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1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天水放马滩秦简》校读记

王辉


  王辉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研究员
  内容提要 1986年,甘肃省天水市放马滩秦墓M1出土竹简461支,内容为甲、乙两种《日书》,一种关于墓主事迹带有志怪性质的故事;另有木板地图4块7幅。2009年8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著的《天水放马滩秦简》完整刊布了这批资料的图版、释文,但图版欠清晰,释文较粗疏。如《日书》乙简144“毋毐之方……稚子之恶□祀毐殹”,“毐”为“毒”之误释;木板地图七注记释文“大柴枞”,“大柴”从图版看,应是“泰”字;《日书》乙简56—65下栏文字讲一年中十二个月各月昼夜长短,编者原拟标题《昼夜长短》,但对照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的相同内容,实应标题为《岁》。本文分35条指出该书释文错误若干则(很多条不止一则),标题错误8条,这对正确理解和深入研究这批资料,是有重大意义的。
  关键词 天水放马滩 秦简 木板地图 释文 标题 校读
  198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天水市东南的北道区党川乡放马滩发掘战国晚期秦汉墓葬14座,其中M1大型秦墓出土木板地图4块,实有地图7幅,除一幅未绘成者外,完整的6幅上皆绘有山脉、水系、沟谿、关隘,且有文字注记。出土竹简461支,内容为甲、乙两种《日书》,以及7支关于墓主事迹,带有志怪性质的故事,或称《墓主记》。放马滩木板地图是已发现的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实用地图”,为研究我国先秦地图学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两种内容的《日书》抄写年代略早于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1974年发现的两种《日书》,是研究秦国思想、文化、民俗不可多得的材料。《墓主记》是我国最早的志怪故事,对研究中国文学史有重大意义。《文物》1989年第2期发表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市北道区文化馆简报《甘肃天水放马滩战国秦汉墓群的发掘》、何双全先生的论文《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地图初探》、《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对木板地图和《日书》、《墓主记》有综合介绍与最早的研究。1989年12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秦汉简牍论文集》发表何双全先生《天水放马滩秦简甲种<日书>考述》,首次完整公布了甲种《日书》的完整释文。此后,学术界对木板地图、甲种《日书》、《墓主记》有很多研究。但字数最多的乙种《日书》则始终未公布完整的图版、释文,影响了对这批简牍的深入研究。2009年8月,学术界企盼已久的《天水放马滩秦简》终于由中华书局出版了。该书收入了放马滩秦简的完整图版、释文,也吸收了一些先前的研究成果,书出之前。中华书局又约请相关专家对部分释文会审,提出修改意见。总体上看,该书无论是释文,还是篇题确定、内容分析,都比先前有了极大的改进。对此,研究秦文字、秦史、秦文化的学者,理应表示感谢。但是,这批竹简曾长期浸泡在墓内积水中,质地松软,纤维分裂,出土后又经清洗,因而文字除《日书》甲种外,多有模糊不清处;竹简内容多无标题,现有标题是整理者拟加的;简文抄写者对内容多有删减,文字或有讹误。由于这些原因,本书在很多方面仍不无可议之处。笔者近两月细读此书一过,以下就发现的问题略陈管见,向作者和相关学者请教。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1/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陕西出版集团 三秦出版社,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