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黄帝陵历史与现状

黄帝陵历史与现状

  黄帝陵的历史与现状 

  黄帝陵古称桥陵。这是因为,沮河水由西向东呈U形绕此山而过,站在山上朝下看,东边有河,西边亦有河,就像水从山底穿过,故此山名之曰桥山。陵因山而得名,曰桥陵。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云:“桥山,《山海经》云:蒲谷水源其山下,水流通,故谓桥山。”(《太平寰宇记·关西道·坊州·中部县》)清人顾祖禹在其所撰《读史方舆纪要》中说:“沮水至县北,穿山而过,因以桥名。”(《读史方舆纪要·陕西·延安府》)清代毕沅更于陵前题碑“古轩辕黄帝桥陵”。自此以后,桥陵之称更为闻名。1942年,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考虑到黄帝声名远播、威名远扬的无比崇高地位,加之为了与陕西蒲城丰山唐睿宗之桥陵相区别,遂改桥陵为黄帝陵。此年冬天,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题写“黄帝陵”三个大字,匠人勒石成碑,置于黄帝陵墓之前。自此以后,黄帝陵一名沿用至今。黄帝陵所在地的县名也随之由中部县改称为黄陵县。 

  黄帝死后,人们为了表达对这位人文初祖的怀念之情,便起冢为陵,立庙祭祀。《史记》载:“上(指汉武帝)议曰:‘古者先振兵泽旅,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释兵须如。”(《史记·封禅书》)可见,在汉武帝以前,桥山黄帝陵就已存在。唐宋以来,因各朝皇帝的重视,不断整修添土,使陵冢有所加大。 

  沿登山大道向上攀登,越过轩辕庙一公里许,半山腰有一停车场为第二停车场。从停车场到陵园,有条通达黄帝陵的神道,也叫登道。1992年以前的神道为石头铺就。该石登道共229级,长250米,宽2.53米,途中有道弯4处,面积不等的平台26处。石登道两旁有1.08米高的水泥护栏,370个高1.34米的柱头分别雕有各种形状的石雕。现今看到的登陵道为整修黄帝陵一期工程完工项目,从1996年4月开始正式使用。它由陵道和神道两部分组成,总长455米,宽5米,其中陵道长260米,神道长195米。全用花岗岩条石铺筑。陵道采用形断而意连、曲不离直的手法构建,共277个台阶。 

  沿登陵道拾级而上,两侧古柏参天,翠色长驻。在距黄帝陵约200米的道旁,一座明朝嘉靖年间竖立的下马石,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八个大字,令人肃然起敬。古代山路崎岖,谒祖祭陵者多骑马坐轿,但行至此处,均下马落轿,整理衣冠,平静心情,恭行至陵前。现代人虽不骑马坐轿,多为步行上山,但接近陵园,亦须恭敬肃然;乘车上山者,同样也须在此下车,以示敬意。 

  从第二停车场至陵园有一条公路,原为土路,每遇干旱,车辆过后,尘土飞扬,而到了雨后初晴,则是泥泞满地。陕西省在整修黄帝陵工程中,1995年将这段土路铺成石板路。总长750米,宽7.5米。登临这条上陵公路,眼观柏林苍翠,耳听八方鸟鸣,不由使人产生祭陵的神圣感和庄重感。另外,又专门新修了一条登陵车道,主要用作护林防火。 

  陵道尽头,便步入陵园区。陵园四周,顺依山势,修有绵亘不绝的青砖围墙,高1.6米,涂以红色,象征至尊至伟。墙头为红椽绿瓦,古色古香。整个陵园,南北约210米,东西约72米(前宽42米、后宽81米)。陵园有两个门,分立东西两侧。从东门进入陵园区,有一棂星门,门两旁是仿制的汉代石阙。从西门而入,步行数步,左侧是一座高24米的夯筑高台,台旁立一石碑,上书“汉武仙台”四字,为明代嘉靖七年闰七月所立,落款为“滇南唐琦书”。此台始建于汉元封元年(前110)。《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汉武帝刘彻“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汉武帝刘彻勒兵十余万号称18万大军,北征朔方,凯旋后,为夸耀武功,祭告祖先,便于归途经黄帝陵时,停兵祭祀。同时为使自己长寿成仙,又令18万兵士于此起土筑台,后人因此称此台为祈仙台。《中部县志》载:汉武仙台,“峙黄陵左侧,高出林表,汉武巡朔方,还,祭黄帝,筑台祈仙。”祈仙台距陵墓45米,两条石砌曲径通向台顶,土台边缘由古柏环抱。台顶高达林表,登临其上,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云蒸雾绕,恍如仙境。 

  越过汉武仙台,登上桥山之巅,便是黄帝陵冢。陵冢位于桥山山顶正中,坐北面南,高3.6米,周长48米,面积约200平方米。陵冢为土冢,扁球状,直径为16米。土冢下部筑方形墓台,以烘托陵墓的神圣感。方台与圆冢相结合,上圆下方,具有“天圆地方”、“天地相合”的象征意义。 

  黄帝陵前立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四字,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落款为“大明嘉靖丙申(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十月九日滇南唐琦书”。传说轩辕黄帝就是在这里乘龙升天的。升天时,人们从他身上拽下衣帽、靴子、宝剑等埋葬此处,修成陵墓,以示永久怀念。再前原有一古碑,上书”古轩辕黄帝桥陵”,系陕西巡抚毕沅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所立,碑石现已佚失。 

  黄帝陵的建筑主要有享殿和龙驭阁。 

  享殿,又称祭亭,民国三十三年(1944)建。1959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拨款重新整修。现在的祭亭,宽10米,深6.15米,建筑形式为歇山顶,飞檐起翘,器宇轩昂。亭前置放供桌、祭器与各种供品等,亭中置一高大石碑,碑高4.3米,宽1.2米,上刻“黄帝陵”三个大字,为郭沫若于1958年5月手书。该亭由八根柱子支撑,上部四角卷起处系有风铃,微风起时,风铃齐鸣,悦耳动听。亭柱上有两副楹联,一为:“奠华夏宏大业基始祖恩德泽万世,树炎黄浩然正气民族精神炳千秋”;一为:“中华国脉承龙脉,黄帝英魂壮民魂”。祭亭地面铺以白色花岗岩石,显得纯净明亮,素朴庄重。每年清明、重阳节祭祀大典,都在这里举行。此处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追思先祖威德,抒发民族情感的场所。 

  龙驭阁,2002年建。位于陵轴线的最北端,是耸立在桥山之巅的标志性建筑。建筑形式取材于汉代阁楼,造型具有仿木构筑特征,阁为五层,总高20米,建筑面积160平方米。龙驭阁地处海拔994米之处,为陵区外围远望桥山的标志。于此居高远眺,祭拜始祖,眺望桥山、印池,遐想黄帝“驭龙升天”。龙驭阁为4.2米×4.2米的方形建筑物,坐立于长9.9米、宽9米的平台之上,因处于最高点,也兼有防火瞭望的功能。 

  龙驭阁正立面向南,上书汉隶“龙驭阁”三字,古朴雄浑,雅拙劲健。入口在北面,谒陵者可从地面拾级登上平台,由东西两侧从底层的大门入内登梯上阁。 

  龙驭阁的下部采用桩基础,用4根径1米、深33.5米的钢筋混凝土灌柱桩作为承重基础。建筑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台地面、墙面均为花岗石铺砌,外墙为花岗岩干挂石面,部分外露钢筋混凝土面为仿石喷涂。其重檐屋面为钢筋混凝土面板,上铺花岗岩仿古石瓦。所有瓦件和屋脊均用花岗岩整体雕刻而成。顶层藻井为青铜龙浮雕。一层至五层设有两部无支柱登顶楼梯供游人上下。四层、五层的眺台作为谒陵人士的登高远望处,可同时容纳30—40人。 

  龙驭阁周围设置造型古朴、通高1.7米的石灯18个,四周用花岗岩沿地形铺人行慢道,连接龙驭阁东西入口平台。古柏稀疏处补种的柏树和常绿灌木及花草,使环境景观更具特色。 

  黄帝陵志/陕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