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远处排列着高耸入云的群山,花白色的山峰宛如古堡,在强烈的阳光下闪着银辉;天空晴朗得像透明的蓝纸,飘浮着大团的白云,浓绿滴翠的树木长满山坡,树林间的空地绿草如茵,一派原生状态,没有一丁点儿黄土裸露;草地上有红色、白色、栗色的马啃草,羊群缓缓地移动;山坡下是宽阔的河谷,奔腾明净的河水,两岸是大片的庄稼、果园、村落和高耸着红色尖顶的教堂,色彩鲜明,清新洁净,一切都如同在画报中见到的那样。
这是我在欧洲阿尔卑斯山脉腹地,奥地利美丽的小镇因斯布鲁克看到的情景。前一天我们由德国进入奥地利,实际也就进入了阿尔卑斯山脉。因为整个奥地利都在阿尔卑斯山脉博大的襟怀之中,诚如奥地利国歌中所说:“山峦重重的国土,江河之畔的国家……”
正是阿尔卑斯山脉成就了奥地利这个美丽如花园般的国家,到处雪峰耸立,森林密布,河流纵横,瀑布飞泻,湖泊如镜,气候宜人,加之保存完好的古堡,各种风格的教堂,众多的艺术巨匠们遗留的故居,使奥地利获得了“中欧花园”的美誉。我们乘意大利小伙驾驶的大巴越过德奥边境线,驶进奥地利国境时,就立刻感受到这个国家非同寻常的美丽。由于前一站为德国慕尼黑,正好赶上盛大的啤酒节和欧洲足球杯联赛,宏伟建筑夹峙的宽阔的街道上人潮如涌,长长的啤酒桌挤满广场,清脆的碰杯声与乐器声、欢笑声震耳欲聋,那种宏大场景构成的非凡气势在心头挥之不去。不由自主地联想起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何以都在这儿爆发,并吞奥地利,闪击波兰,攻占捷克,突袭法国,英法联军惨败,敦刻尔克大撤退……显然都是些沉重的话题。直到驶进阿尔卑斯山区,滴翠的山谷,徐徐的清风扑面而来,大片的森林,绿莹莹的草地,黑白相间的奶牛,红顶的农舍构成了如画的风光,让人心旷神怡,心绪才得以舒缓。
二
第一站是奥地利古城萨尔斯堡。萨尔斯堡坐落于一条宽阔的山谷之间,清澈的萨尔察赫河穿城而过。萨尔斯堡曾是大主教驻地,建有规模宏大的圣彼得教堂和米拉贝拉教堂,城中古堡、教堂、皇宫林立,遍布中世纪欧洲的古老建筑,高大、雄伟、结实,保存十分完好。石块铺成的街道干净整洁,两边店铺古色古香。那巨石砌就的城堡,高耸入云的塔尖,生动逼真的雕像,天衣无缝的拱顶,无不体现着人类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漫步街头,会让人屏气敛息,缓步轻移,唯恐漏掉什么。仿佛专替游客着想,街道两边都有巨大的石柱支撑起来宽达丈余的拱形走廊,与各类店铺、教堂、广场相连,方便群众集会、购物和礼拜,不致遭受雨淋日晒。据说,这些宏伟的构想与建筑已有600年的历史,为奥地利一个方国国王所建,配套的还有金顶观礼台与凯旋门。那天正好秋雨滂沱,当年国王为方便臣民的设施也惠及了我们这些几百年后的外来者,真是功莫大焉。
萨尔斯堡是音乐大师莫扎特的故乡,老街区9号至今仍完整地保持着他诞生时的原貌。另一位音乐大师卡拉扬也诞生于这座小城。贝多芬、海顿在这里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乐章。至今小城人对音乐仍推崇备至,一年之中,竟有数千场音乐会在不同的集会中举行。我们去的那天是星期日,众多的市民沿着遮雨的拱形长廊走进教堂,做完弥撒后,宏大的唱诗班开始歌唱,庄严肃穆,连我们这些参观者都为之动容。结束时,又是万众奏乐,轰鸣着的音乐声响彻小城上空,经久不息,仿佛是对莫扎特这位音乐英雄永远的纪念。让人惊异的是,奥地利的国土形状竟然像一把小提琴横卧于阿尔卑斯山脉怀抱之中,仿佛天生就是一个音乐的国度,其首都维也纳则是欧洲古典音乐与圆舞曲的故乡,素有“音乐之都”的美誉,也让人对这群山拱卫的国度刮目相看。
三
奥地利对于中国来讲应该说并不陌生。近一个世纪前,奥地利的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便已为中国人民所熟悉。还有位为中国读者所热爱的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人通用德语,茨威格也用德语写作。中国翻译德语作家的作品,数量之大,作品与版本之多,除了歌德,就数茨威格,他几乎所有的作品都被翻译成中文。长篇小说《同情的罪》,中篇小说《燃烧的秘密》《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短篇小说《看不见的珍藏》《月光胡同》以及报告文学集《三位大师》《人类群星闪耀时》等等。茨威格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他巨大的名声和影响却丝毫不逊于任何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不仅由于他是文学心理描写大师,其作品如同行云流水,细腻隽永,扣人心弦,因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还在于茨威格为捍卫人道与人性而走过的传奇人生道路。
茨威格出生于奥地利一个犹太富商之家。二战前夕,他敏锐地感觉到世界大战到来之前的腥风血雨,便以巨大的责任感创作了长篇小说《同情的罪》,意在唤醒人们的良知。他创作的报告文学集《人类群星闪耀时》记叙了十几个历史伟人在关键时刻影响历史进程的故事。短短数年,再版三十余次,德国人几乎人手一册。他虽逃离战火到达巴西,但二战仍然爆发,为唤醒人类的正义与良知,夫妻双双自杀。茨威格作为伟大的人道与和平主义作家,永远活在世界读者的心中。近年,中国女导演徐静蕾把茨威格的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自编、自导、自演搬上了银幕,不仅受到中国观众的欢迎,还获得了西班牙最佳导演奖。
来到奥地利,就会想起茨威格,正是这片美丽如画的国土养育了这位极富人道、人性的作家,也养育了喜爱音乐、自尊、有修养、讲求文明的奥地利人。在奥地利徜徉,除了音乐听不到嘈杂,一切都安静而有序。教堂中的礼拜做完,人们会安静地退场,去买菜购物;朋友间的交谈轻声细语,唯恐惊动别人。还有相当多的中年男子留在教堂中,各自散坐在长椅中,掏出报纸或书籍,静静地阅读。老人们坐在公园或街头的台阶上晒太阳,沉默不语,神情安详,任灿烂的秋阳照着他们银白的发须。
在美丽的小城因斯布鲁克,我们下榻于一家私人旅馆。这种小旅馆设施齐全,非常卫生舒适和富于情调。几乎每个房间一打开窗户就能看见高耸云端的雪峰和清澈湍急的溪流,清风扑面,让人心旷神怡。
旅馆老板是位中年妇女,美丽得惊人,不仅有自然卷曲的金发,白皙的皮肤,黑白分明的大眼和高挺的鼻梁,关键还在于优雅的神态,得体的举止和友好的微笑。餐厅仅有一位男厨师和一位女服务员,看去都干练利索,忙而有序,一手托盘,一手抓四杯扎啤,再顺手带走空下的碗碟,尽量让客人满意。
其实,正是有如此勤劳敬业的人民,才把奥地利建设得如此富饶美丽。
旅·途·小·憩
夜逛古镇
穿行欧洲,惊讶怎么会有如此众多的古镇古堡。请教同行,方知人家早在二百多年前就定出法规,对历史上遗留下的城堡、教堂、修道院、纪念碑、民居、城门、桥梁以及古老的酒吧、咖啡馆实行保护。凡五十年以上的建筑若要拆毁,便得提出申请。得知能够下榻奥地利最美的古镇因斯布鲁克,几天前就莫名兴奋,临了,古镇竟美得出人意料。小镇坐落于滴翠的山谷,四周是雪峰、激流、森林和草地;古老的教堂和修道院,古老的街道和民居,得体和谐地组合在一起,透出浓浓的中古气息,最初的一瞬,就会为这美丽而倾倒。当晚,迫不及待地去小镇徜徉,一踏上那完全用方形石块铺成的地面,心都醉了。那晚月光十分皎洁,像悬挂于近在咫尺的雪峰之巅。在清冷的月光照耀下,教堂的圆顶、街道两边的楼亭、路边的古树,都像镀上了一层水溶溶的银辉。行人很少,商店都已关门,仍在营业的小酒馆、咖啡厅也只有极少的人。没有喧嚣,没有嘈杂,连狗都是静静地卧在台阶上。一阵山风徐徐吹过,树枝柔柔地摇曳起来,真让人怀疑整个古镇都已进入了美丽的童话。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绸之路全程探行纪实(下卷)/王蓬.-西安: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