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参考书架 > 兵马俑真相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俑坑有众多的外来兵器

陈景元


  人们对于“秦始皇兵马俑”的说法,存在着许多重大分歧,但是在整个争论的过程之中,还是有一个共同出发点的。这一个出发点就是:谁都承认这个俑坑,只是在秦朝末年,才被外来人最后焚毁的。当前争论的焦点问题,归结起来就是:有人认为俑坑是建成不久就被人焚毁了,那么俑坑的主人,一定非秦始皇莫属,“吕不韦戈”当然是俑坑的“原配兵器”,而且还是秦始皇的陪葬品;另外,有人认为俑坑是建成相当长时间之后,才被外人焚毁的,那么俑坑的主人,肯定就不是秦始皇,“吕不韦戈”肯定不是俑坑的“原配兵器”,更不可能是秦始皇的陪葬品。
  要弄清“吕不韦戈”的来龙去脉,人们一定要从坑内许多细微的、过去不为人注意的现象入手,去找确凿的材料依据,如果能够证明它们是属于后期的外来之物,而不是当年俑坑建成时的“原配兵器”,那么问题就彻底解决了。“吕不韦戈”出现在俑坑中,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情。不寻常的事情,要用不寻常的眼光,去审视不寻常的现象。经过长时间的寻找,在俑坑里存在着众多怪异的、不配套的、不完整的、不协调的、不寻常的事物,不断地都被人们发现了。人们将这些怪异的事和物串连在一起,就能形成一条坚实的证据“链”,紧紧地锁住秦俑坑的建造年代。
  俑坑有没有怪异的兵器呢?袁仲一先生在《秦俑坑的修建和焚毁》一文中提到:“一号坑发掘过程中,发现一些不正常现象。7过洞39号俑左侧淤泥中出土一铜剑鞘首,里面残存长约0.08米的剑尖一段,但不见剑身。另外,在许多探方中,共出土13件铜剑销头,而未见剑的其他部分。还有,在二号坑的不同位置上,有4件被折断了的铜剑剑头。另外,长兵器中有柄无首、有錞无首的现象很多,有些文物是被人拿走了。”党士学、张仲立两位先生,在《也谈秦俑坑的洗劫和焚毁》中也说,一号坑出土的铁矛,不是俑坑的原配兵器,可能就是洗劫者留下的“罪证”。
  为什么俑坑出土的“铁矛”,会是外来洗劫者留下的兵铅?文章提出了三条确凿的理由:一是,秦俑坑都配备有铭文的实用兵器,没有铁兵,作为秦始皇的陪葬坑,兵器质地应该一致,不应该出现混杂现象;二是,铁矛的形制与俑坑出土的其他铜矛,很不相同,秦墓中从未发现过类似的铁矛;三是,这件铁矛出土的位置怪异,它既不在俑坑地面,也不在坍塌土中,而在陶俑碎裂后的体腔之内,在正常情况下,俑坑原配兵器在自然力的作用下,无论如何也不会掉进残断的俑体内。秦俑馆考古学家得出结论说:这一件铁矛来自俑坑之外,是一种外来的“入侵物”。
  俑坑还有其他众多的怪异现象,如:一号坑内一个车轮,不在俑坑底部,反而是在高于坑底很多的二层台之上;坑内有几个过洞之内,本来不应该有战车,却出土有车上的铜制构件;坑内的车子,全部都被砸碎;在这里还发现了应该是三号坑内的铜殳。二号坑内已发现的11辆车中,没有1辆是完整的,有9辆车的车轮已经“不翼而飞”了。三号坑的车被人砸成了碎片,车前的陶马,已是一片瓦渣,本来应该在陶俑手中拿着的铜殳,被人捆成了一束,放在俑坑边壁;坑内有车,但车轮也不见踪影了。据说,俑坑里还发现了几口大尺寸的木箱子,箱内无任何的器物。
  很多器物都已被认定是“入侵物”,而那一些同样处于怪异状态的、更多残缺不全的兵器,也何尝不是外来入侵者们进入俑坑并在坑内遗留的“物证”!因为,一个竣工验收合格的俑坑,作为陪葬之用的兵器,应该是精心制作、完整无缺的,如果入葬之后,遇到灾难性的破坏,出现被压、被砸情况,但所有的残断部分,都不会无故地消失,经过拼接和整合,还能恢复它的形象,还能看出它原本属于“原配”兵器的特点。任何人都不可能拿残次兵器给主人当陪葬品,这些“没头没脑”的兵器,肯定不是俑坑的“原配兵器”,而是“外来者”遗留在俑坑之中的器物。
  俑坑里面,那么多“有剑尖,不见剑身”,有“铜剑销头,未见其他部分”,有“折断的铜剑头,而不见剑身”的现象,还没有任何一位考古学家,对它进行过科学的探讨和研究,甚至对这些“怪异”现象,采取一种刻意回避的态度。如果,一定要认为它们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也应该作一番起码的、必要的解释才对啊!考古工作,犹如侦破古代的“大案、要案”,人们在办案过程中,千万不能忽视案发地点的“怪异”现象,越是“怪异”,就越有问题,越是“怪异”,就越是破案的切入点。秦俑“定性”真相的全面揭开,必须从这些“怪异”现象中,找到重要突破口。
  白居易在《折剑头》这首诗里,对残剑的精彩描述,值得人们回味。诗中说:“拾得折剑头,不知折之由;一握青蛇尾,数寸碧峰头。疑是斩鲸鲵,不然刺蛟蚪;缺落泥土中,委弃无人收。”元稹在《和乐天折剑头》中也有“闻君得折剑,一片雄心起,风云会一合,呼吸期万里”的诗句。它的意思是,在一个地方,偶然发现了数寸长的剑尖子,它虽然不能称为兵器,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在一种特殊岁月中,在风起云涌的大变革年代,还是能去斩鲸鲵、刺蛟蚪,是能派上各种大用场的。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却被长期地冷落、深埋在地下,委弃于一层层的泥土之中。
  说一千,道一万,有关“吕不韦戈”本身,到底是俑坑的“原配兵器”,还是后来在特殊情况下,进入俑坑的“入侵者”带来的兵器,这才是弄清“秦俑真相”的核心问题。经过对秦俑坑出土的“吕不韦戈”,以及其他兵器的“怪异”现象,进行一番系统、科学的考察、研究之后,人们终于找到了众多的“吕不韦戈”确实不属于秦俑坑“原配兵器”的证据,完全否定、推翻了它作为“秦始皇兵马俑”定性基础材料的各种可能性。说“吕不韦戈”不是秦俑坑原配兵器的几个理由,或者说“吕不韦戈”与俑坑无关的依据,都在哪里呢?请大家认真地考虑以下的问题。

兵马俑真相/陈景元著.—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