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中宗定陵 > 定陵陪葬墓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节愍太子李重俊及其墓葬发掘情况

刘向阳


  李重俊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三个儿子。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封为义兴郡王,长安中授卫尉员外少卿。神龙元年(705)封卫王,拜洛州牧,赐实封千户,寻迁左卫大将军,遥领扬州大都督。神龙二年七月五日(706年8月17日)立为皇太子。重俊性虽明果,然未得贤师凋护。时秘书监杨耿、太常卿武祟训(尚中宗女安乐公主)并为太子宾客,皆以太子年少,惟以蹴鞠猥戏取狎于重俊,以致重俊举事多不明法。参预朝政的中宗韦皇后,信用武三思(武崇训之父)左右朝政;一心想做武则天第二的安乐公主,要李显废黜不是韦皇后所生的太子李重俊,由她自己当皇太女,并常呼之为“奴”。不堪韦武集团欺凌的李重俊,于神龙三年七月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右羽林将军李思冲、李承况、独孤祎之、沙吒忠义等率右羽林军三百余人发动宫廷政变,杀死武三思、武崇训父子,又攻入宫中,欲杀韦后和安乐公主。因众寡悬殊,兵败被杀。睿宗李旦即位后,于唐隆元年(即景云元年,710年)为其昭雪,六月二十五日(公历7月26日)追赠“皇太子”,谥曰“节愍”,陪葬定陵。
  李重俊墓位于今陕西富平县宫里乡南陵村西北,是距定陵最近、封土堆最大的一座陪葬墓。1995年3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该墓进行了发掘清理。现存墓冢封土呈覆斗形,高约26米,陵园东西长120米,南北宽150米,设门阙、角楼。墓前立石狮、石人等。地下部分全长54米,深10.3米,由长斜坡墓道、4个天井、3个过洞、4个壁龛(便房)、甬道和前后墓室等部分组成。甬道和墓室全部砖砌。壁龛内出土了大量的三彩器物和粉彩俑、彩绘武士立俑、陶器及体现太子身份的玉质哀册。
  墓道至墓室原绘满壁画,墓道两侧除传统的持戟仪仗、马球图外,还首次发现有长达10余米的山水奇石树木长卷。甬道券顶由外向内画满仙鹤、凤凰、孔雀等瑞禽,它们皆作展翅欲飞状,其间填以祥云。在过洞及甬道的两壁绘有东宫府吏、内官、侍从等人物画,工笔重彩,神态各异。李重俊墓壁画是继乾陵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以来壁画保存最好、最精彩的墓葬。 

唐代帝王陵墓/刘向阳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