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汉景帝阳陵 > 阳陵出土文物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陶俑——动物俑

杨林仁


  各具艺术特色的陶俑无疑是阳陵的亮点,而那些不同种类的陶塑动物更是让阳陵的文物丰富多彩、锦上添花。从种类上来看,计有陶牛、陶马、陶羊、陶猪、陶狗、陶鸡六类,即古代所谓“六畜”。
  陶牛主要出土在帝陵从葬坑中。身长70余厘米、高约40厘米。其全身基本为灰陶本色,局部有橙红色彩绘。身躯壮硕,四腿强健,颈部粗短,双耳斜伸,两眼外鼓,体现出一股倔强有力的牛气。其木质的犄角和尾巴已朽,仅留有圆孔。
  陶马主要出自阳陵9号陪葬墓的从葬坑中。陶马身高60厘米,体长70厘米。其通体呈枣红色,体壮膘肥,四肢强健有力,马头高昂,双耳直竖,目视前方,面颊如削,神情亢奋,一副整装欲驰之势。
  陶羊分为绵羊和山羊两种,主要出自帝陵从葬坑。绵羊身长36.5厘米、高44厘米。灰陶质,有的涂褐红色彩绘。其身躯肥胖,双腿细长,两耳斜垂,眼睛半睁,口微张,臀肥大,尾下垂。山羊身长39厘米,高29厘米。灰陶质,局部保留有白色、褐红色彩绘痕迹。山羊躯体肥壮,四腿直立如柱,公羊头上扬,母羊则头前伸,双耳左右斜伸,胡须下垂,小尾上翘。山羊和绵羊的头顶部位均有两个小圆孔,考古队现场清理时,在其中一件公羊的头部发现了木质羊角痕迹,根部粗约1厘米,尖部较细,形状如小孩头顶上扎的羊角辫,这说明羊头上的小孔是用来装置木质犄角的。陶羊工艺精湛,雕塑传神,造型生动,刻画逼真,神情温顺自然。
  陶猪主要是从帝陵从葬坑出土。从外形上看,可分为三种,即公猪、母猪和乳猪。公猪身长44厘米、高约23厘米。灰陶质,着白色彩绘。其身形相对较瘦长,四肢粗短,腹部略下凸,脖颈粗壮,长嘴前翻,大耳下垂。母猪身形较短,只有41厘米,高与公猪相同。其造型与公猪基本相仿,惟其腹部塑造夸张,鼓腹下垂几欲拖地,并塑有两排乳头。陶猪塑造细腻,形神兼备,情态敦厚憨愚。陶猪的屁股上均有约1厘米粗的小圆洞,可能是用来装置尾巴的。考古队在清理时还在其尾部发现了粗麻布纹的痕迹,推测可能当初是用麻布来做的尾巴。乳猪体色有黑、白两种,竖长嘴、小尾巴,体态玲珑,生动逼真,憨态可掬,惹人怜爱。
  陶狗分狼狗和家狗两种,狼狗身长33厘米,高近20厘米。家犬长30厘米、高20厘米,均为灰陶质,着白色或褐红色彩绘。狼犬两耳斜竖,双目虎视前方,嘴巴较细长,两腮外鼓,脖颈较短,身躯壮实,四肢有力,长尾下垂。家犬两耳直竖,双目略外鼓,嘴巴较粗短,身躯肥硕,四肢粗壮,尾巴上卷。陶狗均躯干粗短,肥壮丰润。二犬造型生动,刻划传神,一副凛然不可侵犯之神态。
  陶鸡分雌雄两种。公鸡长16厘米、高14厘米,母鸡长14厘米、高12厘米,均为灰质,通体彩绘,色彩鲜艳。雄鸡昂首翘尾,长喙小眼,朱红色高冠。黑、红、黄三色羽毛。母鸡除尾巴较短、头部无高冠惹人外,其余与公鸡相仿。
  据史料记载,西汉时期非常重视家畜的饲养,尤其是一些“劝民农桑”的地方“循吏”。《汉书》中提到颍川太守黄霸要求邮亭乡官带头养猪,渤海太守龚遂倡导农户每家养“两母彘,五鸡”。《史记》中也多处提及因畜牧致富的事例:桥姚“致马千匹,牛倍之,羊万头,粟以万钟计”,班壹“致马牛羊数千群”等。汉代一般墓葬中随葬家畜动物俑,在一定程度上是汉代追求理想中的富裕生活的一种表现。汉阳陵随葬这些俑一方面是“事死如事生”的灵魂观念作祟,另一方面也是期冀西汉社会百业隆盛、六畜兴旺、民富国强、江山永固的愿望的反映。
  另据记载,西汉时期的六畜均可食用。但牛是耕田的主要畜力,马是代步工具,因此,人们主要的肉食来源是后四种,其中以猪和狗最为常见,而且食用十分讲究,一般选幼不选壮,选壮不选老,以食用小狗和小猪为佳。从同为西汉前期的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肉食标本分析,小狗以豢养一年以内的为上,幼猪以出生两个月至半年之间的为佳。帝陵13号从葬坑出土的乳猪从考古学角度证明了汉代风行食用动物幼仔的记载。鸡则是上自贵族下至平民都爱食用的肉食品。鸡肉和鸡蛋在当时的饮食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帝陵从葬坑出土的大量陶塑动物可能就象征着西汉宫廷的肉食品仓库,以便景帝在冥世也能继续享用。
  在对陶塑动物残片的分析和修复工作中,考古队初步研究了这些动物的制作方法。他们发现,当时的工匠们首先将动物分成头、 躯干、四肢等几部分分段用模具制作,然后再粘接成形,最后采用塑、刻、雕、绘等手法塑造出不同动物的个性特征和生动逼真的神态。总之,阳陵彩绘陶塑动物是一批高度写实的作品,虽然其形体只有真实动物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汉代的雕塑艺术家们通过对雕塑对象细致人微的观察,运用精炼纯熟的雕塑语言,将那些冰冷的泥土塑造成了一个个神态逼真、具有“灵性”的动物形象,因此,无论是从个体工艺造型还是从整体艺术效果来讲,阳陵陶塑动物都堪称是一批不可多得的古代艺术珍品。 

汉阳陵/杨林仁.—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