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哲文
古来,关中西边边的硖石沟口又窄又深。站这边山腰望那边,近近的,要过去,可得走大半天。住在东西两面的人,来来往往很不方便。
据说,后来神农氏叫人学会种庄稼,关中的人才越来越多啦。人一多,地不够种,神农氏想把他们迁一些人到西边去。
可往西尽是大山,没路。只有硖石沟这达能走。可坡太陡,只能行人,牲畜没法过。神农氏为了这事,立在硖石梁上想了七七四十九天,也没个好法子。这天,心里正烦燥,突然,唿雷闪电,下了一气子暴雨。雨过之后,硖后沟脑出来一道七彩虹。神农民一看,心下哗啦有了主意。他急忙跑过去,伸开胳膊,把虹端来,放在沟口。说也怪,这虹落下,就变成了一孔石拱桥,把两面坡当下联起来,成了一条通西方的大道,后来,人们就把它叫硖石桥。
硖石桥有二十几丈高,站在桥面看下头的人,就象蚂蚁大点。站远处看,两山间的这座桥,又高又险又秀气。据说:每逢下暴雨,这桥就变成七彩虹,雨一过又是石头的。有这么个说法,后人就把它叫硖石飞虹。
后来,据说天上管虹的神仙,发觉了这座虹变的桥,就下了一回大雷雨,把虹抽走了,剩下的石块就跟丢了魂一样,散啦。直到明朝,才有几个文人讨钱把它重新修起。离远看,还和从前传说的一样,可就是不再变虹咧。
不过,古话儿还流传着哩。因这,后人把它算在宝鸡八景里头,累朝累代游客不断。现在*(左口右外)地方修成铁路桥了,可观景的照样不少。
讲 述 者:白应喜 男 56岁 中师 汉族 教师 八鱼乡八鱼村
搜集整理者:白哲文
流 传 地区:硖石乡
搜 集 时间:1981年10月22日
出处: 《宝鸡县民间故事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