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下军阵 > 陶俑艺术

  [下一记录]

秦俑的艺术特色

陕西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


  秦始皇兵马俑坑不但是个丰富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也是一个雕塑艺术的宝库,数以千计的高大的兵马俑群像,其规模的宏伟和气势的磅礴,在中国和世界雕塑史上十分罕见;多彩多姿的艺术形象,又具有经久的感人魅力。显示了我国古代雕塑艺术至秦代已达到了成熟的发展阶段,是我国古代雕塑史上的一个奇峰。它具有中国民族的独特风格,表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在艺术创造上的卓越才能。
  秦俑艺术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现就几个主要方面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 秦俑的写实作风
  秦俑给人们的第一个强烈的印象:是大、多,而真。所谓“大”,一是陶俑、陶马的形体高大,和真人、真马大小相似;二是数量众多,显示了一种恢宏的气概和巨大的力量,使人感到震惊。不少国内外观众一走进俑坑的展览大厅,不由得惊呼:“噢!不得了!不得了!”正是这种高大而众多的艺术形象所产生的直观效果。所谓“真”,就是这数千兵马俑,不是一群毫无生息的偶像,而是许多富有个性特征的秦国真实战士的形象记录。一列列、一行行的战车、骑兵和步兵,都极为逼真、生动。就连一些细微的末节,也达到了惊人的酷似。当然,“大”对于表现“真”是很有利的。陶俑、陶马大到和真人、真马相同;兵马俑的数量多到和秦国的左、中、右三军相近。它是秦国军队的真实写照。显示了秦俑作者对生活观察的深邃和写实技艺的卓越。
  秦俑的写实风格,具体说来就是模拟实物。
  秦始皇兵马俑,严格地模拟实物,力求与实物相似的这一特征非常突出。例如,在整体布局上,它模拟军阵的编列,创造了由左、中、右三军和一个指挥部组成的军阵体系这样宏大的构图。每一军阵的俑、马排列,都符合兵书布阵的原则;武器的配备,长兵强弩在前,短兵弱弩在后,长短兵相杂。这种组合方法,也与文献所记契合,它好像军阵编列的真实图谱。在各种兵俑的塑造方面,也与实际形象非常相似。战车、车子的形制、结构和各部件的大小尺寸,与考古发现的战国的木车没有大的差异;车前驾有四马,马的络头,衔镳、靷辔等驾具齐全;而且车上的装饰,也因车的级别不同而异。我们曾把始皇陵东侧上焦村马厩坑出土的秦马骨骼,详测了二十余具,其大小、高矮和俑坑出土的陶马几乎全无二致。可见陶马是以京师厩苑的马作为模特儿塑造的。
  俑坑出土的各类武士俑,其身材的高矮、胖瘦,以及面型、须发的样式等,在刻划上都十分严格、认真。高者身长约2米,矮者身长约1.75米,一般在1.8米左右,高于近时则用一般秦人的高度,这应是当时彪形大汉的形象。有的大口、厚唇、宽额、阔腮,纯朴憨厚,似出身于关中地区的秦卒;有的圆圆的面庞、尖下巴,神情机敏,似来源于巴蜀地区的士卒;有的额头微向后缩,高颧骨、宽厚的耳轮、不大的眼睛、薄薄的眼皮,结实、强悍,具有陇东人的特征……。秦国的军队主要来源于关中地区的秦人,同时也包括有其他地区人的成份,这是历史的真实。而秦俑的造型使它再现于我们面前,其写实的表现能力,不能不使人们感到吃惊。 
  秦俑的服饰、甲衣的种类繁多。将领的服装和一般战士的服装不同,骑兵的服装和步兵、车兵的服装不同。而将领的官阶又有高、中、低之别,其服饰随之亦异。甲衣塑造得逼真,甲片的编缀方法:上旅的甲片固定,下旅及肩部的甲片活动;上旅的甲片上片压下片,下旅的甲片下片压上片;前胸的甲片中间向两侧依次迭压,背甲则与之相反。这样便于弯腰、挺胸和举臂。秦俑腰间系的革带和带钩,头上束发用的发带,以及发髻、发辫,腿部扎的行縢、胫缴,以及靴、履等等细节,也都是一丝不苟。
  秦俑这种追求逼肖实物的写实作风,是受“俑”的这一特定的造型艺术的特性所决定的。在俑出现以前,奴隶主死后是用活人殉葬。到了春秋战国之际,随着社会形态的变革,葬俗也发生了变化,开始以俑代替了人殉。此后俑殉之风日盛,以至发展到几乎把死者生前的一切享用之物,都作成模型埋入地下。因此,追求逼肖实物便成为塑造俑的指导思想,也是它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突出的特征。当然,作为秦俑,它之所以要求在规模、真实程度上达到如此高度,这除了从事塑造的匠师的智慧之外,同这个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的意志也是分不开的。所以,以往出土的陶质的或木质的俑、马、车等,形体较小,制作粗疏,都没有象秦俑这样严格的摹拟实物,带有肖像写生的性质、特点;规模和气势,更远远逊于秦俑。秦俑之所以能令人叹为观止,恐怕这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秦俑的写实风与当时时代风格是具有一致性的。除了秦俑这个巨型群塑外,我们还发现秦代的一切雕塑艺术品,都以宏伟、巨大为突出特征。如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巩固他的统治,防止反秦力量的再起,曾收天下的兵器聚之咸阳。销毁后铸成十二个大铜人放在秦宫门前,每个铜人重二十四万斤。《汉书·五行志》记载:“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临洮,故销兵器,铸而象之”。据《三辅黄图》记载,秦始皇陵上原有两件石麒麟,头高一丈三尺(2.99米)”;秦始皇造渭桥,雕刻古代大力士孟贲等人的石像作为装饰。据秦俑的造型风格可知,这些金属塑像和石雕很可能也是写实的,而且巨大而庄严。这些雕塑是作为庞大的宫殿建筑、陵墓建筑的附属物出现的。秦王朝的宫殿高耸入云,弥山跨谷,复压三百余里;秦始皇陵高五十丈,封土周围五里余。整个气氛是至高、至大,气贯日月,势撼山河。秦俑这组巨型群塑的风格、气势和上述气氛是一致的。
  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雕塑艺术,必然要反映一定的时代。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刚刚登上历史舞台,它是生气勃勃的。秦始皇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统一了天下,建立了秦王朝。自以为“功盖三皇”、“德踰五帝”,成为“千古之一尊”。他要保持这种崇高的威严,巩固一统的江山,维护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一世、二世、三世……永远传下去。为此目的,就要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领域内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统一法律、统一度量衡、收兵器、堕城廓……等等。在建筑艺术领域内,追求“上扼天穹,下压黎庶”的艺术效果。秦俑,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支配下,塑造了秦军的形象,再现了秦军“横扫六合”,“北却匈奴”、“南平百越”的战斗气概。秦俑作为艺术,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应该看到,这种作品只有在那个特定的时代才能产生,它是时代的产物。
  二 秦俑的形象塑造
  秦俑具有肖像雕塑的特征。在形象的塑造上,却又不是自然主义的摹拟真人实物。它是经过提练概括后的艺术形象。例如对人物的塑造,手法洗练,不作繁琐的雕饰仅求其形似。它所注重的是精炼地表现大貌。为了使形象生动、传神,都作了必要的艺术夸张和重点的刻划。如表现须眉,作者就没有拘泥于刻划毛根出肉的真实,而是用夸张的手法,把须眉塑制得有角有棱,特别是胡须,有些塑得飞动、竖起,或翻卷起来。这种夸张使人并不感到意外和失真,反而有助于人物精神、气质的表现,使个性十分鲜明。再如俑的发型、发辫变化也很多。发型,有螺旋纹式、篦纹式、波浪式。螺旋纹式,是把头发刮划成一道道整齐不紊的凹凸螺旋纹,类似后来佛像的螺髻;篦纹式,是用篦状的工具梳成缕缕发丝,线条虽略有交错,但还是比较自然;波浪式,把头发塑得高高低低,起伏、蓬松的质感很强。前两种发式显得粗犷、泼辣,注重于大的效果。另外,发辫有三股的、六股的,发辫盘结的形式,有人字形、十字形、丁字形、卜字形……等等,变化多样,富有生活气息。陶俑头上的发髻,远远看去似乎有点概念化,但仔细观察,变化还是很多的,诸如单台圆丘髻、双台单环髻、双环髻、三环髻、四环髻、三台单环、双环、三环、四环髻等并不雷同。从技法上看,发髻的塑造是把圆雕、浮雕、线刻加以有机地结合;层次丰富,质感很强。头上的束发带,带头有的呈扇面形,有的为折波形,有的则卷起,有的表现飘摆、翻卷。它既符合衣冠制度,又不呆板,且富有节奏、韵律,说明当时这些匠师已娴熟地运用了形式美的因素。
  秦俑造型一般都表现了对象的体、量、形、质等各个方面。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人体的比例和形体结构的一般现律。如粗壮的躯干与粗壮的四肢和大头阔面相配,高大的身躯与长长的四肢、长方面庞相配,修长的体形与清秀的颜面相配,瘦小的身材与窄长的“目”字面形相配等等,除个别者外,一般都配搭得很适宜、自然,比例大体合度。我们曾详测了六百一十七件陶俑,其各部分的比例与在民间画工中流传的口诀,如“行七坐五盘三半”,“一肩挑三头,怀揣两个脸”,“横五眼,竖三停(庭)”,“一个巴掌半个脸”,“三拳一肘”,“头脚一样大”等,基本相符。至于细部的塑造也注意了解剖关系。如手指关节的长短,肌肉的厚薄,脚面内高外低等都较合理;眼角内低外高,上眼皮掩下眼皮,鼻隔、鼻翼、耳轮都交代清楚;立者腿圆,跪者腿扁,笑者嘴角上挑,怒者眉间的肌肉扭成一个疙瘩……都合乎事理。但是也发现有些俑,形体的各部比例不相协调,有的双臂过短,有的臂一长一短,有的脚小或手大等等。这说明作者的技艺水平不一。不过从整体看,秦俑形体除一部分上肢显短外,一般的比例基本适度,在解剖方面也比较合乎实际,所谓“皮肉明备,骨节暗全”,使人感到是现实生活中的人。
  秦俑的造型,把外部形体与内在精神、气质熔为一体,体现了“形具而神生”的中国传统的审美要求。
  秦俑的造型不仅能比较成功地把握整体,而且也注意到细节刻划。在技法上是把圆雕、浮雕、线刻有机地结合。大的立体形象用堆、塑的方法作成圆雕,以表现形象的体、量、形;至于塑像上的装饰、细节、细部则用堆、捏、贴等方法作成浮雕效果;立体形象的细部,特别是面部则往往用刻、画的线来表现,这对于表现细部和细节有很好的效果。在表现躯干方面,是比较概括的,一般不注重表现肌肉,但为了加强生动感,对关键部位却不放过。如表现微笑,往往使两腮肌肉上耸;表现愤怒,则使眉间肌腱隆起;表现挺颈,耳后的三角肌拉紧;反之耳后的三角肌则松弛形成凹陷。这就说明,从总体上看,它是概括的,但为了加强表现,也并不排斥对某些细部作精细的刻划,不过,这种精细,则是概括中的精细。
  三 秦俑的神态刻划
  秦俑比较突出的成就,是它塑造了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多种人物典型。为了表现不同身份,不仅从服饰上着力,而且更从神态、气度上加以刻划,对不同的人,又都有不同的表现重点。如将军俑的形象,似在通过神态、衣着表现其“非凡”和威严、肃穆。当然,这是将军俑的共性。除共性之外,还有其个性特征。如有的就显得温文而风雅;有的则成熟老练而持重;有的旨在表现其威武、刚毅。
  中下级军吏俑,不但在服饰上与将军俑不同,精神、气度亦有差异。总的来说是着重表现其恭谨、勇武和干练。如二号坑第四方出土的将军俑并立的军佐即可作为一个实例。立于行伍之中的其他军吏俑,有的是牛犄角似的大胡须,下衬三小撮髭须,显得性格爽直、憨厚,至于额间的皱纹,除用以表现年事外,似还表现其丰富的阅历。也说明秦国以军功的大小作为升迁的标准,所以其军吏“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荀子·强国篇》)。
  一般战士的形象更是多彩多姿。往往通过一个特定的动势以传其神。
  如那蹲跪式的武士俑,左腿蹲曲,右膝作跪状,其身躯微向左侧,两手在胸的右侧一上一下用力控弓,注视左前方,神情生动异常。
  如立式弩兵俑,作者则捕捉了作持弩发射的那一瞬间,神态生动逼真。《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对陈音说:“愿复闻正射之道”,“陈音对曰:臣闻射之道,左足纵、右足横,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儿,右手发,左手不知,此正射持弩之道也”。立式弩兵俑的姿势,与文献的记载完全相合,说明是以秦国的弩兵作为模特儿塑造的。这些弩兵俑中,还有的着力表现了弓弩已张,将发而未发的所谓“节如发机”的神态。秦俑多数是刻划静态,上述两例则是表现动态的。
  骑兵俑也是刻划得较生动的一个。他一手拉着马韁,一手提弓,立于马首的左前方。那挺拔劲健的身材,英姿勃勃的神态,神情矫健而俊发。它手中牵的骏马,似在嘶鸣。马的神骏正可以与骑士的矫健互相辉映。
  战车武士俑,旨在描绘车马已备,整装待发的这一霎那。所以着力刻划了御手俑的勒马和神情紧张而集中;两名战士都一手按车、一手执长兵,气旺神足;车前的四马,似乎攒蹄欲行,构成一幅整装待发的画面。
  此外,那一列列众多的步兵俑,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也会感到他们都有鲜明的个性。
  陶马的塑造,是很多专家啧啧赞赏的佳作。如果说在人物造型方面,还有一些缺欠或显得比较稚拙的话,那么陶马的塑造却显得相当成熟。陶马形象准确而生动,表现手法洗练、概括。马的首、尾、躯干,肌丰骨劲。马的四肢用硬直的线、面,塑得棱角分明。马头的塑造更是丝丝入扣,繁简得宜。如面颊宛如斧砍刀削,洗练异常;而眼皮、鼻翼和嘴唇,则用折曲的阴线精雕细刻,作了入微的刻划。借助光线的作用,显出高低、明暗,层次丰富,形象逼真。抓住马的眼、耳、鼻、口等最能表现马的丰神和特征的关键部位,充分发挥雕塑艺术语言的特点,着力刻划。如眼眶隆起,睛如铜铃,竖起的马耳,再加上奋鬃扬尾,引颈嘶鸣,更显现出它的神骏。从解剖学的角度看,各部比例也大体适度。有的专家说,这些陶马如果不是在秦俑坑出土,人们很难想象它是两千多年前秦代的作品。
  综观秦俑坑众多的陶俑,给人的印象,好象是一批有组织、有纪律的活生生的战士的集合体。同时也表现了秦国治军的严苛,“勇者使以偿”、“怯者使以刑”、“誉敌者斩”。但是也有少数俑与上述格调不合,如“瘦小型”与“清癯型”这两类俑,形容憔悴,面有病容或愁色,显得心情抑郁。秦王朝繁苛的徭役、酷暴的刑罚,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从云梦秦简的法律条文中,可以看出人民逃避兵役的事屡有发生。上述形象的出现,何尝不正是不满、愤懑情绪的流露!?此类陶俑数量虽少,但十分可贵。它反映了秦国社会矛盾的尖锐、深刻。前面说的“瘦小型”和“清癯型”俑何尝不就是这种反抗情绪的曲折反映。
  四 秦俑的彩绘
  目前人们所看到的陶俑、陶马都呈青灰色,这是陶质的颜色,已非原色。原来秦俑是全部彩绘的,由于俑坑经过火烧和埋在地下两千多年水土的浸渍,都已脱落,仅存残迹,只有个别的仍然保有其色彩。据已发现的颜色来看,其种类有朱、红、紫、淡红、深绿、粉绿、深紫、粉紫、蓝、粉蓝、黄、桔黄、黑、白、赫等色。经化验,颜料都是矿物质。陶俑、陶马在塑造成型、入窑焙烧后再敷色。敷色的方法,是先涂一层明胶作底,然后彩绘、涂染。色彩的调和剂亦含有较多的胶质。颜色均为平涂,大部分部位是涂一层色,面、手、足等部位多为二层色。
  彩绘后的艺术效果如何?今天我们已无法见其原貌,但是从颜色保存较好的几件作品上还可以窥其一斑。如二号兵马俑坑第一试掘方出土的御手俑和两件车士俑。御手身穿绿色长襦,所披的铠甲为赭色的甲片缀着白色甲钉和朱红色甲带;穿粉紫色长裤;赭黑色鞋上系着朱红色鞋带;戴白色巾帻,配着朱红色的发带;帻上再罩以赭色长冠,冠带为粉紫色;面、手、足部涂粉红色,白睛绘着黑色眼珠,眉毛、胡须用墨线勾勒。御手右侧的车士俑,为朱红色长襦镶着粉绿色衣缘,蓝色短裤,紫红色胫缴。甲衣、鞋子、巾帻的颜色与御手俑同。御手左侧的车士俑,为绿色长襦,粉紫色短裤,行腾的上段为白色、下段为深紫色;其余部位的颜色与上两俑相同。再如二号俑坑十二方出土的骑士俑,身穿绿色上衣镶着朱红色衣缘,腰束赭色带,下穿粉紫色长裤,足登赭色短靴,靴上系着朱红色綦带,赭色小帽上绘着梅花形的散点或花纹,甲衣的颜色同上。二号俑坑九号方出土的的将军俑,为红色中衣,绿色长襦朱红色长裤、赭色履和冠;甲衣的颜色最华丽,赭色甲片上缀着朱红色甲钉和甲带,甲的前后胸及周边绘着精致的几何形彩色图案花纹,双肩及前后胸并有八朵用彩带扎起的花结。俑坑出土的马均为通体枣红色、黑鬃、白蹄甲。
  从前面列举的陶俑、陶马的彩绘情况,可以看出秦俑着色的特点:一是色调明快、绚丽。二是运用强烈的对比色。如红色上衣,下配绿色或粉紫或粉蓝色下衣;绿色上衣,下配红色或粉紫色裤;赭黑色甲片配着白色或朱红色甲钉、朱红色甲带。这样就更显得色彩鲜明,使军队的阵容威武而雄壮。在绘与塑的关系上,作者注意到二者互相补充、配合的艺术效果。如眼睛雕得小些,但是绘上白睛黑珠后,就变成了灼灼有神的眼睛,显示了绘塑结合、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绘彩的方法都是平涂,在彩色上显不出浓淡、阴阳的变化,要藉助立体造型的凸凹起伏的体面与线来表示。但是,在一号俑坑出土的陶马中曾有四件在受光面涂枣红色,背光面(如腹、颈下及四肢的内侧等)涂深绿色。这种施色方法虽只此几例,但可以看出秦俑的作者,是在试图解决如何运用颜色来表现明暗、凹凸层次变化的问题,可以说它是晕染法的先驱,在我国塑绘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秦俑艺术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由于它是作为秦始皇陵的陪葬物出现,是秦国军队的缩影,这就规定了它的创作原则:要服膺于统治阶级的意志,集中体现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军队的强大、可畏的气概。在这总的原则下,真实而艺术的塑造了秦军的典型形象。它在我国古代雕塑史上是划时代的,并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秦俑的写实风格固然与当时统治者的意志有关,但它那既写实而又精于提炼和传神的艺术表现方法,却为后代所继承。如汉、唐时期对马的刻画可以明显地看出是取法于秦的。秦俑艺术可以说是我国古代雕塑史上的第一个典范。

秦始皇陵兵马俑/陕西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