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传说故事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宁封子为陶正

陕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黄帝的时候,有个名叫宁封子的人,家住在沮河沿岸。他母亲是个捏陶泥坯的,宁封子三岁时就跟着母亲来到窑场。他最爱学着妈妈的样儿捏各种各样的盆盆罐罐。母亲看他聪明好学,就教会了他捏制各种陶坯的手艺。年复一年,星移斗转,宁封子长大成人了,成为一个烧陶能手。
  宁封子受母亲的感染,对工作很负责,他专心专意地捏呀烧呀,可是烧出的陶器总觉得不满意,不是粗糙笨拙,就是形体不正。宁封子说他对不起部落的人们,每天除了上窑场工作,他就闷闷不乐地待在屋里。妻子把饭端给他吃,宁封子吃着,想着,食不甘味。妻子看他一心扑在制陶上,累得又瘦又黑,吃过饭就叫他躺在草席上歇一会。说来也怪,往日里宁封子根本睡不着,今天身子一倒,就呼噜呼噜地进入了梦乡。他梦见自己脚踩着五色的彩云,去了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国家,各处的人们送给他很多很多的陶器,那些陶器可好看了,样式别致,有尖底的,有圆的,有方的,还有带盖的,并且画了彩色的花纹和各种各样的图案,简直使人眼花缭乱,只当到了天宫。宁封子高兴地笑了,笑出了声,也笑醒了。他连忙把自己的梦告诉了妻子。妻子也兴奋地说:“好呀,你还不如去外面转转,多看一看别的部落的陶器,或许就能制好了。”宁封子正有此意,听了妻子话,就赶紧收拾行囊。部落首领知道了宁封子的打算,送给他一匹马,宁封子骑着就出发了。
  宁封子一去两年。妻子盼呀盼的,总算把他盼回来了。他拉回来了一车陶器,摆开来就好像是交换市场的一角,宁封子就整天钻在这些陶器堆里,比较研究,描呀画呀,又取来砂泥盘一盘捏一捏,没完没了。这一天,天还没亮,宁封子就叫醒妻子,两个人摸黑来到窑场和砂泥。泥一和好,宁封子就坐在草席上盘陶坯。他一会盘一会捏,妻子端米饭也没吃。太阳都直射头顶了,他还在干着。妻子嗔怪地给他戴了一顶竹篱,又端详着男人捏的一大堆陶坯,高兴地说:“好,真好呀!”宁封子逗趣地说了一句:“比我梦见的还好看哩!”一个一个的坯子制成了,放在草棚下阴干。快干了,妻子就蹬动转轮,宁封子拿着陶坯在转轮上磨。磨光后,宁封子又和妻子用赭石在坯子上画图案。他们也不再重复过去简单的图形和线条。宁封子的妻子特别心灵手巧,天上飞过一只小鸟,叽喳地一叫,她带着石镯的手就几笔画出一个飞动的小鸟,地头跑过一只梅花鹿,也没跑出她的手,让它静站在陶盆的壁上。想起了男人们捕鱼的渔网和捕回的鲤鱼,也画在陶盆上。快到收获季节了,想像收获后全部落的人们在中心广场的欢庆场面,她就在陶钵上画了一圈手拉手舞蹈的人,有男有女,活泼热烈,连宁封子都称赞她画得好。一天天的实践中,他们总结出一套变形经验,画出的图案,好像不太像,却很传神,也有生活情趣,他们还在陶罐上用指甲捏出棱形排列的指甲纹,拿绳子印出一排排的斜纹,有时也给陶罐做了几圈儿堆纹、蛇纹。最有意思的是罐盖的把手,他们把盖把捏成各种动物的形象,鸟头上刺着锥纹,小兽顽皮地站立着,还有张大嘴呼叫的人头……真让人难以相信,五千年前的人,就能有这样高的艺术成就!
  一日日的辛苦,几年的心血,宁封子终于制出了非常美观的陶器,这些既好看又实用的陶器,不光本部落的人喜爱,交换到外部落,也很受欢迎。部落首领把宁封子制的陶罐献给了黄帝。黄帝看到这样浑圆而又精致的陶罐,仔细地欣赏着上面的彩色图案,连声说:“好,好!……天下竟有这样的人才!”立即派人把宁封子请到中宫。黄帝端坐在宝座上,详细地询问了陶罐的制作情况,就委派宁封子为陶正,专门管理桥国的制陶。
  宁封子担任陶正后,对工作更加兢兢业业。他经常往返于各部落的陶窑,走到哪儿,就工作在哪儿,辅导在哪儿,吃住在哪儿,除了传授自己的经验,还认真地吸取别人的新招儿,烧出了各种各样的陶器。
  这天傍晚,宁封子刚与几个人装进一窑陶坯,忽然来了一位飘逸的白须老者,很有礼节地对宁封子说:“宁陶正,我想为您掌火,不知能否?”宁封子看他不同凡人,就同意了。
  这位老人果然有本领。他轻捷地把柴放进炉膛,从陶罐中取出火种,吹了一口气,柴就跳起了金色的火苗。他把陶窑一点,立即就有五色的烟气从窑顶升起来,那红黄蓝紫青相叠相绕、蒸腾而上的奇景,吸引了很多看热闹的人。大家都把这老汉当作神人,这奇事也在人们中奔走相告。几天后,揭开窑顶一看,啊,真是少有的景象:那满窑的陶罐、陶盆、尖底瓶,个个五彩相照,好看极了。宁封子高兴地一下扑进窑内,拿起一个陶盆左看右看,又举起来欢呼。人们把这些光彩照人的陶器献给黄帝,黄帝把它们作为国宝陈列在中宫,还派人给宁封子等抬来一陶缸杜康酒。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了,掌火老人的银须越来越长,再没有力气掌火了,就把他的经验传授给宁封子。宁封子虽然也是一把胡子的人了,还是虚心地向老人学习。在老人的指点下,宁封子经过几十天的反复操作,终于也能使陶窑冒五色烟,烧出五彩缤纷的陶器了。
  一日清晨,老人对宁封子说,他完成了使命,该回去了,就一下没了踪影。宁封子知道他去了,就对天拜了又拜。然后,自己就掌火。也不知是激动,还是紧张,宁封子忽然忘记了老人教给他的一招,怎么也烧不出五色烟了,急得他搔头转圈圈。眼看着一窑陶器要烧坏,宁封子想起掌火人的一句话:“只要心诚,专心专意为天下人办好事,就一定能烧好!”
  怎样才算心诚呢?宁封子总算有了主意,用自己的身体烧。他揭开窑顶,一咬牙跳进炉火正红的陶窑。陶窑升起了比掌火老人烧窑更绚丽多彩的五色烟,宁封子在五色的烟气中高兴地上下舞蹈。五色烟升到天上,铺了一天朝霞。
  等人们赶到窑场一看,烧出的彩陶果真是五彩生辉,各得相映,比掌火老人烧的还要好看十倍。再看可怜的宁封子,只剩下一堆骨灰了……真是壮丽的葬礼啊,满天的彩云都变成了一只花圈覆盖在窑上。
  人们流着泪,举着火把,前呼后拥地把宁封子葬在窑场北面的山坡上,改山名为宁北山。黄帝知道了宁封子为烧陶而死,非常惋惜,就叫仓颉把宁封子的事记在龟甲上,让后人记住他的功德。 

黄帝陵志/陕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