自己怎能见死不救?真君道人劝走众人以后,沿着南浴转了一圈,最后在一个大碾子帝左右看了看,又用龙头拐杖敲碾子,在碾子上用拐杖画了几个字,便驾云走了。第二天早上,众人起床后,来给真君道人请安,谁知他已是无影无踪。大家十分纳闷。突然一个人三摇两拐,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过去喊道“碾子,碾子……”。
  人们哗地围到碾盘跟前,只见碾盘上写着几个字“思水者,移此白虎也!”大家齐心协力,喊了一声“一二三!”碾盘翻到了一边,下边出现了一股晶莹透亮、异香扑鼻的泉水。从此,人们饮用这股泉水之后,瘿拐疾病消失了,而且身轻体健,神清气爽。因这股泉水飘散着一股幽深的清香,所以人们称它“香泉”。
  讲 述 者:宋 全 男 50岁 文盲 汉族 农民 香泉乡康家沟村
  搜集整理者:宋 军
  流 传 地区:香泉乡
  搜 集 时间:1966年3月20日

出处: 《宝鸡县民间故事集成》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