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铜车马是如何被发现的?位于何地?
王 芸
1978年6、7月间,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冢西侧约20米处钻探。当探铲进入到7米深的地下时,碰到了坚硬物。一个金光闪闪的泡状物随探铲破土而出。根据其形状、花纹,是“金马饰”,专家们立即断定,如果这是马络头上的一个金泡,那么这下面就应该有车马。
经过进一步的勘测更加明确,这是一处大型车马陪葬坑,平面呈“巾”字形,长、宽各55米,总面积3 000多平方米。1980年11月初,考古工作者开始在这个陪葬坑的二区北侧试掘了一个角。一个月之后,当挖到7.8米深的地下时,沉睡了两千多年的两乘“异宝”大型彩绘铜车马终于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它们安卧在秦陵车马坑北侧的一个局部小坑中,此坑东西长7米,南北宽2.3米,坑口距离现代地表7.8米。两千多年前,这两乘铜车马原是放在一个高2米、长6.8米、宽2.1米的一个类似木箱的大木椁中。但由于年代太久,木椁朽烂,上面的土层塌落下去,因此,出土时这两乘车马已破碎成几千块碎片和御官俑一起向北倾倒。考古工作者将其精心提取,后由秦俑博物馆组织专家进行妥善的修复。
秦俑百题/孟剑明主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