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巫蛊案”的幕后是否有匈奴插手
惠焕章,贾鹏
《汉书》记载了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刘彻晚年犯的最严重的错误——“巫蛊之祸”。据载,征和二年的“巫蛊案”使太子及一班重臣丧命,人心惶惶,又匈奴屡侵边境,害的民不聊生,于是,汉武帝一怒之下,下令对匈奴第16次用兵,结果这一战不但败北,而且还因此查出了丞相李广利姻亲刘屈氂插手立嗣案,并采用巫术诅咒汉武帝事宜等。
《汉书》载:“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兵出击匈奴,丞相(刘屈氂)为祖道,送至渭桥,与广利辞决。广利曰:‘愿君侯早请昌邑王为太子。如立为帝,君侯长何忧乎?’屈氂许诺。昌邑王者,贰师将军姐李夫人子也。贰师女为屈氂子妻,故共欲立(髆)焉。”可见,李广利还未出师,就先行嘱托为昌邑王谋帝位了,况且左、右丞相二者的关系又极为密切。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又载:“是时治巫蛊狱急,内者令郭穰告丞相夫人以丞相数有谴,使巫祠社,咒诅主上,有恶言,及与贰师共祷祠,欲令昌邑王为帝。有司奏请案验,罪至大逆不道。有诏载屈氂廚车以徇,腰斩东市,妻子枭首华阳街。贰师将军妻子亦收。贰师闻之,降匈奴,宗族遂灭。”也许,正是由于夺嗣失败,才导致了李广利的投敌卖国,这样,汉武帝一下子就失去了两员将领,况且又位丞相之职,这难道说仅是巧合吗?汉武帝晚年专信胡巫,李广利正是《穆天子传》中的造父,而远征匈奴,正是其“升仙”梦的体现。京师胡巫的盛行,不能说对汉武帝的晚年行为方式没有影响,相反,因胡巫的“巫术”而引起的一波接一波的“巫盅案”反倒将汉武帝弄的狼狈不堪,国力损耗,怨天载道,而且还直接影响到汉皇室继承的敏感问题。我们看到这一现象的时候,难道不觉得“巫蛊之祸”中李氏与胡巫有特殊的“猫腻”吗?从后来汉武帝用无才无能的车千秋为相以及采取的富民政策来说,无不体现出对匈奴的利好倾向。比如单于闻知汉武帝启用车千秋为相后,评论说:“汉置丞相,非用贤也,妄一男子上书即得之矣。”其间,不免露出幸灾乐祸、得意忘形之意也。
可见,即使极力接近汉武帝的胡巫没受到匈奴唆使,至少其产生的影响及活动结果是符合匈奴利益要求的。因而,我们可以肯定地认为,在“巫蛊案”背后,多少都与匈奴势力有几许关联。
汉武帝刘彻百谜/惠焕章,贾鹏.—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