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汉武帝茂陵 > 汉武帝百谜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茂陵博物馆为何设在霍去病墓冢前

惠焕章,贾鹏


  去过茂陵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关于研究汉武帝茂陵的专门机构,为何却要设在霍去病的墓冢前,这其中又有什么缘由呢?
  据茂陵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之所以设馆于此,大致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历史的缘故,另一方面则是缘于霍去病墓前这一批大型石刻雕像艺术的影响力比较大。
  探寻历史原因,据记载与茂陵博物馆的发展历程有关。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党政府计划将古都西安作为陪都,遂在西安城内设置“西京筹备委员会”,其负责人张继对于古迹、文物、文化教育等比较重视,从民国22年(公元1933年)至民国23年(公元1934年)期间,在西安附近的汉未央宫遗址建立有天禄阁小学;于兴平县(今兴平市)茂陵东霍去病墓北,建立有茂陵小学(今已成为茂陵初级中学);在礼泉县唐太宗墓前,建立昭陵小学。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另一方面是使学生能够学习和感受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唐太宗的英明果断,体悟古代伟人及名将贤相的不朽事迹;再一个方面则是借办校之际,保护文物和名胜古迹。因此,在茂陵小学建成后,便在学校内设置“茂陵办事处”,并在霍去病墓南面东西两侧各修建了一座瓦房,三面有墙,东西相对的一面,无簷墙,将霍去病墓前四周上下散置的10余件石刻,移置其内,名叫“古器房”,供中外游人观赏。建国后,为了能够尽可能利用原来留下来的建筑,便将茂陵博物馆馆址选在了霍去病墓前,这就是在这里设置的一方面原因。
  另一方面的缘由,即是霍去病墓前大型石刻艺术的影响力。这批大型石刻雕像艺术是汉武帝刘彻为了纪念霍去病的早亡及其取得的赫赫战功,破例在茂陵东约1公里处,为其修筑的一座象征祁连山的巨型坟冢,并由军队护送霍去病灵柩埋葬于此。墓冢是运石为山,冈峦巍峨,杂植苍松翠柏,并于山麓草坡之间设置了这批石刻。包括有:马踏匈奴、卧马、跃马、人与熊、石人、伏虎、卧牛、怪兽吃羊、野猪、卧象、蟾、蛙、鱼等等,并题刻有“左司空”、“平原乐陵宿伯牙霍巨益”等字样,总计16件作品。这批作品中不仅有静态的动物造像,还有动态的驯兽形态,整个艺术表现的尤为活泼逼真,是汉代石刻艺术的代表。(关于茂陵石刻的艺术影响力,可参见本书的《茂陵石刻在中国雕塑史上的地位如何》一文。)因此,从便于研究和保护文物的角度出发,故将该馆设在霍去病墓处。 

汉武帝刘彻百谜/惠焕章,贾鹏.—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