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汉武帝茂陵 > 汉武帝百谜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董仲舒“天人三策”出自于汉武帝时期吗

惠焕章,贾鹏


  《汉书·武帝纪·赞》记载汉武帝“卓然尊崇儒术”;又《儒林传·赞》记有“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汉武帝号召尊儒的举动,引起了天下士人的强烈反响,众多的士人在汉武帝公开的选拔活动中卓然而出,从此士阶层的价值取向大变。“天人三策”就是此时出现的。所谓“天人三策”,实际上是汉武帝在对赵国人董仲舒进行三次策问后留下的理论成果。汉武帝向董仲舒询问治国之道,董仲舒用“灾异之变”、“天人感应”解释应对之,并建议汉武帝应“天道一统、天下一统、……五道一统、四海为一家”,故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次策论对汉武帝后来的统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天人一统”的观念更是发挥了巨大作用,鉴于此策论的重要及涉及范围,历史便称其为“天人三策”。
  关于“天人三策”在中国儒家文化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是不容置疑的,然而此策论究竟系出何年,历史界一直争论不休,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说是建元元年作,主要依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又有齐召南考证《汉书·董仲舒传》云为建元五年作;洪迈著《容斋续笔》则载为元光元年五月作;更有认为是元光元年初、元朔五年或元光二年至四年等观点的,究竟是哪一年,我们也无从知晓,今择《汉书补注》记载以供各位讨论。《汉书补注》载曰:“沈钦韩曰:《通鉴考异》云,《仲舒传》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县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今举孝廉在元光元年十一月,若对策在下五月,不得云自仲舒发之。盖《纪》误也。然仲舒对策不知果在何时。惟建元元年见于《纪》,故著之;洪迈《容斋随笔》云:案策问中云‘朕亲耕籍、劝孝弟、崇有德,使者冠盖相望。’对策曰:‘阴阳错缪,氛气充塞,群生寡遂,黎民未济’,必非即位之始年也。愚按,《本传》仲舒于孝景时为博士,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则仲舒对策实在建元元年,无可疑者。又,建元六年,辽东高庙灾,高园便殿火;《五行志》仲舒对曰云云。《本传》在废为中大夫时,居家推说其意,是贤良对策不得,反在元光元年也。又按《公孙弘传》,武帝即位初,弘年六十,以贤良征;《严助传》,武帝初善助对,擢助为中大夫。则三人皆同岁举也。弘后为博士,免归,元光元年复征贤良,俱非元光元年事。” 

汉武帝刘彻百谜/惠焕章,贾鹏.—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