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宝鸡>宝鸡市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张道和李胡子

《金台文史资料》第14辑


  张三丰自小从辽宁来金台观修行,他为人老诚,手脚勤快,学啥会啥很吃苦,他把师父的真着学全咧。翻碗翻罐舔饭渣,是他的绝招活,出外化缘,经常变化无常,人都说他傻乎乎的,有些疯颠,衣着不讲究,常年一衲。所以人们就把张三丰叫成“三疯子”。因为他是道士,人们又叫他张道士,后来干脆称他叫张道。和张三丰同时来金台观修行的另一个李姓小伙子,年方十三、四岁,不知他叫什么名子,只因为他脸上长出了黑胡子,因此,众人都把他叫胡子,时间长了都把他叫李胡子。胡子聪明伶俐,论学本事,不比张道差多少,就是太好滑。两个人*(左口右外)阵子都来金台观修行,论年龄都碎哩,亲热的了不得。修道两年后,张道要到外边去见世面,拜高师。李胡子也要跟着去。两人就向北走了两天,来到陇州西南方向的山中。这地方也是一座道观。山清水秀景致好,香火旺盛,和尚道士比别处多,张道来了时辰不长,众人都喜欢上他了。师父着意给他传授仙术。还说过几年叫他当观里的长老。李胡子因为还那么奸滑,渐渐地就没人跟他来往了。他一看这架势,心里很不是滋味。
  有一年春上,关山过庙会哩,热闹的很。李胡子约张道一块去游逛庙会,张道一心要成道,没这心思。可架不住李胡子再三撺腾,面子上过不去,只好给师父告了假,跟上他去了。俩人在庙会上逛了一阵子,李胡子把张道带到一个没人去的山顶上观景致。张道刚站定,没防顾,身后狠狠挨了一掌,当下扑到深不见底的崖下去了。
  说也稀奇,张道跌下去,正好搭在半崖的树杈上了。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渐渐张道醒来后,才知道叫李胡子害咧。他忍着身骨疼痛,想爬上山。一瞅,上看不见顶顶,下见不到底底,一打园都是齐峥峥的石崖。张道当下傻眼了。虽说没摔死,可架到这打咋办哩?不饿死也得冻死啊!
  也该他不死。正愁的没治,一回头,却见树根有个石洞。原来,只顾瞅远处了。他急忙爬到里头也没细看,倒下就睡了。约摸过了半个时辰,张道听见洞里有啥响动,眯眼一看,哎呀!一条碗口粗的大蟒爬出来了。张道不由身冒冷汗,心想,这下完了,只得闭上眼睛等死了。没想到,大蟒爬到张道跟前口吐信子,看了看,嗅了嗅,从他身边爬过去,溜到洞口一个又白又圆的石头边,伸出长舌在*(左口右外)上头舔,舔了有吃一袋烟的功夫,又爬回洞里头去卧下了。一连三天都是这样。张道几天没吃东西,饿得两眼发花。第四天实在撑不住了,也不管有毒没毒,挣扎着爬到白石头跟前,学蟒的样儿,用舌头去舔。说也奇怪,他这么舔了几下,肚子竟然不饿了,浑身也感到有劲来力气了。原来,那圆石头是大蟒多年修炼成的仙丹,它含天地雨露生机。
  张道和大蟒在洞中舔白石头,整整过了三年。多少年里,这大蟒修炼成了,头上竟长出了角。张道也跟大蟒混熟了,亲热得像兄弟一样。有一天,大蟒爬出来,把尾巴搭到张道的手心,张道就把他掘住。没想到大蟒“嗖”地撺出洞去,把张道一下子带到空中。这时,天空黑云滚滚,电闪雷鸣。吓的张道紧紧掘住大蟒的尾巴,闭上眼睛,跟着一串响雷,一直向天上飘去……。
  再说李胡子回龙门洞后,给师徒们编了个谎,说他二人在庙会上走散了。他以为张道早回来了呢。众僧虽说想念张道,一见多日不归,也只当他到别处去了,也就不再追究。一幌三四年过去了,张道突然有一天回来了,众师徒们高兴得不得了。又是问这,又是问那。李胡子做事心亏理短,心里很不自在,吓得尿了一裤裆。真情败露,众师徒那能饶他。他越想越怕,也不敢回道房,悄悄钻进磨房。可是,张道和众人的笑声,就在房门前边响哩。这打眼看 着藏不住,想逃到别处,又出不去。正急得没法,忽见墙角栽着一捆竹篾儿,就急忙拉开来,编了个和小碾盘一样园的一个竹蒲篮。底底刚打好,边边才编了一点,忽然听见众人走近了,他忙把蒲篮一扣,钻在下边。等了好长时间,见没人进来,他忙揭开蒲篮,打主意逃跑。谁知,蒲篮和身子长在一块咧,再撕,也下不来,急得没办法,忽见众人又拐回来,只得另编一个藏身。这个蒲篮刚编成,众人就到房门前,李胡子急了,突然大叫一声,冲出房门。众人大吃了一惊,回头看时,见一个滚圆身子人头脑的怪物疯了一样,跑到寺院当中,一头扎进水池子里。众人撵到水池子边,正好人头还露出水面。一认,是李胡子,都叫开了。这一喊,李胡子象害羞,忙沉到水底下去了,任你再喊,他也不出来了。众人想了个计策,躲在房后偷看。天黑时,李胡子以为没人了,才露出脸来。这时,却不是人头,已变成鳖脑袋了,身上的圆盖盖上,还有许多连在一起的六角形花纹。这李胡子自编蒲篮,捂住身子变成了鳖形。他生前又太鬼道,后来,人们就把身子有花纹的鳖叫捂鬼。时间一长,才转成今天的名儿,叫乌龟。李胡子修行得道,因而乌龟寿命很长,据说能活几千年哩。龟就是打李胡子这开头才有的。
  李胡子人伶俐,留在世上的那个竹蒲篮又细又密又好看。宝鸡一带的人都照着编。用它装粮食面货,既干净,又不返潮。至今,家家户户都有一两个。*(左口右外)底底的花纹样跟龟盖上的纹纹一模一样。
  张道后来当了山上的道长。为了谢承大蟒救命的恩情,他施仙法,把蟒洞和那座清秀的山峰一起移过来。大蟒这时已变成一条巨龙,搬来后,就住进山下的深潭。后来,在这打养了好多子孙。因有这趟子事,后人就把*(左口右外)山场叫做龙门洞。打这以后龙门洞风光更好,香火旺盛,徒弟过百,天下有名,人称武当。还留下“七十二洞,洞洞有神仙,三十六潭,潭潭出蛟龙”的美称。
  据说,李胡子变成龟,至今还在寺院的池子里,朝山的人站在池边往水中撂些馍,说声:“李胡子出来,叫人看看。”或许*(左口右外)龟为了尝人间的吃食,偶尔还冒出一下呢。可一有人看,就羞愧得急忙钻进水底,把头缩进脖项,成天不露面。

出处: 《金台文史资料》第14辑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