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其他军事将领的结局如何
惠焕章,贾鹏
前文介绍了汉武帝时代的军事三大将领以及像李广家族、公孙家族等名将的一些具体情况,然而,汉武帝时代军事活动颇为频繁且又人才辈出,所以军事将领必然众多,那么,他们在为汉武帝开拓盛世立下汗马功劳后,最终的结局又如何呢?显然,这就成了读者极想了解的情况了。
史书记载,汉武帝用人惟才择录,只要是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才能的人均可录用,这表现在军事将领的选拔上就是不拘一格了。关于被录用的军事将领的最终结局,杨生民先生对之进行了归结,大体有以下几类:(一)、重新启用弃将。这部分将领多因战而无功或屡犯军法被弃用或惩罚,汉武帝为了不使人力资源浪费,便重新启用以功抵过。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张骞、苏建、路博德。张骞由于凿通西域,了解当地情况,遂被武帝以校尉身份派至大将军卫青帐下协助征伐匈奴,因功绩卓著封为博望侯。然而,在第二次征讨匈奴的军事战役中,又因延误时机被贬为庶人。后来,汉武帝又觉将他弃之实为可惜,便复任用,官拜大行而卒。苏建,也是在协助卫青攻打匈奴时立有战功,封平陵侯,又在元朔六年的军事战役中使汉军损兵折将,遭武帝训斥,贬为庶人,后又录用为代郡太守,卒于任上。路博德,西河郡平州人,以右北平太守立军功封符离侯。后来囚犯法而失去侯位,又被重新任命为强弩都尉,卒于任上。(二)、亡命于“巫蛊之祸”的将领。这批将领有参与巫蛊之祸者,有受此祸牵连者,皆亡于政治斗争中,典型将领有公孙贺、公孙敖、韩说、赵破奴四人。公孙贺,与汉武帝有亲戚关系,为卫皇后姐夫。曾屡立战功,被封为南窌侯、葛绎侯,官至丞相,后来因为其子公孙敬声参与巫蛊案而遭灭族。公孙敖,担当军事将领以来,仕途坎坷,曾因军功被封为合骑侯,又因军事失误而贬为庶人。在天汉四年出击匈奴的战役中,由于伤亡士卒较多,照汉律当斩,遂诈死藏于民间,后被发觉收监,受其妻巫祸之祸而亡族。韩说,因军功封龙额侯,坐酎金律失侯。被升为光禄勋后,在太子“巫蛊案”中因掘蛊被卫太子杀死。赵破奴,以功封从票侯,亦因酎金律失侯,重新启用后被匈奴左贤王俘获,逃脱回国后因巫蛊遭诛。(三)、遭贬后未再启用之将军。包括有将军张次公、赵食其、郭昌等人。皆因触法及无军功而遭弃。张次公,曾以校尉身份跟随大将军卫青击匈奴,立功后被武帝封为岸头侯,但后来被提升为将军后,却因延误战机获罪坐法而失掉侯爵,遭弃用。赵食其,被大将军卫青从主爵都尉一职提为右将军,并随队出征,在与匈奴作战过程中,损失汉军将卒甚众,理当斩,但武帝念及其先前功绩,遂贬为庶人。郭昌,云中郡人,也是以校尉身份出征立功后被提拔为拔胡将军,驻守朔方,因出击昆明战役中无功,将军印被夺。当然,也有无功而照用之将领出现于汉武帝时代,如将军李息就是一位幸运儿。据史载:“李息,为材官将军,后六岁,为将军,出代后三岁,为将军,从大将军出朔方,皆无功。凡三为将军,其后常为大行。”(四)、坐法而死的将领。所谓坐法,即触犯军法、刑法等获罪。这些将领中包括将军李蔡、赵信、荀彘。李蔡,以轻车将军身份随大将军征战,立军功被武帝封为乐安侯。后来官至丞相,因人品不正犯法自杀。据载因其盗取阳陵地三顷,盗取孝景园壖(隙)地一处遭罪下狱,自杀。赵信,以匈奴国丞相的身份降汉获封翕侯。后来在担任前将军一职与苏建协同攻匈奴时战败而降,被汉军捕获,依叛国罪斩。苟彘,曾担任侍中、校尉等职,多次随军出征,屡立战功。但在元封三年被任命为左将军一职攻打朝鲜的战役中,因动用职权妄杀下属楼船将军而坐法死。
以上就是汉武帝时代较为出色的军事将领的最终结局,其中因在战争中战败、触犯军法、没有取得军功而重新启用的共有5人,曾担任将军之职而又参与或受牵连于巫蛊之祸的共有4人,因酎金律坐法而失侯及被贬为庶人未曾重新启用的有3人,因丞相一职而坐法遭诛的将领有2人,滥用职权擅捕下属军官遭诛杀者1人。
汉武帝刘彻百谜/惠焕章,贾鹏.—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