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宝鸡>宝鸡市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重修长春观记

《宝鸡县志》


  江汉炳灵,世载其英。英灵锤翠,异人出焉。彼一时也,至一时也,气数相感,地利重焉。萧史往而凤皇之名犹在;王乔泯而烟霞之迹尚存。远揖尚父之钓矾,近控大王之庙址。清风台上,崎岖秦分之关山;绿水溪边,弯曲渭河之景界。路邃隐桃源之旧,谷深藏壶里之天。异哉!长春师之故寓也。观曰“长春”,亦以志长春隐道之所也。常夷考师之为人,才识高明,动止奇异,一裴一笠,不置箪瓢,乞食自娱,雪霜其操。隐磻溪者六载,居龙门者七年,三蒙上国之宣,一受虎符之赐,平生举措,未易屈数。然其所大异于人者有三焉:宋使、金使各以诏命来,大蒙古国亦以宣布至,夫谁不曰“师当南行”,师意若曰:“好生恶杀,教门所尚,化温厚之俗易,革杀戮之心难,虽有知慧,不如乘势选可与共游者一十八人。”于是北往,每遇召见,即陈以少杀戮之言,天下余生,实拜更生之赐。转好杀之心为好善之心,此墩难能者,而长春能之。此其异于人者一也;常人入道,便废斯文,专事修养。长春则不然,访古则纪之吟咏,登程则寓之述怀,咳唾珠玑,语句超俗,曰《磻溪集》,曰《鸣道集》,曰《西游记》,历历可观。昔候道、华人道,手不释卷。或问曰:“要此何为?”答曰:“天上无懵愚仙人。”而长春好事述作者似之。此其异于人者二也;岁在丁亥季夏念三,师有疾,人报巳午间雷雨大作,大液池竭,北口山壁亦摧,师笑曰:“山摧池枯。吾将与之俱口乎!”未及旬余,果遂蝶化。三年之后,启棺更衣,手足如绵,颜采如故,非修养至到不若此尔。其异于人者,三也。嗟夫!登商山者,遐想于“四皓”;见甘棠者,缅怀于召伯。睹其地,必思具人,焉有历磻溪而遗忘长春者?吁!此观之所由兴也。
  是观也,虽历年所,而荆榛圯址遗迹仅存。门人卢志清、同道伴孙志冲等,自戊戌游是观,睹师之故宇,景仰弗忘,具畚筑创,艰难朝夕,曾不少惮。逮庚子岁,面奉大宗师清和真人、辅救宗师洞真真人、提点白云真人、无欲真人法旨,差知观门事分,辛勤香火,慎终如初。务力田畴,修整水利,兴建殿宇,土木落成,于以发明长春师之寓迹,其用意岂浅浅耶!或者读坡仙“夜入磻溪如入峡”之诗,未有不雌黄长春之磻溪,殊不思渭河以南,古有磻溪上乡、下乡,太公之隐居,长春之隐寓。虽所隐之地不同,而所属之乡则一,前后岂有两磻溪哉?亦可以烛来世之惑耳。虽然,观之名固为长春师设,而“春”之意独有在焉。“春”之一字,在天首四时,在地长万物,在人为和气。居是观者。温以接物,宽以待人,长养发育,悠久不息。使登是门者,熙熙然,而“长春”之名不妄设也。若夫惨刻残忍,小智自私,则是“春”有时乎而息矣。
  岁著雍*(左氵右君)滩下元日谨记。观主静和子灵台卢志清立石,汾阳郭起南撰并篆额,五峰王道明书丹并刻。
  按:“著雍*(左氵右君)滩”系蒙古贵由汉三年(1248),亦即南宋淳祜八年。“著雍*(左氵右君)滩”是采用“太岁纪年法”,因是时蒙古尚未称“大元”不便以年号纪年,故以“太岁”纪年。 

出处: 《宝鸡县志》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