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唐代帝王陵墓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引言

刘向阳


  人终有一死,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在君权至高无上的中国封建社会,身为天下至尊的封建皇帝,没有一个不想长生不老,当死神降临到他们头上时,他们延续现世生活的强烈欲望无法比拟。于是,在他们生前,一方面凭借手中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巨大的财富去寻求长生不死的神仙奇药,以抗拒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另一方面,运用堪舆之术选择“风水宝地”,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来营建“事死如事生”的“万年寿域”——帝王陵寝,以期把他们生前所能享受的人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带入到来世或另一个世界中继续享用。
  中国人是最能为死者操心的民族。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中国人都会采取各种方式把死者生前享用的一切,甚至是企望享受的一切以各种形式纳入墓中,以寄托对死者的无限哀思。在中国古代,人们对死者寄托哀思的主要方式是厚葬,尤其是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相对发达的朝代,不但厚葬的形式多种多样,而且规模亦极其宏大。生死一体化的观念是中国古代丧葬制度得以延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帝王是中国历史上一些地位非常特殊的人物,他们的生与死,往往系一朝一代的更迭盛衰和国家社稷之安危成败。而作为中国古代帝王“万年寿域”的陵寝建筑及其制度是与中国古代帝王及君主专制制度相伴随而出现的产物,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丧葬文化的代表和集中体现,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朝代的兴盛、衰亡与更迭。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基于雄厚的政治力量和经济基础而营建起来的帝王陵寝成就,代表了这一时期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文化艺术水平,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墓营建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古代皇陵继秦汉帝陵之后的第二次大发展。
  唐王朝自公元618年高祖李渊建国至907年哀帝李柷灭亡,前后290年间,共历21位皇帝,除昭宗李晔和陵在河南偃师,哀帝李柷温陵在山东菏泽以外,其余19位均埋葬在陕西渭河以北的第二道黄土高原和北山山脉各主峰之南麓,因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与其夫高宗李治合葬一处,所以成陵18座,陵园分布在西起乾县,中经礼泉、泾阳、三原、富平,东至蒲城的6个县境内,东西绵延150多公里,在地理位置上恰好形成了一个以唐京都长安为中心而平铺于渭河以北呈102度的扇面形,人们称之为“渭北唐十八陵”或“关中唐十八陵”。
  唐十八陵集中分布于唐京都长安城以北的第二道黄土高原和北山各山岭之主峰,是因为长安城以北的第一道高原——咸阳塬早已成为秦、汉两朝帝王的陵地和陵邑,因此,唐代帝王陵墓的构筑不得不向北发展。由于渭北黄土高原和山岳形胜的不同,唐代帝王陵墓的构筑分为“积土为陵”和“因山为陵”两种形式。营建于三原县北荆原和徐木原的高祖献陵、敬宗庄陵、武宗端陵和营建于乾县北原的僖宗靖陵,属于积土为陵,它们都是选择海拔500至800米左右的高阜之地,这里原高土厚,便于深挖砖筑地宫,即所谓“高坟厚垅,珍物毕备”。营建于渭北山脉岛伏山丘地带的太宗昭陵、高宗与则天女皇乾陵、中宗定陵、睿宗桥陵、玄宗泰陵、肃宗建陵、代宗元陵、德宗崇陵、顺宗丰陵、宪宗景陵、穆宗光陵、文宗章陵、宣宗贞陵、懿宗简陵等14座陵墓,其山脉海拔750至1200米,山峰南北多为陡坡,东西为沟壑深谷,多属于圆锥形的孤山。这种背依山原,两翼展开,面临平川,隔渭河与都城长安相望的布局,既体现了帝王陵山的高大、威严、肃穆,又体现了唐王朝的博大气势。在因山为陵的14座陵寝中,只有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和玄宗李隆基的泰陵是墓主人生前亲自选定的,其余的都是死后由后世皇帝选定的。
  唐代帝王陵墓最突出的特点是因山为陵。所谓“因山为陵”即是选择一个自然、巍峨、峭拔的山峰,绕山筑城,在其主峰南部山腰地段凿石洞为“埏道”(墓道),通进山腹营造地下石宫殿,以安放“棺椁”和随葬器物,这是唐代皇陵建制的主流。“因山为陵”起始于太宗李世民的昭陵,据文献记载,贞观十年(636),文德皇后长孙氏去世,唐太宗李世民遵照其“请因山而葬”、“俭薄送终”的遗嘱,汲取“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是无不掘之墓”的古训,亲自选定孤耸回绝的九嵕山主峰为陵址,营建昭陵玄宫,此举既实现了文德皇后俭葬的遗愿,又能使“奸盗息心”,开创了唐代帝王“因山为陵”的先例。这一埋葬形式到高宗与女皇武则天的乾陵时成为定制。由于以整个山头作为陵冢,开山凿洞营造寝宫,“埏道”全部用石条填封,使得陵寝工程异常繁难浩大,从而达到“奸盗息心”的目的,以使地下“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
  陵园仿唐京都长安城格局设计,内有由诸多殿字楼阁组成的规模宏大雄伟的建筑群是唐代帝陵的又一个特点。唐代帝王陵园皆坐北朝南,地势北高南低,中轴线南北向,东西对称布局。兆域内玄宫、神道和乳台至鹊台之间作三级台阶状,似属风水中的三台山之兆。陵寝所在的内城偏北,居高临下,四周夯筑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四面各辟一门。因山为陵者,内城呈不规则多边形,南、东、西三门大多正对玄宫,北门多因地形而筑,方位不正。积土为陵者,内城多为方形,四门正对陵台。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的乾陵,其内城东墙长1582米,西墙长1438米,南北墙各长1450米,总面积约230万平方米。城内有献殿、偏房、回廊、阙楼、碑亭、狄仁杰等60朝臣画像祠堂、下宫等辉煌建筑群多处。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修葺前世帝陵时,乾陵造屋378间,这是女皇武则天合葬乾陵92年后的陵园建筑规模。
  唐代帝陵的特点还反映在陵园四门之外和神道两侧列置的众多硕大精美的石雕刻群上。唐代皇陵设置石刻,各陵皆有,形式包括圆雕、浮雕和线雕三种。其题材之广,数量之多,雕琢技艺之精都远远超过前代,被誉为“唐代石刻艺术的露天展览馆”。唐陵石刻以陵园内城南门外神道两侧列置的石刻数量最多,种类最繁。唐初献陵和昭陵的石刻虽然形体高大雄浑,但题材、数量和陈设位置等并无定制。到唐乾陵时,不但石刻种类和数量大为增加,而且组合形式也基本成为定制,即陵园四门之外置石蹲狮,北门置仗马及驭手,神道两侧列石柱(华表)、翼马(天马或瑞兽)、鸵鸟、仗马及驭手、石人(或称翁仲或直阁将军)、蕃臣石像群等。此后的中宗定陵和睿宗桥陵基本遵从此制,石刻仍保持前期风格,但雕刻技术却更为精湛。中晚唐时期,即自玄宗泰陵至僖宗靖陵的13座陵墓,石刻大部分形体卑小,制作粗糙,组合上也出现混乱现象,反映了“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境况。
  唐代皇陵的特点还体现在陵域广阔,有庞大的陪葬墓群和以唐三彩镇墓俑兽、墓室壁画、石椁线刻画等为主的众多精美的随葬品。唐代各帝陵的占地面积很大。据文献记载,昭陵和贞陵周围120里,乾陵周围80里,泰陵周围76里,定、桥、建、元、崇、丰、景、光、庄、章、端、简、靖等13座陵周围40里,献陵最小,周围仅20里。唐代功臣密戚陪葬皇陵始于高祖献陵。高祖李渊驾崩后,太宗李世民在为其父制定造陵规制的同时,承继汉代将相死后陪葬帝陵的制度,制定了功臣密戚陪葬皇陵制度,作为对“义同舟楫”、“克成鸿业”者的赏赐。为了建立庞大的陪葬墓群,他不仅赐朝臣葬地位置,给东园秘器,而且丧事葬事所需多令官给,以鼓励大臣们积极参与陪葬。贞观末,又准许功臣幕僚自请陪葬,并允许其子孙从祖、父袝葬。所以,当时的朝臣皆以陪葬皇陵为荣。金石著录和考古发掘资料证实,唐代陪葬皇陵以唐初为多,盛唐次之,中唐甚少,到晚唐基本上消失。文献记载,献陵有陪葬墓25座(调查有93座),到太宗昭陵时,陪葬皇陵达到极盛,据考古调查,昭陵现有陪葬墓194座,可以明其姓名、身份者73座。太宗之后,乾陵、桥陵等也有不少陪葬墓。从目前已发掘的陪葬墓来看,陪葬者身份多为唐室诸王、妃嫔、公主、著名将领和臣僚等,墓葬位置大都依照死者生前的嫡庶亲疏和品级高低采用不同的形制,少数依山为陵或“号墓为陵”,多数积土为墓。其封土堆外形有覆斗形、圆形、山字形等。皇室成员一般为覆斗形,周有围墙,四角筑角阙,南门外筑双阙,阙南置石狮、石人、石羊、石虎、石柱(华表)等石刻。昭陵陪葬墓大都分布在陵山主峰以南,陵山居高,众多陪葬墓临下,“譬若拱辰”,衬托出帝王陵山的高大雄伟。从已发掘的近百座墓葬来看,其地下部分由墓道、过洞、天井、壁龛、甬道、墓室(双室或单室)等部分组成。墓室和甬道用砖筑砌,方砖墁地,墓室顶为穹窿顶。墓道和墓室内绘有大量反映宫廷生活场面等内容的壁画。虽然都曾被盗,但仍出土了以唐三彩镇墓俑兽、金玉饰器、三彩生活器皿、唐墓壁画和石雕线刻画等为主的珍贵文物数以万计,显示了唐代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艺术发展的高超水平,为研究唐朝社会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唐代帝王陵墓》以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为依据,以唐代帝王皇位的更迭和主要历史事件为主轴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钩沉索隐,考核稽实,从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和社会学的不同角度出发,运用唯物史观,系统地阐述唐代帝王陵墓的产生、发展及陵园的地理位置、陵园建制、石刻特征、陪葬墓的设置及陵墓主人的生平功过,以分析探讨唐代帝王陵墓的特点及其盛衰变化的原因。运用文物资料和历史文献相结合的方法来探讨社会历史是本书的主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史学工作者主要依据文献资料探讨一朝一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艺术发展过程,大量的出土文物资料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随着国家对文物古迹的重视和《文物保护法》的颁布实施,特别是由于文物考古工作者多年来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将沉入或掩埋于土壤中的曾在中华民族文明历史长河中闪烁过奇光异彩的古老文化遗存取之重见天日,公诸于世,并且不断有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补充纠正了金石著录和文献记载的阙误,给史学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可靠而丰富的资料,从而引起治史者对文物古迹资源和出土实物资料的重视。
  唐代帝王陵墓是唐代社会历史的见证,是极为丰富的唐代文化艺术的宝库,是我国特别是陕西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文物旅游资源。其规模宏大的古陵园遗址,布局严谨的陵垣建筑,精美绝伦的大型石雕刻,诸多陪葬墓出土的斑驳陆离的三彩镇墓兽俑,姿态迥异的贴金彩绘铠甲骑马俑,艳丽夺目的墓室壁画,精湛细微的石椁线刻画等稀有的艺术珍品,构成了一座座天然的文物宝库,成为人们了解历史,弘扬民族文化和访古览胜的幽然境地。唐代帝王陵墓浓缩了唐王朝290年的历史精华,揭示了有唐一代从兴盛到衰落的发展过程和原因,丰富了唐史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为我们借鉴历史经验和文化艺术成就,弘扬民族文化,开发文物古迹资源服务于当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唐代帝王陵墓(修订本)/刘向阳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