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宝鸡>宝鸡市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妙挣银两

郑文华


  白銮考上秀才后,每日刻苦攻读,等着参加三年一次的“大比”。结果,第二年父亲不幸逝世,家里积蓄无几,为了求学,他决定去长安,在亲戚家里借些银钱。一回,他来到咸阳,见一伙人围观一张榜文。上前细看,原来是一个官吏家女子患病,久冶不愈,出榜求医,谁能将病治好,赠银百两。白銮走了几天,肚子没吃过饱饭,心想:“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混顿饭吃了,再做计议。”于是,揭下榜文到了官吏家里。官吏一见白銮,年纪幼小,根本不信他能看病。就先问他药物上的学问。不料,白銮对答如流。官吏这才稍稍放心随即排上酒饭,待为贵宾。饭后,白銮佯装切脉,察颜观色,倒也把病说得一丝不差。可是,他毕竟不会用药啊!最后说:“这病根深,观察五日,方好用药。七日保证见效。”主人听罢,每日酒肉相待,并派专人侍候。眼看过了四天,白銮想:“咋办?逃吧,伙计不离左右;不逃,可咋收场呢?”第四天午饭后,他趁伙计不在身边,匆忙来到后院,一边散步,一边寻找逃走的道路。这里竹林茂密,不见路径,他一下子愁坏了,就蹲下来,捏着竹子根旁的黑土,另谋计策。忽然他眼前一亮,心中有了主意。恰巧这时,伙计跟踪追来。他急忙抓了几把土装进衣兜。
  第二天,官吏又来催他用药。只见白銮不慌不忙从衣兜内摸出个纸包,递与官吏说:“先服一剂,再观症状。”官吏打开一看,尽是些米粒大的小黑丸,闻去没啥药气气,就似信非信地拿去先叫女儿服了。
  第六天,白銮还没起床,官吏和家人把门敲的“咚咚咚……”白銮想:“坏了,定是服了药后,小姐病情加重,他爹找我的麻达来了。”越想越慌,竟吓出了一头冷汗。这时,敲门声愈紧,白銮只好硬着头皮开了门,佯装镇静地问:“何事这般惊慌?”官吏一把将他胳膊拉住,说:小女的病……已大见功了。”白銮一听,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随即说:“再服一剂会全好的。”果然不出所料,女子的病第七天完全好了。官吏一家大喜,当下设宴款待。
  白銮既不是医生,哪来的药丸?原来他从那女子口中得知,先前诸多名医,所用药物大致相同,只是他们没加药引子。白銮读过药书,知道这个方子。正好碰上了竹根土,这土里有竹叶的辛甘味,正是那药的引子。这女子恰是药用到了而末用药引子。白銮用了竹子根旁土,引子到,药通窃,女子的病很快就好了。不过白銮起初只知这一着,却没用过,因此总怕出错,没料想药引正当妙用。主人感恩不尽,以榜文所定银两又加赠了五十两。白銮得了银子,不再去投亲,急忙赶回宝鸡家乡。从此,再也不为进省府赶考没盘缠发愁了。
  讲 述 者:郑生玉 男 65岁 初中 汉族 农民 马营镇永清村
  搜集整理者:郑文华
  流 传 地区:马营镇
  搜 集 时间:1986年12月12日 

出处: 《宝鸡县民间故事集成》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