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俑胡式揭秘
惠焕章,张劲辉,吴俏
从秦兵马俑的装束来看,秦人不仅对头发十分钟爱,对胡须也非常珍重。
古代成年男子都留有胡须,是男人美的象征。秦汉时,一般成年男子都留胡须,只有犯了罪才剃须。
秦俑坑出土的武士俑,除个别的没有发现胡须外,其余的都有胡须,而且式样有很多种。大体可以分为七类。
第一类是双角自然下垂的八字胡。秦俑中留这种胡须的人数最多,但看过之后,没有雷同之感。修得整整齐齐的两撇大八字胡,胡角沿着嘴的双角自然下垂,下巴上缀一点小须,造型美观大方,变化很多,有的浓,有的稀,有的胡子双角或成直角下折,或折度平缓。
第二类是长须型。这种类型的胡子在陶俑中发现4个。其中一个在下巴及双颊部位留一把宽扁长须飘洒胸前,上唇有两撇八字胡,仪态潇洒。另一个面庞窄长,下巴上一缕长须翘起,上唇两撇小八字胡,眉目清秀。还有一个将军俑,下巴上有一把非常浓密的长须,上唇有两撇双角自然下垂的八字胡。面容肃穆,显示了大将风度。
第三类是络腮大胡。脸的双颊及嘴的下巴,连接成一个半圆形的圈腮长须,上唇有两片双角上挑或双角翘卷的大八字胡,须髯开放。
第四类是板状小八字胡。特征是上唇的两撇平八字胡,每一撇都是长方形板状,没有尖锐的胡角。这种胡须大多与窄而短的面庞相配。
第五类是犄角大八字胡。这种胡须的主要特征是:上唇是两撇八字胡,胡的双角不是自然下垂,而是向上翘起,这种胡须在现实生活中不多见,是一种艺术的夸张。
第六类是三滴水式髭须。这种胡须有两种:一种是脸部双颊颧骨下部各有一小片浓髭,下巴上一撮小须,三点呈等腰三角形,构成形状别致的三滴水式髭须;另一种是脸部双颊颧下部各有一个乳头状的髭须,下巴上也有一撮乳头状须,上唇配着两片双角上翘的大八字胡。这种别致的胡须仅在一号坑内发现一个。
第七类是柳叶状小八字胡。特征是上唇的两撇小胡,好像两片柳叶横放在唇上,下巴上缀一点水须。
秦俑的胡须虽不像西方各国雕塑那么写实,带有写意性,但却比较接近现实,通过秦俑的胡须可以看出,秦人追求的不是自然的形态美,胡须都是经过修饰、美化的。
从每一件秦俑的面部和所留胡须形状来看,留有哪一种胡须,都是有意识的,它与年龄、性格和社会风尚都有关系,也影响秦俑的面貌、神态和性格等。
秦始皇百谜/惠焕章,张劲辉,吴俏编著.—西安:西安出版社,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