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太宗昭陵 > 昭陵陵墓与陵园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昭陵十四国酋长圆雕石刻像之六-吐蕃赞府(普)松赞干布

刘向阳


  7世纪时,吐蕃在青藏高原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国家。松赞干布(617~650)是吐蕃(今藏族)赞普(吐蕃对君主的称呼)朗日论赞(或称论赞弄囊)的独生子,是与唐太宗同时期的我国历史上另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从小受过严格的教育,擅长骑射,善于吟诗,是一个文武全才的王子。620年,朗日论赞完成了土蕃各部的统一。629年,论赞中毒身亡,吐蕃王族内部发生叛乱。年仅13岁的松赞干布依靠中小贵族和自由民的拥护,组织了军队,在632年平息了叛乱,恢复并巩固了吐蕃王朝的统一,定都逻些城(今西藏拉萨市),制定了法律,创造了文字,建立了官制和兵制,逐步建成了吐蕃奴隶制政权。
  贞观八年(634),松赞干布派使者到长安,和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他听说吐谷浑的慕容诺曷钵、突厥的答布可汗阿史那社尔都娶了大唐公主为妻,就两次派使者到长安求婚。贞观十五年(641)正月,唐太宗派位尊望隆的族弟江夏王李道宗送宗室女文成公主入吐蕃成亲。松赞干布亲率大队人马到柏海(今青海扎陵湖)迎接,在都城逻些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他穿着汉族服装,恭恭敬敬地向李道宗行子婿大礼。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丰盛华贵的嫁妆,除各种珍宝、丝绸、器皿外,还有经、史及有关历法、种植、医药、工艺的书籍和粮食、蔬菜种子、生产工具,并带去了善于纺织、刺绣的宫女和一些能工巧匠。唐朝的先进文化和礼仪服饰使松赞干布十分倾慕,他特地在逻些城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唐式宫殿,同时派贵族子弟到长安求学,并聘请唐朝文人到吐蕃掌管文书。后来,他又请求唐朝发给蚕种,派会酿酒、琢碾、装礳、造纸、制墨的工匠往吐蕃传授技术。
  松赞干布一生没有到过长安,但自从和亲后,随着汉藏两族文化、经济的融合与交流,吐蕃和唐朝的关系日见亲近。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唐太宗病逝,高宗李治即位,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督,授西海郡王。松赞干布进献金银珠宝15种,请放置在太宗灵前,以表哀思。永徽元年(650)五月,年仅34岁的松赞干布去世,高宗李治特地在长安为他设置灵堂致哀,并派右武侯将军鲜于臣济持节去逻些城吊祭,参加送葬仪式;又命人雕刻了松赞干布的石像,列置在昭陵祭坛内,以褒彰他缔结汉藏两族人民友好团结关系的功绩和对汉藏两族经济文化融合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唐代帝王陵墓/刘向阳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9

唐代帝王陵墓/刘向阳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