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乾陵文物史迹述丛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乾陵——历代诸皇陵之冠

樊英峰,刘向阳


  乾陵,是唐朝(公元618——907年)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位于陕西乾县城北六公里处的梁山上,距古都西安80公里。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梁山,自周秦即为名胜之地。《孟子·梁惠王》载:“太王(古公亶父)去邠,逾梁山,邑于歧山之下居焉”。梁山为岐山支脉,相距颇近,可见,周太王徙居歧山之阳时,梁山属于周原东界。《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三十五年幸梁山宫”,其宫殿遗址即在梁山南隅(今乾县县城西)约5公里处的龟背形缓坡台地之上。嗣后,秦御匈奴,西汉张骞通西域,以至唐代的“丝绸之路”都经过此山。梁山为乾县境内各山之祖脉,其山脊长18公里,宽1公里,主峰海拔1047.9米,山石崔嵬,地势险峻,为东西交通之咽喉,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至今仍为西(安)兰(州)公路之要冲。登上梁山峰巅,南望太白(山)终南(山),积雪皑皑,挺拔俊秀;东望九*(唐太宗李世民之昭陵所在地),山势突兀,孤耸回绝;北望五峰(山),遥相对峙;西接翠屏(山),层峦起伏。脚下梁山孤峰特起,东临豹谷,西临漠谷,关中秀色,一览无余。梁山确系形胜之地。
  关于乾陵的营建,史籍无详细地记载。据《唐会要·陵议》(卷20)、乾陵《述圣纪碑》和《新唐书·陈子昂传》记载;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高宗死后,武则天命吏部尚书、摄司空韦待价(贞观旧臣韦挺之子)为山陵使,护营乾陵工程。按照“依山为陵”的葬制,乾陵是依梁山之自然山势,将山头作为陵冢,在山腰凿洞修建玄宫,工程艰巨浩大。据《陈子昂传》载;“山陵穿复必资徒役,率癯弊之众,兴数万之军,调发近畿,督扶稚老,铲山背石,驱以就功。”到文明元年(684年)八月埋葬时,主要工程竣工。埋葬高宗后,乾陵营建工程继续进行,及中宗李显继位,于神龙二年(706年)五月重启乾陵玄宫隧道,合葬母后武则天、迁葬永泰公主李仙蕙、懿德太子李重润、章怀太子李贤、许王李素节、泽王李上金、义阳公主,赐赠豆卢钦望、杨再恩等陪葬乾陵;及睿宗李旦令合葬章怀太子妃清河房氏,赐赠邠王李守礼陪葬乾陵等工程,因此,乾陵陵园的所有营建工程,经历了武则天、中宗至睿宗执政初期才始告全部竣工,历时长达28年之久。
  《旧唐书》载:李治(公元628—683年),字为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9个儿子,为文德皇后长孙氏所生。3岁时封晋王,16岁时得到舅父赵公长孙无忌的帮助,被立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六月继位,在位34年。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丁巳(27日)夜崩于洛阳之贞观殿,时年56岁。临死前说:“天地神祗若延吾一两月之命,得还长安,死亦无恨。”表示愿将尸骨埋在故乡关中。遗诏:“七日而殡,皇太子即位于枢前。园陵制度,务从节俭。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武则天)处分。”群臣上谥曰天皇大帝,庙号高宗。太子李显(哲)继位,是为中宗。尊天后武则天为皇太后,“政事咸取决焉”。嗣圣元年(即文明元年)二月戊午(26日),武太后废中宗为庐陵王,已未(27日),立豫王李旦(轮)为傀儡皇帝,是为睿宗。文明元年五月丙申(6月3日),武则天不顾宰相陈子昂等人的反对,遵照高宗的遗愿,命睿宗护送高宗灵驾西返。八月庚寅(9月25日),葬天皇大帝於乾陵,武则天(公元624——705年),自名曌(音照),祖籍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南徐村),生于唐京都长安。其父武士彟(音约)原为木材商人,后追随隋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唐初官至工部尚书。其母杨氏是隋朝宰相遂宁公杨士达之女。武则天14岁时,因“美容止”被太宗李世民召入后宫,封为才人(掌管皇帝的起居、宫廷文娱和宴庆的后宫女官,为正五品),即太宗的小妾,赐号“武媚”,人称“媚娘”。太宗死后居感业寺削发为尼。永徽三年(652年)高宗李治从尼寺接入后宫,拜为“昭仪”永徽六年(655年)高宗废皇后王氏,立武则天为皇后,并开始参与朝政,后黜逐褚遂良,逼迫长孙无忌自杀。李治晚年多病,“风眩头重,目不能视”,政事多出武则天之手。高宗死后,她突破太后临朝称制的惯例,先后废中宗、睿宗,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位21年。神龙元年十一月壬寅(705年12月16日)崩于洛阳上阳宫之仙居殿,享年82岁。遗制袝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朝廷议论埋葬武则天时,中宗李显欲合葬乾陵,朝官给事中严善思建议说:“乾陵玄宫以石为门,铁固其缝。今启其门,恐多惊黩。况合葬非古,汉时诸陵,皇后多不合葬,魏、晋以降,始有合者。望於乾陵之傍更择吉地为陵。若神道有知,幽途自当通会;若其无知,合之何益!”李显没有接受这个建议,命人第二次挖开埏道,启开墓门,于神龙二年五月庚申(706年7月2日)将武则天合葬在里面,并重新封闭了墓门和墓道。因高宗李治谥帝号“天皇大帝”及“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武则天生前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死后谥号“则天大圣皇后”(则向其夫“天皇大帝”之意);《易经·八卦》有“乾为天,坤为地”之说,皇帝有“天子之贵”;梁山恰好位居唐京都长安之西北隅即八卦之乾方,故称其葬地为乾陵。
  乾陵营建时值盛唐,国力充盈,陵之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乾陵陵园的地面建筑仿唐长安城格局营造,陵园亦分为皇城、宫城和外廓城。据元朝李好文《长安志图·唐高宗乾陵图》记载:乾陵陵园“周八十里”,周围原有城垣两重,“内城城墙南北一千一百步(唐代一步等于五尺,每尺合今29.5厘米),东西九百步。外城城墙南北二千五十步,东西一千二百步。”据60年代勘探得知:陵园内城呈不规则正方形,南北城墙各长1450米,东城墙长1582米,西城墙长1438米,总面积约230万平方水。内城置四门,东曰青龙门(东华门),南曰朱雀门,西曰白虎门(西华门),北曰玄武门(后宰门)。城内有献殿、偏房、迴廊、阙楼、狄仁杰等60朝臣像祠堂、下宫等辉煌建筑群多处。“安史之乱”后,乾陵地面建筑遭到严重破坏。《唐会要》记载: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乾陵造屋三百七十八间。这是乾陵地面建筑被毁后的第一次修葺重建,与埋葬武则天相隔92年。唐文宗李昂开成二年(837年)“乾陵寝宫火”;唐哀帝末年(907年)“盗焚乾陵下宫”,乾陵地面建筑又惨遭破坏。唐亡以后,公元934年,后唐末帝李从珂诏:“列圣陵寝多在关西,中兴以来,未暇修奉,宜令京兆河南凤翔等府,耀州、乾州奉陵诸县,其陵园有所缺漏,本处量工差人修奉。仍人给口食祭告,下太常宗正参详奏闻。”这是乾陵第二次修缮的记载。史载第三次修葺是在金代天会年间,镌刻在乾陵无字碑阳面正中的《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铭文,有“至唐乾陵,殿庑颓然,一无所睹。爰命有司,鸠工修饰,今复谒陵下,绘像一新,迴廊四起,不胜欣怿。”记载了金天会十二年(1134年)的修葺情况。此后再未见修缮的记载。因此,从目前的文献可知,乾陵陵园至建国前,前后修建过三次。
  乾陵陵园建成以后,曾遍栽柏树,故有“柏城”之称,其柏多奇纹。唐诗人白居易有《柏床》诗,云“陵上有老柏,柯叶寒苍苍;朝为风烟树,暮为燕寝床。以其多奇文,宜升君子堂;刮削露节目,拂拭生辉光。元斑状狸首,素质如截肪。虽充悦目玩,终乏周身防。华彩诚可乐,生理若已伤;方知自残者,为有好文章,”描写了乾陵陵园柏树的奇状和珍贵。
  乾陵是渭北高原上唐代18座帝王陵墓中目前保存最完整、气势最雄伟的一座,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唯一的一座两个帝王合葬陵,其规模之宏大远过于埃及的金字塔。乾陵陵园的构筑、发展,完善了唐太宗李世民开创的“依山为陵”的埋葬形制。乾陵陵园的布局成为唐陵修建的定制和以后诸帝王陵墓的楷模。其居梁山,卓立而不孤,高峻而不险,石坚而苍润,长林丰草环其麓而有“金岭”之称。南有双峰对峙,浑圆挺透如乳,“乳峰”是远望梁山的天然标志。主峰高踞,有“一览众山小”之势,地宫就深凿于其中。据1960年4月发掘可知:乾陵寝宫隧道在梁山主峰东南半山腰处,由堑壕和石洞两部分组成。壕堑深17米,葬礼完毕后,全部用石条填塞。隧道呈斜坡形,南宽北窄,全长63.1米,平均宽3.9米。石条由南往北顺坡层叠扣砌,共39层,从平面看每层约410块,39层共用石条约8000块。石条左右之间用燕尾形细腰铁栓板拉固,上下之间凿洞用铁棍贯穿,使石条固死,不能移动。石条缝隙之间先洒上少量石灰粉末,以熔化锡铁汁灌注,与石条熔为一体,发掘清理结果与《旧唐书·严善思传》记载,“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完全相同;又据《新五代史·温韬传》记载:“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韬从埏道(墓道)下,见宫室制度宏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置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繇)、王(羲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惟乾陵风雨不可发。”因此,勘探结果和文献记载证明:乾陵是目前唯一未被盗掘过的唐代帝王陵墓。
  站在咸阳塬上远望梁山,宛若一位新浴之后的美人,静穆地躺在莽莽苍穹之下,梁山主峰(北峰)是其头部,东西对峙之南峰为其乳,其上筑阙观高逾十丈,至今墩台犹存,俗谓之“奶头山”,为陵之天然门户。武则天选中梁山为其夫高宗李治建陵可能是大有深心的。唐初就很迷信风水之说,术士李淳风出入宫廷,颇为太宗李世民赏识。据说当时堪舆家(风水先生)认为梁山风水“大有利于女主”,唐高宗生前又明白无误地下诏“令灭后摄国政”,因此可以说,乾陵是武则天一心要当女皇的实物佐证;乾陵是一尊“睡美人”,是女皇仰天而卧的绝妙象征。
  历经千百年的悠久岁月,乾陵地面的宏丽建筑已荡然无存。唯朱雀门(南门)外司马道两侧沿主峰列置的巨大石刻群,让人感受到它所体现的时代精神。从梁山南峰土阙起,往北依次对称排列,计有华表1对,翼马(亦称飞马)1对,鸵鸟1对,石马和牵马驭手5对,石翁仲(仪卫中郎将石像)20尊,左置无字碑1通,右置述圣纪碑(亦称七节碑)1通,61尊蕃臣石像(东群29尊,西群32尊),石狮两尊(其它三门外也各置石狮两尊)。北门外另有石马6匹,号称“六龙”。这百余件精美绝伦的大型石刻,代表了唐王朝高度发展的封建文化和石雕刻艺术,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乾陵成为人们领略盛唐石刻艺术的露天展览馆。
  乾陵的东南隅公布有陪葬墓17座,分别依墓主人生前的地位高低,由远及近排列。计有太子墓二(章怀太子李贤,懿德太子李重润)、王墓三(泽王李上金、许王李素节、邠王李守礼)、公主墓四(义阳、新都、安兴、永泰),大臣墓八(王及善、薛元超、杨再思、刘审礼、豆卢钦望、刘仁轨、李谨行、高侃)。1960年至1972年,陕西文物考古部门已先后发掘清理了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中书令薛元超、燕国公李谨行等五座陪葬墓,出土珍贵文物4300多件。一百多幅绚烂多彩的墓室壁画,堪称我国唐代瑰丽的地下艺术画廊。《宫女图》、《打马球图》、《客使图》、《狩猎出行图》、《观鸟捕蝉图》、《仪仗图》、《阙楼图》等壁画,不仅对研究唐代绘画艺术,而且对研究唐代建筑、服饰、风俗习惯、体育活动、宫廷生活及外事往来等都提供了珍贵的资料。经保护性整修后,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已常年对外开放,供中外游客参观。
  “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盌出人间”(杜甫诗句)。乾陵是唐陵的典范,唐代“二圣”的寝地,祖国文化的瑰宝,在辽阔的苍穹下,闪耀着神秘而灿烂的光辉,日前陕西省政府已正式宣布,乾陵的发掘工作已进入前期的准备阶段。随着乾陵发掘准备工作的开展,女皇幽宫罕世珍宝的重现之日已为期不远。到那时,举世瞩目的旅游胜地,将以她特有的丰姿和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游览观光。
  

乾陵文物史迹述丛/樊英峰,刘向阳.—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