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秦始皇陵 > 秦俑百迷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李先念批示原文是什么?

张 涛


  说来也巧,这时恰好在新华社工作的记者蔺安稳从北京回家乡临潼探亲。蔺安稳的太太孙凤云女士正好在临潼县文化馆工作。当蔺安稳得知西杨村村民打井挖出“瓦神爷”后,急忙到县文化馆观看正在修复中的陶俑,并向赵康民进行了采访,还到西杨村打井工地进行现场观察,很快写出了一篇题为《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俑》的重要情况反映。他将此文交给了《人民日报》编辑部。随后编辑部将该文编发在专供中央领导传阅的《情况汇编》上:
  “陕西省临潼骊山脚下的秦始皇陵附近,出土了一批武士陶俑。陶俑体高1.80米,身穿军服,手执武器,是按秦代士兵形象塑造的,像这种同真人一样的立俑,还是第一次发现。
  秦始皇陵周围以前曾出土过陶俑,但都是一些体积不大的跪俑,像这种真人一样的立俑,其珍贵的地方,在于这是一批武士。秦始皇用武力统一中国,而秦代士兵形象,史书上未有记载。……
  秦始皇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是并没有得到妥善保护。生产队随意在陵园掘土挖坑,开荒种地。出土文物中的金属制品,有的竟被当作废铜烂铁毁掉。一些石制、陶质物品被丢来抛去,实在令人心痛和不安。”
  这是关于秦俑发现的第一次内部报道。这篇稿子印发后,立即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党中央领导人毛主席、周总理和朱委员长都看到过这篇文章。这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继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长沙马王堆汉墓后又一重大发现。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对这一罕见的重要文物发现十分重视,认真批示道:
  “庆彤同志并冶秋同志:江青同志很关心此事。建议请文物局与陕西省委一商,迅速采取措施,妥善保护好这一重点文物。先念一九七四年六月三十日”
  随着蔺记者的文章和李先念批示的面世,秦俑由此得到了世人的重视和了解,从此揭开掩盖了2200多年的面纱从地下走了出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以往人们在引用李先念批示时,都略去了前一句话。 

秦俑秦俑百谜/张涛.—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2.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