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秦俑学研究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俑艺术笔谈 秦尚水德与秦俑颜色

张文立


  秦始皇翦灭六国后,“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这里涉及到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迷信思想问题。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有个阴阳五行学说。到了战国(前475——前221年)有一位叫邹衍的人,创立了“五德终始”学说,把天事与人事结合起来。即把天神化,把神化了的天同人类世界联系了起来,把历史的演变机械地认为是天的安排,即天意。变这种历史的演变具体是王朝的兴替。他们认为王朝的兴替是按水、火、木、金、土这五德依次替换的。五德也叫五行(读xing),这五行在方位及颜色的代表内容如下:
  五行:水、火、木、金、土;方位:北、南、东、西、中;颜色:黑、红、青、白、黄。五行相生,就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周而复始。五行相胜(就是一个胜过一个),就是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水又胜火,周而复始,每个朝代代表一行,如,周为火德,颜色尚红,以南方为上。秦始皇帝以为,秦得火德,水胜火,所以秦人代周而有天下。既是水德,颜色便尚(尚同上)黑,以北方为上。
  所谓尚黑,即以黑色为尊贵,以黑色为上色。它不是象“文革”中搞红海洋一样,在全国搞得黑糊糊一片。其他颜色一样要用的。秦咸阳宫殿壁画,就是五颜六色,秦陵的宫殿中也是白粉墙面。秦俑的颜色也不是一片黑,而是有各种颜色的。只是由于两千年的压力和地下湿,发掘以后,颜色大都脱落。从有些俑身上的遗存资料看,俑的面部及手是粉红的,服饰及靴履有黑、粉蓝、中黄、桔黄、白、赭、粉紫、枣红等十余种颜色,连陶马也是枣红的,黑鬃、黑尾、白蹄、白牙、赭、粉红色舌、白眼睛、黑眼珠。总的是以冷调色为主,颜色用明胶调合,待俑、马烧成出窑后才平涂上去的。这些设色,是按当时人们及秦代军人中流行色敷设的。这也是秦俑作为写实艺术的秦俑坑内,一定是五光十色,斑烂驳杂,光怪陆离的。现在如果给秦俑再绘上颜色,人们却接受不了。这是因为人们视觉中首先接触的是发掘出来掉了颜色的陶俑,养成了视觉惯性了。
  (原载《陕西工人报》1986年8月1日)
  

秦俑学研究/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