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元傅昭仪陵墓
刘庆柱,李毓芳
孝元傅昭仪,原籍河内(约在今黄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的河南省辖境内),少年时为上官太后的才人。元帝为太子时,得进幸。元帝即位后,立为倢伃。由于她备受元帝宠爱,又有才略,善于为人处事,后来又生了一男一女,被封为昭仪。
元帝死后,傅昭仪随其子——定陶恭王去封国,被称为“定陶太后”。成帝无子,定陶太后多方为其孙子刘欣活动,刘欣终于被立为皇太子。刘欣即帝位后,定陶太后又被封为“帝太太后”。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帝太太后去世,汉哀帝下令以皇后礼仪将其祖母合葬于渭陵。因其陵墓在元帝陵东边,所以又称“渭陵东园”。汉哀帝死后,王莽执政,出于个人的政治目的,借口孝元傅昭仪“冢高与元帝山齐”①,调集了十余万人,历时二十多天夷平了孝元傅昭仪的陵墓。王莽又“同棘其处以为世戒”。《长安志》卷十三记载:咸阳县有“汉傅太后废陵”,“今其处积土犹高,谓之增墀,又谓之增阜。”今渭陵东北350米处,有一个残冢,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50米,高2米,当是孝元傅昭仪的废陵。
①《汉书·外戚传》卷九十七[下],第3999页—4003页。
西汉十一陵/刘庆柱,李毓芳.—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