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太王碑
作者:周伟洲 丁景泰
亦称“好大王碑”“高丽好大王碑”“广开土王碑”“广开土王陵碑”“永乐太王碑”。碑由一巨型凝灰岩制成,呈不规则柱状体,头足稍宽,腰部稍窄。高6.39米,足部宽1.35~2.00米,头部宽1~1.6米。碑座由花岗岩巨石制成,呈不规则长方形,长3.35,宽2.70米。碑文四面环刻,共44行,每行足字44个,总计1775字。中国现存最大的高句丽刻石碑之一。长寿王二年(东晋义熙十年,414),好太王之子长寿王为纪念其父功绩及守墓烟户而立。碑在吉林省集安县东4公里太王乡大碑街,其西约200米处为好太王陵。好太王系高句丽第19代王,名安(《三国史记》作谈德),公元391年即位,412年去世。在其统治的22年里,称雄于鸭绿江两岸和汉水以北地区,死后谥曰“国岗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述高句丽建国的神话传说以及邹牟王、儒留王、大朱留王祖孙三代的王位承袭,并简述好太王的行状;第二部分述好太王征高丽、伐百济、救新罗、败倭寇、征东扶余的赫赫战功以及掠夺的城池、村落、人口等事实;第三部分据好太王“存时教言”而对其守墓烟户的来源数作了详细记载,并刻记对守墓烟户“不得更相转卖”的制度。这些事实不见于史书记载,因而它是研究高句丽历史的珍贵资料,备受中外史家关注。
丝绸之路大辞典/周伟洲 丁景泰.-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