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乾陵文化研究(六)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乾陵大景区旅游发展规划》评审会综述

陈占地 李阿能 刘向阳


  2011年7月22日,由陕西省旅游局规划发展处组织的“乾陵大景区旅游发展规划评审会”在西安唐华宾馆召开。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司长张坚钟、陕西师范大学马耀峰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所王兴中教授、西安市社科院副院长李骊明研究员、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秦建明研究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张沛教授、陕西省旅游局规划发展处处长郭明历、副处长杨倩;咸阳市人大副主任肖芳、咸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唐利如、咸阳市政协副主席党新安、咸阳市文物旅游局局长高春毅、中共乾县县委书记黄启平、乾县人大主任苟斌训、乾县人民政府县长任杰、乾县县委常委乾陵管理处主任景雪峰、乾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成小曼、乾县政协副主席王克功及陕西省文物局等省市相关部门的同志参加了评审会。规划编制单位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胡洁、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行旅游规划所副所长杨明、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行旅游研究所规划顾问副总规划师王兴国教授,以及有关专家等6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经陕西省旅游局推荐,陕西师范大学马耀峰教授、国家旅游局张坚钟司长、西安外国语大学王兴中教授、西安市社科院李骊明研究员、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秦建明研究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张沛教授、陕西省旅游局规划处杨倩副处长7人组成评审委员会,马耀峰教授担任评审委员会主任。
  与会专家在听取规划编制单位对《乾陵大景区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简要汇报后,发表了精辟的评审意见:
  陕西师范大学马耀峰教授在发言中对规划内容给予了中肯的评价:一、《乾陵大景区旅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一个旅游扩展规划,其原则、指导思想较为明确,发展思路具有一定可行性,空间组织与结构具有一定科学性,符合乾陵旅游发展的实际;二、《规划》体现了“四位一体”的思想,体现了整合、集成、扩容的发展总体思路;《规划》内容体系较为完整,具有较好的规范性;三、《规划》利用了比较分析法,对国内外相同或相似景区进行了对比分析,注意了现状分析与需求分析的结合,旅游产品与文化内涵彰显的结合;四、《规划》以项目为重点,注意了旅游资源的保护、文化城镇的重构与重建,体现了资源保护、旅游发展与文化传承的结合。其中,马球与牡丹园项目较好;五、旅游市场营销与旅游线路设计方面,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具有一定科学性;旅游保障体系与投资匡算基本可行。
  他在肯定规划内容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一、《规划》的名称在某种程度上要适度弱化陵墓,从彰显帝王历史文化角度来进行考量。《乾陵大景区旅游发展规划》这个名称似乎不太合适,应超越陵墓,从世界遗产视角考虑乾陵的发展,才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按照取优原则,建议改为《大唐(武)则天世界遗产景区旅游发展规划》,涵盖乾陵国家遗址公园、奉天古城和旅游扩展区等,使景区发展具有应有的高度。二、《规划》的背景与环境分析,应该是针对乾陵的背景与环境分析,而不是针对乾县的基础分析,故应补充相关内容,以便前后呼应,不出现矛盾。三、规划中重视了乾陵的物化遗产,但作为发展规划应更重视非物质的历史文化遗产,即如何彰显和突现大唐文化,特别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唐文化的国际开放、开明等(如在奉天古城可规划一条胡人街,体现特色)。四、《规划》重视了修建性的刚性项目设计,对于文化性的柔性项目关注不够,如文化演艺类项目;要从产业和事业角度,规划设计好公益性和产业经济性项目。五、《规划》中的墓园规划设计项目要进一步分析斟酌,科学抉择,最好不要在本规划中提及。六、《规划》需要进一步凝聚亮点,打造卖点,注意培育旅游文化业、遗产旅游业、旅游商品业、休闲农业、休闲果业、旅游地产业等。七、景区的发展目标应进一步提炼,如可定位为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唐文化基地、彰显华夏大唐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彰显中国女性文化基地等。八、进一步处理好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旅游事业和旅游产业的关系,旅游亮点和旅游卖点的关系,陵墓弱化和帝王彰显的关系,社区居民和政府、企业的关系,人气聚集和旅游发展的关系,大景区和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关系。
  西安外国语大学王兴中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对景区总体规划而言,定位一定要把握三个方面,即通常所说的“三定”——定发展思路、定发展方向、定项目投入;而对于旅游总体规划而言,则需要“五定”——即定思路、定方向、定布局、定投入、定项目。该规划就总体内容而言,还是值得肯定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定规划思路有理。体现在“背景与环境分析”方面,对资源环境、社会环境及文化环境三方面的分析都很有逻辑性;在“区域旅游发展分析”方面,定位在申遗方向下的唐帝陵文化展示,那么乾陵旅游就成了一个项目,这种提法很好;在“资源分析”方面,通过对资源的三性进行分析,提出了乾陵的主陵与陪葬墓旅游资源,这种提法很有力。在本次规划中,作为“产品规划”这一项,新的认知角度、意向的角度都找出来了,比如观光类的产品就一定要有启程、围绕、高潮和回落。据上推理以确定规划方向。2.定规划方向较明确。体现在规划的“目标与指标”上,围绕唐代帝陵典范特质确定发展目标与指标;体现在规划“战略”上,提出在保护原则下的“双核共赢”与“四位一体”的策略;体现在“布局”上,在三分市场下规划对应景区功能与“双心、两区与四片”结构。3.定规划盘子较实在。体现在产品规划抓住景区规划及线路产品的现代标识与解说规划上;体现在重点项目与经典遗产观光线项目,乾陵主陵项目、奉天古城项目与大唐小镇项目以及大唐牡丹园与灵骨塔墓园六大类型项目的落地性方面;体现在六项节点规划的“意向”可据性方面。
  需进一步商榷的方面有:1.规划理念遵循(旧的)正向思维,缺失逆向(打造)创新思路。①规划是在资源、市场的历史经验基础上,规划其为帝陵遗产地景区,不是目的地景区。②打造思维应是:将乾陵规划为世界遗产(丝路)线路上的目的地景区,在其概念下进行资源提升、市场开拓规划,以及产品创意规划。③“陵城共赢”规划方面,缺失体现中国帝陵的现代模拟展示规划与空间文化格局的临空体验项目。“奉天古城”规划方面缺失体现中国汉文化的两元文化(空间秩序文化——堪舆,人间之汉文化——周礼秩序)的展示体验。总之,“盛唐气象”没有展示显现出来。2.规划目标应是丝绸之路带上展示中国盛唐帝陵文化的模式型目的景区;规划应有别于秦陵展示的博物馆,汉陵展示的考古馆,要展示唐陵寝空间制度区——管理区——祭祀制度体现区“三元”构成。3.节点的形制意向规划有点粗糙。如兴国寺的正殿规划为“九间”,塔为七级浮屠等都有待考证;城隍庙的规格等级等都要与奉天城衙的级别规模相吻合,该规划中文庙大成殿的规制过高。4.“大唐小镇”规划要与市场论证结合起来,确定项目。5.“大唐小镇”基础设施规划(水、电、路、污水处理)不到位,仅为意向策划性的。
  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司长张坚钟在发言中谈到,发展旅游业必须跟文化融合,没有文化的旅游是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从旅游业发展至今天,特别是国务院确定进一步发展旅游业以来,我们更着重的是如何破解发展瓶颈的问题。从自主产业方面来说,旅游业本身就是为发展而发展的,根据目前规划文本的情况来看,作为自主产业评价的一个指标,应该说是没有问题。但在规划通过后的实施过程中,要考虑的是如何使人们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包括一些旅游服务设施、旅游元素和设计等,以提升游客满意度;并将旅游市场从政府主导向市场化运作过渡。政府作为乾陵大景区旅游发展的中坚,要明确责任和义务,使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并通过社会机构使其得以完成。建议把乾陵景区的规划建设,更多地融入到国家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中去。借助近几年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推动力度越来越大的有利形势,通过国家,包括国家旅游局、国家文化部跟国家文物局等部门的相应配套措施,促进景区规划的进一步完善和实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张沛教授在发言中指出,《规划》文本中旅游的味道不是很浓。主要是旅游规划按照旅游规划通则,在总规层面或者在修规层面,按套路来说,它的内容、框架都有,但里面整个的分析深度存在很大不足,里面内容的分析基本都是蜻蜓点水似的。无论是重要节点规划还是景区总体规划,都不应该只停留在意向层面,平剖图、定位图等都是必须要有的。对此,他提出以下修改建议:一、内容框架不太规范,内容的逻辑顺序有点乱。就说明书而言,一般是“空间布局”在“重点项目”之后,而这个本子却把产品的线路组合到一块,紧跟着空间布局,这种做法有违常规。此外,作为一个以文物为主体的旅游项目开发,一般会把文物保护规划及生态保护规划的分量加重并位置提前,放在市场营销的前面,而这个旅游规划则恰好相反。二、资源评价不准确。很多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可能有不同单定的组合,这就要求进行单定的组合评价;另外对一些潜在的旅游资源也要进行评价,如整个的生态背景、整个大的风水格局,诸如此类等等,对于这些一定要进行组合评价。要从传统的资源评价模式走向组合评价和潜在的综合评价。三、整个的分析都有避重就轻之嫌。如说明书的第36页,所有的分析里面特别是对现状问题的分析都有些偏简单,没有锁定旅游六要素来进行实质性分析,也没有产品说明。四、游客规模预测虚高。陕西旅游实际上最重要的两个景区——华山、兵马俑,它们目前的游客规模相对比较稳定。华山景区游客翻一番基本用了十年时间,目前也才基本稳定到210万左右;兵马俑近几年基本在300到330万左右。但乾陵旅游规划中就给出了两个数据,一个是434万,一个是344万,都超过了330万,与同类景区相比这个数据有点偏高,但它却直接影响到整个的旅游服务设施体系的配制。五、过于强调硬件设施建设,产品规划相对偏弱,没有考虑市场需求,有些自说自话,产品规划一定要强化区域性的精华分析。六、用地规划方面有所缺失。最后所有的东西都要落地,都要寻找用地的指标,如果没有指标的话,这事可能就不太好办了,就会比较麻烦。七、投资匡算深度不够,不规范。目前只有静态评价,而无动态评价分析。八、关于图纸的内容方面,核心图纸的深度和图里面的要素表达不够,不全,有缺项,工程规划没有。
  (张沛教授)个人觉得,乾陵是带有一定目的地性质的辐射性旅游景区。因此,定位就要考虑到整个的服务设施和配套。依个人理解来看,很多住宿配制的规模和等级,不是很有必要。
  西安市社科院李骊明研究员在发言中指出,整个方案从大的战略上来说,表述或者说关系的把握还都是恰当的。值得肯定的大的定位有:战略方面,实行保护第一,古法延续,双核两区,陵城共赢,三项产品,三分市场,四位一体,策略各异,和谐发展,社区受益;空间结构方面,采取圈层保护,组团点缀,一环双心,两区四片。这些大的定位都比较合理,框架很好,但里面内容却有些支撑不起来。存在问题有:1.大话题做小事,规划中关于大唐气势、风水格局、文化交流等方面表现不够。2.电瓶车游线太主观,现代散客自驾游已成为主流趋势,不会受此约束。电瓶车项目有无必要性和可行性,有待进一步考虑后再决定。3.乾陵夜景无必要,该项目虽是一个创新,但很少有人愿意夜游陵墓,且乾陵陵区尺度太大。4.牡丹系列,如果用来榨油有点剑走偏锋,而牡丹花的唐文化内涵并未得到重视和演绎。在唐代人们不仅把牡丹作为衣服上的装饰,甚至头饰也都有牡丹,该项目应尽可能的通过它来表现一种唐代文化精神,可以把它作为一种盛唐气象的象征。5.奉天古城,要思考如何借助奉天古城的风水格局表现一种帝王气势,达到以陵提城的效果,使古镇风貌、城隍文化景观得以再现。另外,古镇饮食文化应做成大品牌,借此提升古镇、陵邑的建设。6.公主、太子墓壁画馆应在原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好的表现墓室壁画。7.马球项目,成本高且无人会打马球,此事无法恢复。马和骆驼之骑行倒有可能。8.女性专题游太单薄,可考虑养生、烹调、印染、陶吧等。9.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应加强。10.现代墓园建设可以赚钱,但是要放在旅游规划里。整个规划应继续深挖其文化内涵,许多细节本来可以很生动的,但需要进一步的推进与提升,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秦建明研究员在发言中谈到,乾陵景区规模巨大,内涵复杂,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所在,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关注者多,对这样的区域进行规划,肯定具有相当的难度。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也是几经反复,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才完成这一规划。这个规划做得比较好的一点是乾陵规划的范围。这个规划,具有很好的眼力,特别是将奉天城列入规划范围,是一大进步,这也符合历史。景区范围控制东达福银高速,则避免了以后沿路出现的现代建筑破坏与遮挡景区的后患,这是很精彩的一笔。西侧控制到漠谷河,为以后发展水上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唯有北侧,尚余不多即可达到沟边,应当将这一区域也纳入规划之中。乾陵三面都有巨大的天然沟壑,基本可以断定,古人在宏观上是以这些天然沟壑作为陵域的。在这一点上,要汲取秦始皇陵等地的规划教训,因为一开始规划过小,等周围已经被开发后,再扩大或者调整规划区,将带来无限麻烦。
  规划中,将奉天古城也做到规划里面,作为乾陵规划的一个整体来看待,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以前都是乾陵就是乾陵,乾县就是乾县,但实质上,它们都是中国唐代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对它进行规划,也放到景区里面我觉得非常重要,使乾陵帝陵文化更加完美,能在这里面感受到乾陵的历史文化魅力。但在旅游资源方面,却没有将乾陵地区特殊的地形地貌列入主要资源,只注重文物,这其实也是一大资源,正因为长期不重视这一资源保护,当年才会出现许多人和单位在其地大规模取土改变地形。乾陵的特殊环境,是古代的风水,也是一种中国古代传统的建筑环境科学。地形地貌是其它旅游资源的依附体,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对旅游者造成不同感受,在旅游中也有很大的卖点,如果作为景区规划者都认识不到这一点,那就比较严重了。
  另外,乾陵的看点除了历史文物、历史故事和历史事件外,它的地形地貌也是非常有看点的。乾陵的一些特殊视点,应当给予保护并利用。如东侧观望睡美人的视点,南侧观看乾陵神道门阙与全景的最佳视点,都没有选择与进行景观设计。在决定了这些观景点之后,还要对视觉通道进行规划与设计。其中这两点,是非常重要也是必须完成的。
  值得欣慰的是,此规划对文物的认识较前有了提高。
  文本中突出了扫墓文化,其中含有将在乾陵建筑现代墓园之意。借古人之风水环境,建设现代墓园,现实中也有教训。即汉文帝霸陵陵园,因为当地对该陵陵区保护控制不力,在陵园近旁山坡出现一大型现代墓园,严重影响景观。乾陵景区如果想发展这种墓园经济,最好在漠谷河西的相邻区域开发。
  总之,此次规划对于乾陵文化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在注重保护文物与环境景观的前提下,对陵区进行了适度开发。定位突出唐代帝陵文化与唐文化是正确的,把握住了重要核心。乾陵的地下遗产并没有全部搞清,目前所知,并非乾陵的全部,因此在规划中,留有一定的余地是必要的。
  建设大唐小镇,其建筑规模也得到控制。另外规划中关于建立数字乾陵与石刻艺术馆,牡丹产业文化等,都具有很好的创意。规划中也照顾到当地民生,使当地人在乾陵旅游发展中得到一定的利益分配,这也是规划能很好实施的关键。其旅游营销等方案,也比较合适。
  规划文本中还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如朱泚的名字写错,“西安周边帝陵表”说阳陵等已经发掘,比较含糊。这说明进行历史遗产规划,还需要对历史和历史遗产进行更多的了解,才能不出现错误。对于景区大规模取土等,景区其他建筑的色彩、高度、污染等的限制,没有写进规划。李谨行墓南侧与东侧大规模取土,造成的景区地貌的破坏是严重的,不将这些限制写进规划,那么,将会出现更多的问题。这些都应当进行补充。
  此外,梁山宫遗址处于规划区内,应当将其作为资源纳入,改为遗址公园保护。唐陵文化旅游资源发掘有待不断提高,要再深入发掘,创造新景。希望在规划设计中也表现一下下宫遗址。我基本同意本规划的内容。建议对规划内容进一步吸取有关方面意见,特别是文物文化方面的意见,深挖文化内涵,完善后再进行实施。
  陕西省旅游局规划处副处长杨倩在发言中指出:一、该规划范围不明。作为一个景区规划,应该有一个比较详细的标注地理区位(包括它的经纬度或者明显的地域等),这个规划范围不是特别详细。二、现代墓园建设列入景区发展目标里面,定位不是很合适。因为乾陵体现的是唐文化,它是陕西唐文化的一个代表性景区,既然是一个大的旅游景区规划,在景区的规划里面把一个墓园或者说一个发展意向作为规划的一个发展目标定位是有偏差的,即便一定要列进去,也不应该在发展目标里头。三、关于产品规划方面。1.要考虑现有产品和规划产品之间的关系,以及规划中谈到的乾州博物馆与现有乾陵博物馆的关系。现有博物馆正好在旅游线路上,而且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很能彰显现在这个乾陵的文化,与其新建不如将原有博物馆进行修葺完善,把它做的更好。2.要考虑如何解决乾陵产品边缘化的问题。陕西省最初定的八大旅游主区,乾陵是其中之一,虽然它目前的道路通达状况比原来好了很多,但为什么乾陵在不断地弱化已基本处在整个西线旅游的边缘化的阶段,这是这个规划编制里面要研究和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要考虑如何把乾陵景区做大做强,做到真正是咸阳乃至陕西省最知名的一个景点。然后再考虑如何把这些产品结合起来,形成复合型产品,具有自己特有的民俗体验,比如说乾州食府,就是乾州的饮食特征。3.要考虑旅游产品区域性的问题。因为乾陵(乾县)这一块是关中环线和高速整个的交通节点,乃至于到宁夏、到甘肃这块的旅游产品怎么去辐射。包括国际旅游市场,针对国际旅游市场开发的产品,怎么样来吸引国际旅游市场的产品?四、关于旅游项目,应该把它们归类叙述。目前的所有项目基本上都没有一个具体的定位,包括项目建设的具体位置,甚至连大致位置也没有,一旦进入实施阶段操作难度极大。五、关于营销方面,前面对市场分析做了一个详细的市场分析图,那么,针对不同的市场采取什么样的营销方式也应该补充进来。规划中只有营销方式而无对应市场。
  最后谈几点建议:一、文本图片要进一步补充完善和规范,规范的图片应该是有经纬度、比例尺的。二、法规依据方面,应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补充进去。规划依据里提到的一些机遇,比如西咸一体化,关一天经济区、西部大开发等都应该补充进去,这是国家的一个大的发展方向。最后,作为一个规划性的文件,里面的提法应该是比较确切的,通过规划现场来确定实施的方向和目标,而不是用一些建议类不慎确切的文词。
  陕西师范大学马耀峰教授在补充发言中指出,乾陵的发展,第一要解决好深度问题。它既涉及到文物保护,又涉及到当地的旅游发展诉求;此外,还要考虑到它是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节点的目标诉求,要考虑怎么样来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面对新时期,陵墓性的资源不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如何来破解这一瓶颈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讲,应想办法再深化,包括做的项目都应再深化。第二是高度问题。目前,陕西省的陵墓资源都过度地强化了陵墓,而弱化了陵墓里面的人。具体来说,对武则天、李治、乾陵这三个关键词来说,可能武则天的知名度是高于乾陵的,所以在旅游宣传及景区开发方面侧重点应进行适度调整。这也是陕西在陵墓型旅游发展利用中存在的一个重要的瓶颈问题。对于乾陵,要把它作为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来考虑,要把它建设成一个彰显华夏唐文化的历史文化基地。从这个方面来考虑的话,做这个规划可能更多的是要考虑从依托帝陵去做帝王规划,通过帝王去衍生一些唐文化,这个可能是我们这个项目一个重要的发展思路。我觉得这里面应该是唐文化的一个延伸,具体来说就是武则天文化,武则天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正因为她有争议,正是乾陵的看点所在。武则天的魅力可能是乾陵的文化面貌,可以考虑规划一下。第三是关于物化的问题。整个规划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项目涉及的相对要弱一些,而非物质的文化项目,又确实是乾陵(乾县)的特色所在,因此,在项目设计上应给予更多的重视,这里面做的一些与弘扬和彰显唐文化,特别是唐帝王文化没有关的一些事,建议不要去做。有些事可以做,可以说,有些事可做但不一定要在这个规划中说,因为这和世界文化遗产单位这个定位是不相邻的,是和唐的历史文化这个拓展和深化不相邻的。
  现在从一个大的景区最后延伸到一个城市的项目非常多。由于景区的发展带动区域的发展,然后形成了一个部分城市,形成一个聚集区,这里面可能要更多的考虑给它一些文化性的项目,比如像旅游文化业、遗产旅游业,包括旅游演艺业等都可以考虑;比如“大唐小镇”项目,如果把它搞成一个和大唐芙蓉园一样的东西,那它的吸引力有多大?从地产的角度上去搞一个胡人街,西安的唐文化已经有很多项目了,但没有胡人街,那么这个项目是不是就做活了?《仕女图》实际上就是乾陵的遗产,如果把这些图片从静态变成动态,使得仕女图可以完全再现,那么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卖点。此外,乾陵除了从地面上看,从空中看也可以感悟到更大的震撼力,但乾陵缺少这么一个大的项目设计,这个包括采用亭、阁、塔都可以。
  与会专家评委经过认真讨论后,原则通过该发展规划,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陕西省旅游局规划发展处处长郭明历在评审总结中指出:这个规划虽然原则上通过了,但下一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专家组对规划进行了评审,提出了很多非常重要的、中肯的、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规划文本的修改,乃至将来乾陵景区的发展都具有非常强、非常高的建设性意义,希望规划编制单位,认真吸收评委们的意见和建议,对文本内容做进一步修改。最后提几点建议:一、关于法规依据方面,有两个重要文件是必须要列入进去的,一个是《陕西省旅游管理条例》,一个是2009年陕西省政府做的《关于进一步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这是陕西旅游业未来5到10年发展的两个纲领性的文件,是一切规划和其他旅游行为的准则,是必须要依据的东西。二、关于乾陵文化内涵揭示的问题。尽管从发展状况和收入来看,乾陵跟全省其他景区相比情况不是很好,但并不能说明乾陵本身的旅游价值有削弱或者是有不足;正相反,乾陵在整个陕西72帝王陵中是首届一指的有旅游观光价值的景区。它可能跟北京十三陵、跟西安兵马俑有不一样的地方。乾陵景区从自身文化的角度来讲,可能是一个更抽象的东西,不是一个具象的东西,如果把它的文化能够从抽象转为具象,能够把乾陵的文化通过规划、通过项目来展示出来,这对整个陕西下一步帝王陵墓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但从目前编制的规划当中看不到这些东西。按照现在这个文本做的话,要真正把它打造成国际一流的旅游景区可能难度还是非常大的。三、关于客源市场及数据预测的问题。目前文本中客源的预测做的还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细化。另外,数据预测方面,如果可以真正将乾陵定位在“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性旅游景区”的话,它的旅游增长速度最好不应该低于全省的增长速度,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否则也不能在这个层面上下更大的功夫来做这个事情,但如果没有大的项目作为支撑,没有对乾陵文化内涵进行一个真正的能吸引人的揭示,那就比较困难了。关于乾陵客源市场的组成,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规划是以现在的客源市场组成来预测乾陵的发展;还是以乾陵本身的资源品位,预测它可能吸引到哪个市场的客人?出发点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对整个乾陵景区发展的不同判断。如果将乾陵景区定位成一个国际化的大旅游景区,在项目上也可能要再做一些其他方面的调整和跟进,而且里头有很多具体的描述性的东西可以再做一些工作,有些可能在引述的时候,无论是从数字上还是语言描述上还有不够确切的地方。四、关于墓园建设,个人觉得,以乾陵景区的品位来讲,自身只要做的好,就足可以做成世界级的大旅游景区;而墓园旅游,我觉得它跟乾陵景区是不搭配的。
  咸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唐利如在总结时强调:关于乾陵大景区旅游发展规划,最重要的是要把定位搞清楚,再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来做规划。仅靠奉天古城和大唐小镇来说明这就是乾陵大景区的旅游发展规划是不够的,规划中唐文化的表现和再现也是不够的。作为一个乾陵的规划中却没有看到关于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事情。规划文本通过评审,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
  最后,编制单位代表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胡洁,对各位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表示了衷心的感谢。胡洁所长表示,他们将认真学习、消化各位专家的修改意见,并向各位专家请教,认真地完成这个文本,争取提交一个完美的成果。
  乾县人民政府县长任杰代表规划委托方发言:各位专家在对乾陵大景区旅游发展规划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和评价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张司长提到的要把乾陵的旅游文化和地理文化进行深度的挖掘,融入到国家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这个意见非常重要,我们下一步将在这方面加大力度,做好工作。他表示,历史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和魅力所在,是提升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充分的挖掘历史遗存,利用好文化遗产,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乾陵是一座两朝帝王陵墓,我们乾县县委、县政府从发展机遇、资源的禀赋、产业的基础、区位的条件等方面考虑,提出在完整有效保护乾陵文化本体、空间格局和历史环境风貌的基础上,将乾陵景区建设成为中国盛唐文化和帝陵文化的核心展示区,制定一个全面的、科学的旅游规划,明确乾县旅游业发展的中短期目标,工作重点,开发项目,开发持续空间布局及发展旅游业的具体保障措施,成为新的基础工作和紧迫任务。本次会议上通过的《乾陵大景区旅游发展规划》,是对旅游规划新的探索,既有发展规划的内容,又有控制性规划的要求,既有总体规划的性质,部分内容又有详细规划的特点,规划立足于当前,着眼于长远,规划了乾陵大景区旅游发展的广阔前景,展示了乾陵旅游的丰富内涵,凸现了乾县旅游的亮丽特色,是未来一段时期指导乾县旅游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随着这一规划的完善,乾县的旅游业将会掀开一个新的发展篇章。
  (根据评审会现场录音整理,未经专家审阅)
  附:
  《乾陵大景区旅游发展规划评审意见》
  2011年7月22日,由陕西省旅游局郭明历处长主持,在西安唐华宾馆召开了《乾陵大景区旅游发展规划》评审会,会议邀请国家旅游局张坚钟司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市社科院、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陕西省旅游局的专家领导组成评审会,咸阳市委、市政府与乾县的相关领导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60多人参加了会议,项目承担单位: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向大会做了简要汇报,经评委会认真讨论,形成以下评审意见:
  发展规划的原则指导思想较为明确,发展思路具有一定可行性,空间结构——组织,具有一定科学性。内容体系较为完整、较为规范,陵城结合四位一体的思路基本可行,重视了资源保护、旅游发展与文化传承的结合。评委会原则通过该发展规划,建议从如下方面进行修改:
  一、发展规划应更加重视唐文化的彰显与传承,设计相应的体验、互动、游乐、演艺等实体项目,并重视可操作性。
  二、发展目标应突出强化彰显华夏大唐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旅游项目以此目标进行策划设计。
  三、墓园规划设计项目要进一步分析斟酌,科学抉择,进一步凝聚亮点打造卖点,注意从培育旅游文化业、遗产旅游业等产业角度策划项目。
  四、奉天古城镇应列为专题,并应深化到重点项目文化策划的深度。结合城市总规进行特色古镇的风貌再现建设。
  五、电瓶车游线项目设计,应进一步举证其可行性。
  六、建议增强唐代帝王文化分量,深入挖掘、精心设计,并对重要视点进行控制设计。
  与会专家的其他意见,望在规划、修改、完善、定稿时也一并考虑。
  评委会(专家签名略)
  2011年7月22日

乾陵文化研究(六)/樊英峰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