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文学全文图书 文学参考书目

旅游黄页

作者:赵丽洁,陈淮


  丝路长线旅游
  西安——兰州——黄河铁桥——嘉峪关——敦煌——莫高窟——月牙泉——吐鲁番——火焰山——葡萄沟——达坂城古镇——乌鲁木齐——南山牧场——天池——大巴扎
  西安——兰州——嘉峪关——敦煌——吐鲁番——乌鲁木齐——天山天池——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赛里木湖——霍尔果斯口岸——伊犁河大桥——伊犁——那拉提大草原——乔尔玛大板——布尔津——喀纳斯湖——禾木——五彩滩——鸣沙山——白沙湖——乌鲁木齐——吐鲁番
  摄影旅游推荐线路
  兰州——乌鲁木齐——布尔津——哈巴河——白哈巴村——喀纳斯——黑河——布尔津——乌鲁木齐
  西安——兰州——西宁——德令哈——大柴旦——敦煌——吐鲁番——乌市——喀什——卡拉库里湖——乌市——天池
  主要景点:
  书院门仿古一条街:书院门仿古一条街位于西安市雁塔路中段,是西安市内文物商店最集中的仿唐风格一条街,著名的店铺有文宝斋、陕西文物商店等几家,主要经营历代名人字画、文房四宝、玉器等;此外还出售各种仿古工艺品,包括兵马俑、唐三彩、唐壁画募本、碑林碑石拓片、蓝田玉器、耀州瓷器等。
  化觉巷清真寺:西安清真大寺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很大的中国殿式古建筑群、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文化相结合的结晶,位于西安市鼓楼西北隅的化觉巷内。该寺院始建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历经宋、元、明、清各朝的维修保护始成目前的格局。该寺属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晋升为全国第三批制品文物保护单位。
  大小雁塔:唐朝长安城里古塔林立、寺庙众多,这些佛教建筑与皇家宫殿交相辉映,代表唐朝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如今保留完好的大小雁塔,是唐朝长安城的两处重要地标性建筑。大雁塔大雁塔位于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小雁塔是唐朝著名佛教寺院荐福寺的佛塔,全称为“荐福寺小雁塔”,与大雁塔东西相向,因规模小于大雁塔,故称小雁塔。
  青龙寺:青龙寺位于西安市城东南高地上,距城约3公里。初创于582年,当时称“灵感寺”,711年改名青龙寺。青龙寺风景幽雅,唐朝中期时有不少外国僧人在此学习,著名的日本“入唐八大家”中有六家:空海,圆行,圆仁,惠远,圆珍,宗睿均受法于此。1086年青龙寺遭到毁坏。1963年后,经过多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在其原址上建起新的青龙寺,寺分东、西两处,有日本捐资修建的大型仿唐建筑“惠果、空海纪念堂”,以及青龙寺出土文物展室等。
  华山:华山为五岳之一,自周朝即有道家于云台观布道,金,元时已成为全真派发祥道场;山上现存72个悬洞,道观20余座,摩岩石刻多达千余处。位于陕西省华阴县城南,南接秦岭,北瞰黄河,主峰海拔2200米,山上遍布着奇峰,怪石,云海,鸣泉,飞瀑,著名景点多达210余处,有凌云架起的古栈道,有三面悬空的鹞子翻身巨石,以及散布在峭壁绝岩上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上天梯、苍龙岭等。
  耀州窑遗址:耀州窑遗址位于铜川市黄堡镇,现已建成耀州窑博物馆,目前是中国收藏陈列陶瓷文物较多的专业性博物馆。为了反映历史上耀州窑先进的工艺流程和生产规模,领略当年十里窑声的风采,目前该馆已建成并开放了耀州窑遗址保护厅,内有唐宋时期的窑炉、作坊等足迹。馆内还附设有耀瓷仿古作坊,观众可目睹古陶瓷生产的全过程。
  麦积山:麦积山在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秦岭山脉的一座奇峰,高142米,孤峰崛起,犹如麦垛,故称为麦积山。麦积山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翠柏苍松,野花茂草,四面千山万沟,重峦叠嶂。在中国著名石窟中,麦积山自然景色最佳。麦积山石窟在山体西南面的悬崖峭壁上,在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为中国石窟所罕见,而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崖面上的栈道衔接,行走时惊心动魄,古人曾赞道:“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虽自人力,疑是神功。”
  鸣沙山与月牙泉:甘肃省敦煌市东南鸣沙山。在鸣沙山群峰环绕的一块绿色盆地中,有一泓碧水形如弯月,这就是月牙泉。月牙泉在鸣沙山北麓,泉被鸣沙山四面环抱,但并不为流沙所掩,始终碧波荡漾,清澈见底,久雨不溢,久旱不涸,风景十分优美。它的神奇之处就是流沙永远填埋不住清泉。月牙泉随山而转,与鸣沙山奇妙地孪生在一起,自古以来一直为罕见的沙漠奇观。
  炳灵寺石窟:此石窟在黄河北岸的积石山中,位于甘肃永靖县境内,和刘家峡水库相连,开凿于西秦建弘年间(公元5世纪初)至明代,曾经为盛极一时的大佛教胜地。现存有洞窟34个,佛龛149个,内有石雕像、壁画900多平方米,泥塑近800身,西秦的造像和壁画,造型刚劲挺拔,色泽绚丽多彩,是我国稀有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唐代石雕大佛弥勒坐像,高30多米,是利用天然石柱峰雕刻而成,造型丰满潇洒,栩栩如生,具有一种古雅朴实的风格,体现了唐代高度的艺术技巧。
  武威罗什寺塔:矗立在武威北大街的罗什寺塔,是为了纪念鸠摩罗什在武威弘扬佛法、翻译经典的功绩而建造的。罗什寺塔最早建于后凉(386—402),唐时曾大力扩建,明代成为陕西凉州大寺院,英宗正统十年二月十五日,为罗什寺院颁发了大藏经。清康熙年间曾重修罗什寺。该寺塔1927年遭大地震被毁,再次重修后的罗什寺塔,八角12层,高32米,以条形方砖砌成,顶部是葫芦形的铜质宝瓶,最上层东西各有小佛龛,龛内有真金的佛像。见证着武威古城悠久而文明的历史。
  廖氏武威堂:“武功垂汉史,威德冲神朝”。此联为武威廖氏宗祠“武威堂”堂联。此联以首句的首字“武”和次句首字“威”构成“武威”堂名,是指武威郡廖氏。廖氏祖先自汉朝便有因武功而记载于历史上。唐贞观年间,廖崇德任虔化(今江西宁都)县令,政绩显著,深得民心。崇德的父辈曾任武威太守,其后裔从唐代起几百年间声势显赫,均以“武威”为号。武威堂是流传最广、人口最多的廖氏堂号。如今的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乃至台湾、新、马、泰、越、印尼、菲律宾等地的廖姓人,大多是武威堂的后裔。
  博斯腾湖: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位于天山支脉库鳄克山下,从库车东行,邻近库尔勒。古称西海,湖水清澈碧蓝,烟波浩渺,风景如画。在以干旱风沙著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上,竟有如此水天一色的美景,让人倍感稀奇。湖区已开辟多处旅游区,如盛产野生莲花的莲花湖,供人垂钓的栈桥,以及可以漫步赏景的金沙滩。如果时间方便,还可以去库车附近的拜城县看看克孜尔千佛洞。
  新疆博物馆:新疆博物馆位于乌鲁木齐市区西北路,馆内共陈列了5万多件珍品,设有三个展览厅,分别陈列历史文物、民族民俗文物及古尸。历史文物厅依年代顺序排列,展出了铜器、陶器、木器、文书简牍、丝织品、绘画、仪器等。民族民俗展览厅陈列少数民族的服饰、民居及日用器具等。另一厅室则展出新疆博物馆最奇特的收藏——干尸,由于当地人浅葬及不用棺木的习俗,加上气候干燥,遗体得以保存达千百年,许多出土的古尸须发俱全、骨架肌肉完好,是研究人类学及民族学的重要人体标本。
  特色美食
  甘肃水盆羊肉:“水盆羊肉”又称六月鲜,是由1000多年前的“羊羹”发展而来的。因其在农历六月上市,故称“六月鲜”。原料以鲜嫩膘厚的羊肉为主,配以香料(花椒、桂皮、大茴香、草果)等。该小吃肉烂汤清,鲜嫩爽适,味美可口,如与烧饼同吃,并佐以青蒜、芫荽、泡菜,则风味尤美。
  酿皮子:在甘肃各地均有,以兰州最佳。做法是先把面粉加少许碱调水和成面团,在清水中揉搓,分离出蛋白质和淀粉。在淀粉中倒入清水,放一点食碱,调成面浆蒸熟。晾凉后,切成细条,即成酿皮。蛋白质蒸熟后,成为柔韧多孔的面筋,切片待食。把酿皮子放在盘子中,配上凉粉丝、面筋、晶莹黄亮、雪白如玉,调上辣椒油、浸过草果的香醋、蒜汁、芥末、麻酱汁、酱油、精盐,则其味酸辣清凉,软韧筋柔,是夏季解热清暑佳肴。
  兰州清汤牛肉面:牛肉面最早始于清光绪年间,系回族老人马保子首创,牛肉面具有牛肉烂软、面条柔韧、滑利爽口、汤汁香味扑鼻,诱人食欲等特点,而且面条的种类较多。兰州牛肉面距今已有120年的历史,它以“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和“一清二白三红四绿”的悦目色彩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顾客的好评,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
  秦安肚丝汤:肚丝汤是秦安的一道独特小吃。将猪肚洗净后清水下锅煮熟,冷却后切成极细的丝子,用淀粉配上辣椒、胡椒粉、醋等佐料做成汤,填上肚丝,文火烧制。成品汤色黄亮、肚丝飘游,吃起来酸麻可口,辣在其中,回味无穷。
  天水凉粉:荞麦凉粉是先把荞麦碾成荞珍子,去衣后,把荞珍子用手工碾成粉末,放在清水中浸泡,然后用马尾编织的细罗过滤,滤出的精华部分入锅用文火熬煮,熬成稀粥状后舀入盆中,冷却后逐渐变得软硬适宜时,即可食用。食用时削成长条形薄片,也可用专用的“捞捞”捞成长粉条状,盛入碗中,调入油泼辣子、芥末、蒜泥、精盐、芝麻酱、醋、酱油、花椒面等佐料,吃起来诸味俱全。甘肃还有用豌豆、扁豆、粉面等制作的凉粉。
  满族饽饽:饽饽主要有糖火烧、燕窝酥、牛舌饼、茴香饼、佛手、马蹄等30多种花色。燕窝酥,白面中掺黄米面,加清油、糖水和面。面馅饧好掐成长剂子,剂子上沾油,扯条,折成七八股,盘旋压成饼状,四周高,中心凹,中间撤白糖、青红丝,烤出来香甜松软,形如燕子窝,故名。糖火烧:和好面团,擀饼前,先将奶油裹进去,外面刷上清油,入炉一烤饼便起层,皮酥脆,里边香软。扇子饼:扇子饼的面比较硬,吃起来有嚼头,入炉前先做成扇状,并压上花纹。这种饼可大可小,便于做旅途点心。茴香饼:味咸,和面时揉进盐水和茴香粉。香味很浓,拍成长方形,叠三层到四层,吃时便于中间夹肉,类似汉堡包。
  镜糕:镜糕是用面和米做的,小小的一个大概小笼包那么大,上面放了各种颜色的糖类,拿在手上像棒棒糖一样,很可爱的样子,吃的时候要蘸上芝麻和糖,这种甜食女孩子和小孩比较喜欢。
  米肠子和面肺子:是利用羊的下水做的一道名馔。深受维吾尔、回族少数民族的欢迎。做法是:将羊肺子和羊大肠洗净。将和好的面用水洗出面筋,呈糊状加油和盐,灌入面肺内,然后扎紧气管,放入水中煮两小时左右即成。米肠子是用切碎的羊肝、羊心、羊肠油,加胡椒粉、孜然粉、精盐拌入大米,用水煮,待半小时,在肠中扎眼使之漏气,煮一小时即熟。
  西安油酥饼:被誉为“西秦第一点”,又名千层油酥饼。以面粉、植物油经制酥、和面、制饼、煎烤制成。色泽金黄,层次鲜明,脆而不烂,油而不腻,香酥可口。
  西安樊记腊汁肉:樊记腊汁肉已有60余年历史,创始人樊凤祥父子。樊记腊汁肉以选料精、用料全、火功到,肉色艳,味美,浓郁芬芳,久贮不变而出名。樊记腊汁肉的质量好,还在于它的“腊汁汤”是多年陈汤。汤味醇厚。用老汤、新料,经过长时间的煨制,使肉糜而不烂,浓郁喷香。特点:颜色红润,醇香软烂。
  羊肉抓饭:是西北少数民族十分喜爱的食品,也是各少数民族的家常饭。维族在婚丧嫁聚的日子里常用这种饭待客,先把大米洗净,用水泡上。羊肉剁成大块,共萝卜洗净后切成细丝,洋葱剥皮后切碎。锅下油,烧热去辣味,然后加入羊尾油。溶化后,放洋葱稍炸,再放肉块,炸至炒至暗红色,再倒入萝卜丝炒至半熟,加精盐,孜然粉翻搅几下,倒入清水,用火焖半小时左右,再将泡好的大米捞出倒入锅内,做好的抓饭白里有黄,油亮生辉,饭香肉烂,美味可口。
  拉条子:是用上好面粉和面拉制而成,它柔韧细长,圆润滑爽,吃起来别具风味。拉条子常用的拌菜是过油肉,鸡蛋炒西红柿,辣子炒羊肉,芹菜炒肉片等等。拉条子消暑耐饥,在炎热的夏天,若早晨美美吃上一顿拉条子,到晚间也不觉得饥饿。
  油塔子:是一种面食,形状似塔,色白油亮,面薄层次很细,香软油多而不腻。制法:先用温水把面和好,加酵面揉成软面,发约一小时,再加碱水揉好稍饧。根据制作需要,揪成数块,外抹清油待用。取其中一块,擀薄拉开,抹上炼羊尾油,撒少许精盐和花椒粉,将面边拉边卷,卷好后搓成细条,再切成若干小段,然后拧成塔状,入笼屉用旺火蒸半小时,即可启笼食用。
  馕:在新疆历史悠久,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多为发酵的面,但不放碱而放少许盐。馕大都呈圆形,馕的花样也很多,所用的原料也很丰富。除了面粉外,芝麻、洋葱、鸡蛋、清油、酥油、牛奶、糖、盐都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在做馕时,不仅要放油、蛋、糖等原料,还要在表面上撒些“斯亚旦”(黑草籽),这种馕不仅味道好,而且长时间保存不会变质。
  馕坑烤肉:柴禾置坑内点燃后坑温达120—150℃以上。将羊肉切成约3厘米左右见方的块状,磕开鸡蛋加姜黄、胡椒粉、孜然粉、精盐、精制面粉等拌成糊状,均匀地涂抹在肉块上,然后将肉块贴近馕坑内壁,取出明火,堵住坑口,连焖带烤,约莫30分钟后即可。取出后,再将烤肉切成小块,上撒盐或者蘸盐食用,这样烤出的羊肉外脆里嫩,味美异常。
  

沧桑大美: 丝绸之路/赵丽洁,陈淮[著];陈淮,罗小韵摄影.-上海: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