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高祖献陵 > 唐高祖李渊

  

唐王朝的创立者—李渊

刘向阳


  唐高祖李渊(566~635),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一说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南)人;一说巨鹿郡(约今河北晋县西)人。十六国时西凉太祖武昭王李暠之后。祖父李虎,曾助北周伐西魏有功,为后魏左仆射,封陇西郡公,死后追封唐国公。父亲李昞为北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袭封唐国公。母独孤氏与隋文帝独孤皇后是姊妹。李渊,字叔德,唐王朝的创建者,北周武帝宇文邕天和元年(566)生于长安,7岁袭封唐国公。及长,倜傥豁达,宽仁容众。后仕官北周、隋两朝。先后任谯(今安徽毫县)、陇(今陕西陇县)、岐(今陕西风翔)三州刺史。在岐州时,有位算命先生曾为李渊看相,说他“骨法非常,必为人主”,自此,李渊自负异常。大业初,为荥阳(今河南郑州市)、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大业十一年(615)任山西、河东抚慰大使,镇压过毋端儿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次年迁右骁卫将军,后任太原留守。大业十三年四月,隋朝在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即将土崩瓦解。李渊在次子李世民和隋晋阳(约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令刘文静的劝说下在太原起兵反隋,率兵3万西进关中。沿途招降农民起义军和地主武装势力,及至长安附近,已拥兵20万。十一月攻克长安,李渊与百姓约法12条,废除隋朝的苛法暴政,立隋炀帝杨广之嫡长孙、代王杨侑(605~619)为傀儡皇帝,遥尊炀帝为太上皇,改元为义宁,自封使持节都督内外诸军事、大丞相,进封唐王,总揽朝政。义宁二年(618)三月,李渊闻知隋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弑杀隋太上皇于江都宫,遂逼杨侑禅让。五月恭帝禅位,李渊即帝位于太极殿,改国号为唐,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改元武德。立世子李建成为皇太子。李渊在位期间,封宗室,赏赐群臣,诏免天下同宗人无官者徭役;废除隋大业律令,颁布新律;废郡设州,定官制,依周、隋旧制,每州置大中正一人,品量人物等第,作为政府选拔官吏的依据;收括天下户口,定均田租庸调法等。
  李渊平庸,溺爱酒色。即位初,忌杀功臣刘文静,宠信佞人裴寂。时突厥强盛,屡犯唐朔(今山西朔县)、并(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阳城)、原(今宁夏固原)等州,李渊畏之,准备迁都。武德七年(624)令中书侍郎宇文士及至樊(今属湖北)、邓(今属河南),行视可居之地,因李世民谏阻,乃止。李渊又猜忌李世民,“每有寇盗,辄命世民讨之,事平之后,猜嫌益甚”。武德九年六月庚申(初四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以皇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同谋害己,率兵诛之。李渊遂立世民为皇太子,诏:“军团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同年八月癸亥(初八日,公历9月3日),李渊传位于皇太子,自称太上皇,在位9年(618~626)。后徙居弘义宫,并改名为太安宫。及至贞观九年(635)五月,李渊患风疾,下诏“既殡之后,皇帝宜于别所视军国大事。其服轻重,悉从汉制,以日易月。陵园制度,务从俭约。”(《旧唐书·高祖本纪》卷1)。庚子日(初六日,635年6月25日),崩于京都长安城太安宫之垂拱前殿,终年70岁。群臣上谥号曰“太武皇帝”,庙号“高祖”。十月庚寅(二十七日,635年12月12日)。葬于京兆三原县(今陕西三原县),曰献陵。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八月,改上尊号曰“神尧皇帝”。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二月,再上尊号曰“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唐代帝王陵墓/刘向阳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9

唐代帝王陵墓/刘向阳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