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高宗乾陵 > 乾陵百谜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无字碑巨石从何而来

惠焕章,吴俏


  乾陵“无字碑”位于内城朱雀门阙楼遗址南边,司马道东侧,与西边的“述圣纪碑”相对应。无字碑高大雄浑,无与伦比,巍峨壮观。
  历史上帝王陵墓前立“无字碑”者,以唐乾陵为最早。乾陵“无字碑”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成,通高7.53米,宽2.1米,厚1.649米,总重量约98.8吨。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碑首刻有八条缠绕生动有力的螭龙,左右两侧各4条。螭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好高。螭首做为装饰,常见于古代青铜彝器、碑额、屋脊、殿柱及印章上。碑身两侧各刻有冉冉腾飞的“升龙图”,高4.12米,宽1.19米,龙爪锋劲尖利,身躯矫健扭动,腾云驾雾,充满活力,这是迄今为止见到的最大的升龙图像。砍座阳面正中线刻《狮子图》,长2.14米,宽0.66米。图中雄狮昂首怒目,威武强健,而马却屈蹄俯首,安然就食。整个“无字碑”浑然一体,雕刻精美,不愧为中国历代群碑中的巨制。
  这一大型石雕会是从哪里来的呢?乾县志曾有记载说:无字碑等大型石雕是于阗国从万里之外向大唐进贡来的,进贡之初就不曾刻字等等。明代诗人王尚炯为此写了一首词,云:
  无字碑,
  谁立竖?
  李兮唐,
  周兮武,
  千秋冤结一抔土,
  唐家余子不足数,
  于阗此意晦终古。
  撇开词意不谈,很显然,诗人也认为无字碑是从于阗国来的。
  于阗古国,在今新疆和田县境内,距乾陵万里之遥。无字碑重达百吨,在交通运输工具还很落后的唐代,把如此巨大的一块石头从万里之外运来,可能吗?更何况,这仅仅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已,并非什么宝物。若说是和田美玉,或许还有可能。也许正因为和田盛产美玉,人们才有此推想吧,因此,我们不妨把这当做诗人对无字碑的一种誉称来看待,则更接近真实一些。
  无字碑巨雕若不是从于阗国来的,那又会是从哪里来的呢?
  1958年修建乾陵西侧的乾陵水库时,民工从谷底挖出两具翁仲石坯。一缺左耳,一缺右臂,均未完工。通过勘察分析,考古工作者认为:如今乾陵西侧的青石山头,就是当年石雕取材的石料场。当年在修建乾陵时,凿好刻成的石雕从北向南,顺坡滚下,一直到原定位置。那些缺胳膊少腿,再也难以成型的废品则向西推入谷底再用黄土掩埋。虽然这是现代人的推测分析,未见文字记载,但有理有据,有人曾就石雕上的石质和山顶上的石质做过化验,结果发现,两者的成份完全一致。这就表明,乾陵石雕是就地取材的。无字碑巨石也应该来源于此吧。 

武则天百谜/惠焕章,吴俏编著.—西安:西安出版社,2002.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