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历代整修纪事

历代整修纪事

  历代整修黄帝陵纪事 

  唐代宗大历五年(770),“鄜坊节度使臧希让上言,坊州(今黄陵县)有轩辕黄帝陵,请置庙,四方享祭,列于祀典”(《册府元龟》),代宗采纳了这一建议。同一年,重修和扩建轩辕庙。历经两年施工,于大历七年(772)竣工。 

  据《陕西通志·艺文九》录存的宋李昉《黄帝庙碑序》记载,宋太祖开宝五年(972),赵匡胤降旨:“前代帝王有功德昭著,泽及生民者,宜加崇奉,岂可庙貌坠而享祀寂寞乎?当命有司,遍加兴葺!……今坊州黄帝庙即其一也。”于是,轩辕黄帝庙被列为重点加以整修维护。由于位于桥山西麓的原黄帝庙不时受到沮河水的侵袭,加之道路艰险,前往祭祀颇为不便,将其移至桥山东麓。这次整修,还重新修建了庙院、山门、过亭和大殿。 

  元泰定二年(1325),轩辕庙西院保生宫发生火灾,庙宇建筑被毁。泰定皇帝也孙铁木耳降旨严责,令地方官严办破坏陵庙者。这道圣旨被刻石立碑,至今仍存放在轩辕庙东侧的碑廊内,是现存最早的一份保护黄帝陵庙敕令。 

  元至正元年(1341),元惠宗降旨,重修轩辕庙西侧被大火焚毁的保生宫。从残留的绘图纸上可以看出,重新修复的保生宫是按蒙古族建筑风格设计施工的。下边为三孔窑洞式过厅,上悬三间四角微翘的瓦房。红檐绿柱,青砖灰瓦,简朴大方,庄重肃立。与此同时,还对整个黄帝陵园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修。 

  明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朱元璋派遣秘书监丞陶谊等人对桥山黄帝陵庙进行勘察,得知黄帝陵庙年久失修、损坏很大后,即刻降旨拨出银两,让陶谊等人负责修缮。 

  明太祖还在黄帝陵庙设立五品护陵官二人,后由县令兼任。这一做法为后代沿用,县令兼护陵官成为制度。 

  洪武七年(1374),明太祖降旨在轩辕庙大殿内塑造轩辕黄帝坐像一尊。 

  嘉靖四十二年(1563),“兴平章侯,公出上郡,路经蔽邑,邑侯雷请谒于庙”,见庙中道人生活困难,决定免除黄帝庙地税。同时还将此事告之地方官员。同年十二月三日,嘉靖皇帝朱厚熜降旨拨银400两,修葺轩辕庙。贡士刘仕撰《轩辕黄帝庙重修记》碑文,盛赞嘉靖除免黄帝陵庙税粮一事。此石碑现存于庙内碑廊内。自此之后,历朝历代均仿此举,免征黄帝陵庙税粮。 

  天启元年(1621)秋天,鄜州中部县令窦如芳拜谒黄帝陵时,“仰瞻庙貌,夷圮几许”,他“为之恻然”,上奏朝廷。明熹宗朱由校拨出专用银两,派遣使臣,重新整修黄帝陵庙,前后历时两年,为轩辕庙新修了东西长廊,在内外诸户均竖碑亭。 

  崇祯九年(1636),中部县知事万云路上奏章建议重修黄帝陵庙。经核准,同年七月动工,九月完工,历经40天,补修轩辕庙正殿6楹,葺治大门、二门共8楹,构筑垣墙110丈。修整后的庙宇,“栋宇辉煌,牲拴修洁”,“环睹鲜妍,仰府藻采。且帝相聿新,风牧诸臣,俱烨然改观”。 

  清顺治三年(1646),世祖皇帝命使祭祀黄帝陵时,对黄帝陵庙进行了清代第一次维修。此后,清代康熙年间三次维修黄帝陵庙,六年(1667)由刺史与洛、中、宜三邑令长主持维修,十九年(1680)由王廷弼主持维修,三十年(1691)由李暄主持维修;雍正年间维修两次,七年(1729)由何任主持维修,十三年(1735)由李如沅主持维修;乾隆年间维修三次,二十五年(1760)由巩敬绪主持维修,三十七年(1772)由董廷楷主持维修,五十五年(1790)由罗南英主持维修;嘉庆十二年(1807)由丁瀚主持维修一次;道光十二年(1832)、二十二年(1842)程弯素主持维修两次。有详细记载的有以下几次: 

  清康熙六年(1667)丁未十月《重修轩辕黄帝庙碑》和《重修轩辕黄帝庙募缘序》碑记载康熙六年前,黄帝陵庙圮颓庙漏。据清刘尔*(竖心旁一个举)撰《重修轩辕黄帝庙募缘序》记载:康熙六年,巡抚都御史贾公来庙,见此境况,“恻然弗自宁也,以檄河西副宪;副宪鲍公亲诣庙谒览焉,而叹曰:‘事孰有急于此者乎!乃兹颓焉弗修也!’于是下令,庀材程工。太守王公则曰:‘是不可重劳民。’乃捐俸资之。而司李刘公则谓予曰:‘事集于人,功成于众,子何言之?’予曰:‘功崇者世,泽永者思。今孰不居尔宫室,利尔器用,习尔文书,而律历,而衣裳?此世者之道,而思之永者也,则谁不思饬厥祠!矧是役也,宪司身其事,太守与公尝董率之!夫上所令,下奉唯谨也,上所为,下弗力恤也。彼文武将吏,有事于延之封域者,厚集其资以襄厥事,亦义所不得辞也。’”为整修黄帝陵庙,七位地方官员(陕西按察司副佥事周云、陕西按察司副使鲍开茂、延安府知府王廷弼、神木兼收同知英宗泗、署葭州事神木同知高显辰、靖边知县□□□、中部县典史汪兆焱)共捐俸银218两。同年十月,“大殿成,两门、碑亭,乃作唐宋元明碑序,列其中。然后周垣兴,閟宫实枝,门宇辉焕”。 

  雍正七年(1729),皇帝下诏天下郡邑,凡有皇古圣哲王寝陵庙者,均应整修;倘若资金不够,可上报拨专款。雍正十二年(1734),中部县令何君“上其事于州”,陕西直隶鄜州知州李如沅“为请之当道各宪”。于是,“佑其工值”。于同年二月十八日开工整修,直至九月十二日竣工,历时七个月。修成后,陵庙焕然一新,“登登冯冯,弗胜*(上鼓下咎)鼓;碧瓦凌空,金茎耀日”(雍正十三年(1735)《轩辕黄帝庙重修碑记》)。 

  乾隆二十六年(1761)对黄帝陵庙的整修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次。这年,鄜州知州高麟勋拜谒黄帝陵庙,“瞻仰榱题,周视垣墉,多朽落颓圮,遂慨然动修葺志”,令中部县令巩敬绪督修。七月动工,十月完工。关于这次整修,乾隆二十六年十一月之《重建轩辕庙记》有详细记载,节录如下: 

  是役也,经始于秋七月之望日,报竣于冬十月二十有一日。于帝所居正殿,易其鸱尾,更其瓴*(左商右瓦)琉璃玛璠,分道一色。其间为碑亭三楹,为更衣亭三楹;为大照墙一,衡三丈有奇,高半之;为左右翼墙各一,长各六丈;照墙外为石坊,石有一丈,如其长之数,而作砖栏以卫之;为宫墙一百六十丈有奇,庇之以木,脊其巅以□之。门内外暨碑亭南北作中角道三十余丈,椽之以石,如其长之数,而两之。事皆似因,其功实倍于创。庙内外共靡金钱九十余万有奇,工夫二千八百有奇。弗取诸公,无扰于民,是玉殿琼台。绀壁红墙与古柏虬影,烟岚翠献,掩映参差;而上下前后,左右四旁,遂莫不炳炳然新光焕发矣。 

  道光十年(1830),中部县知县程鸾台率众大兴土木,整修黄帝陵庙。前后历时三年。道光十三年(1833)竣工。 

  民国二十三年(1934),国民党陆军第42师124旅第248团团长阳洁,前往桥山谒黄帝陵,“山陵道逶迤,满途荆棘,游行殊感不便”,令人重修道路,使其通畅。从此以后,人们便可以乘坐汽车上山祭陵。 

  抗日战争前,鉴于黄帝陵庙“殿宇多圮”,国民政府准备大事修葺,并且已作好了整修规划,但未能实施。民国二十八年(1939),陕西省政府急令设黄帝陵庙管理所,主任由中部县长兼任。同年秋天开工,“凡大门、享殿、围墙及聩缺者”,均在这次维修之列,而“崇闳之制,尚有所待”。次年三月,整修完毕。由于有了专门管理机构,这次整修时,对轩辕黄帝庙地产进行了一次彻底清理,查得庙地产121亩。庙地产具体数字如下: 

  “一、戏楼底地二段,二亩。二、东*(左土右佥)上地一段,十一亩。三、东*(左土右佥)上地一段,四亩。四、大殿背后地一段,八亩。五、管理处背后地一段,九亩。六、河滩地路北二段,七亩。七、西山志超庄鸿门寺庙前地一段,八十亩”。 

  民国三十一年(1942)冬,在各界人士的敦促和关怀下,曾推出一个修建黄陵计划草案,共涉及18个方面。其中部分计划得到实现,如改桥陵为黄帝陵,改中部县为黄陵县(1944年4月经陕西省政府临时会议通过该提案,1944年7月经行政院批准,正式改中部县为黄陵县),编纂《黄帝陵志》(1944年完成刊行)。大部分计划未能实现,如开拓黄陵农场、修筑黄咸公路、设立黄陵奉祀官、整修黄陵碑林和建立古物陈列馆。 

  民国三十二年(1943),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陕西省政府主席熊斌,为整修黄帝陵庙,成立黄帝陵修建委员会。规定:国内外社会名流,中央及本省军事长官与地方官绅,对纪念中华民族元祖,建设中华圣地,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特具热忱者,皆可聘为本委员会委员。据中华民国三十二年海外华侨捐款《重修黄帝庙》碑文记载,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余正东、中部县长卢仁山“负实际修建之责”。委员会地址设在中部县(今黄陵县),通讯处分设西安及洛川两地。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香港、泰国、美国等世界各地海外华人纷纷响应,捐献图书和钱物,表示支持。陕西省政府主席熊斌派员赴黄陵设计庙宇图,并拨专款10万元,水泥20桶。开工之前,督察专员余正东又向国民党第三区所属县区募捐来16万国币,第37集团军总司令陶畤岳个人捐国币2.9万元,张治中个人捐款3万元。此次修建,用水泥修葺了陵墓实顶,并建成享殿。修缮扩大了黄帝庙大殿。将碑亭扩为三间,将黄帝陵各处散碑加以集中,分置庙内两长廊下。

  帝陵志/陕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