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辑录

中国古代历日文化及其影响

作者: 邓文宽





  我今天所讲的内容是关于中国古代历日文化的。围绕这个主题讲三部分内容。
  一.中国古代历日的概况
  历日是人民生活和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依据之一,因此中华先民很早就开始制定历法。现存最早的记载见于《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敬授人时。”以及一些零星的记载。但是秦以前的情况多数还不太清楚,我们还是说秦以后的情况。
  从文献记载来看,自先秦至清末,中华先民共编制了近100部历法,且加以行用。详细可看《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卷》第559-561页,载有中科院院士、著名天文学史专家席泽宗教授编制的《中国历法表》。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历法有三部:汉武帝太初元年颁行的《太初历》,唐代僧一行编制的《大衍历》和元代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到了明末清初,西洋历法被传教士带到中国,取代了中国传统的历法计算方法,中国传统历法走向了衰落。
  中国有史以来的历法都是“阴阳合历”,亦即“农历”,是兼顾太阳和月亮的各自周期及其互相配合的,故有置闰。有人认为《夏小正》是纯阳历(只管太阳不管月亮),但难以证实,能肯定的是,太平天国的《天历》是纯阳历,但那是受天主教影响的结果。另外,《回历》则是纯阴历,每年12个月,每月29.53日,全年只有354—355天,而农历(阴阳合历)是以回归年长度365.25日为一年的,因此从公元622年7月16日回历开始,迄今回民已经比汉人多过了好多个年,这几个概念要区分开。
  20世纪之前,中国古代历日传下的,只有《南宋宝祐四年(1256)会天万年具注历》,是最古的。1900—1999年的100年中,由于考古工作的收获不断,迄今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历日实物是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的。下面举例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历日的面貌和风采。
  (1)秦二世元年(前209)历日,湖北荆州关沮秦墓出土,只有月名,朔日干支,大小月注记,“正”月改为“端”月。是避秦始皇名“嬴政”改的。
  (2)汉宣帝地节元年(前69)历日,出于敦煌,形制与武帝建元七年(元光元年)、历日相同。后者出于山东银雀山2号汉墓。竹简是大尺寸,每根长度60—70厘米,现存山东省博物馆。
  (3)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十二年(451)历日,敦煌藏经洞出土,今存敦煌研究院,内有451年两次准确的月蚀预报。(图一)
  (4)吐鲁番出土高昌延寿七年(630)历日。存鞋样脚掌部的一块,有71天的干支。复原后全年384天,共复原出313天。
  (5)吐鲁番出土唐显庆三年(658)具注历日一残块,唐王朝的历日。(图二)
  (6)敦煌石室出土《唐大和八年甲寅岁(834)具注历日》,印本。来自敦煌以外,是现知从中国发现的绝对年代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实物。现存俄罗斯。依靠它,我们将中国印刷品的绝对年代由868年提前到834年。价值极高。(图三)
  (7)敦煌石室出《宋雍熙三年(986)丙戌岁具注历日一卷并序》,这是敦煌当地人自编的,历学上属于“小历”,但内容很丰富。(图四)
  (8)黑城出土《南宋嘉定四年辛未岁(1211)具注历日》,印本。
  (9)黑城出土《元至正二十五年乙巳岁(1365)具注历日》,印本,年代由张培瑜先生考定。(图五)
  (10)吐鲁番出土《明永乐五年丁亥岁(1407)具注历日》,今存德国国家图书馆,应该是勒克柯他们弄去的。年代由我考定。(图六)
  二.中国古代历日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历日所包含的文化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属于“历学”范围,是科学的内容;一部分属于术数文化内容,是不科学的,甚至是迷信的内容。
  科学内容包括编制历法的各种数据,如我们通常所知的回归年长度、朔望月长度、闰周(19年加进7个闰月)、恒星月的长度、交点月的长度、日月蚀的计算和预推,24节气(平气和定气)、72物候、朔(初一)望(十五或十六)的确定,等等。这些内容的基础多以数学计算为前提,是实打实的东西。
  我们主要讲术数文化这一块。这一部分内容最早见于战国秦汉时代的《日书》。迄今出土了十几种《日书》,主要是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放马滩秦墓出土的。《史记》有《日者列传》,主要记述这一派的活动。
  从前面的图片看,早期历日内容都很简略,也很实用。术数内容直接写上去的很少。我推测当时的情况是:识文断字的人在民间很少,但有《日书》流传,因此当时民间一些人手里有《日书》。官府每年颁布一次历日,历日变化而《日书》不变化,人们有事时可请教民间术士,他们将《日书》内容同当年历日相对照,便可回答人们择吉的需要。《说文》云:“具,共置。”也即放在一起的意思。在以竹木简牍为文字载体的时代(约两晋以前),《日书》受载体限制,多数内容不能直接写在历日上。但进入南北朝,纸张日益普及,容量扩大,日书内容就被直接抄在每年每日之下了,用起来更方便。历日的名称也相应地改称为“具注历日”——也就是把历注与历日抄在一起了。
  历日中术数文化内容的扩充大概出现于两个主要时代:一是从唐朝《大衍历》开始,一是宋代。很多从前没见过的年神、日神的名称到了宋代都出现了。下面介绍几种主要术数文化内容:
  (1)建除十二神。也称十二客、十二直等。共12个字,各主一定吉凶,配于每日之下。其排列规则有几大特点:A.依照星命月(节气所在那天到下斗节气前一天,非中气)排列;B.东汉以前每月初一注的那个十二直要重复上月晦日所注的那个字一次;东汉后,是节气那天注的字重复其前一日的一次;C.从历日立春正月节所在那天之后的第一个“寅”日注“建”字,顺序下排,再在规定的日子重复一下;D.由于十二地支是12个字,建除也是12个字,又采取了相应的重复办法,所以形成了全年12个星命月中,建除十二神与纪日地支间存在固定对应关系。
  (2)三元甲子。60年是一个甲子周期。术数家规定,隋仁寿四年(604)甲子年为上元甲子开始,664年甲子为中元,724年甲子入下元,三元甲子共180年。784年又进入上元甲子。总之,180年一个周期,1984年甲子入下元,所以我们现在生活在下元甲子年中。
  (3)九宫。据说起源于《洛书》的方阵,但现在已说不太清楚。从出土文献看,现知最早的一幅九宫图见于马王堆帛书,是五居中央,而且是圆形的,是九宫的基本图形。九宫一共9幅图,画法是固定的,数字依次减一,一之后变九即可。术数家们将九宫配入历日,于是有年九宫、月九宫和日九宫。年九宫是这样配入的,以隋仁寿四年(604)上元甲子配一宫,从605年起,以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的次序反复配入。2001年应配入八宫图形,也就是当年的年九宫图是八宫居中,月九宫、日九宫也按一定方法配入,从略。
  (4)男女命宫。这同算命有关系,是由九宫演化出来的。经过排比,发现男宫上元甲子起一,中元起四,下元起七;女宫上元起五,中元起二,下元起八。这样,1984年下元,男宫起七,女宫起八。但运行方向相反(男逆数、女顺数),于是2001年是男八宫,女七宫。
  (5)星命月份。在讲建除时已经提到。古历中的各种神煞都是按星命月排列的,而不是按历法月进行的,如果按历法月去核对它们的排列规则,一定弄错。之所以称为“星命月”(或称“太阳月”),是因为这种月份是星命家用的月份,不同于历法月,一定要区分清楚。
  (6)六甲纳音。“六甲”是指六十甲子,“音”即五音 (宫、商、角、徵、羽),也就是将六十甲子各配上一个音。又因五音可用五行替代(土、金、木、火、水),所以,在历日中出现的纳音是五行而非五音。它有30句口诀:“甲子乙丑金,丙寅丁卯火,戊辰己巳木,庚午辛未土……”,算命先生非常熟悉这些口诀,不然他无法判断两个人(一男一女)的生辰是相生还是相克。你告诉他两个青年男女各是多大岁数,他即由本年干支推出男女出生年的干支,再据上述口诀换成五音(也就是五行),再看二人生年五行是相生或是相克,以决定可否婚配。相生就是命合,相克就是命不合。
  (7)年神与年神方位图。敦煌历日中的大部分年神,至少有39个我们已找出它的排列规则,另有几个(“年黑方”等)因材料太少,我们还找不出排列规则。每个年神在不同的地支年份方位不同,因此要配合历日中的年神方位图去看。每个年神又规定其吉凶宜忌,可以干什么,不可以于什么,但其基本含义是“其地不可穿凿动土,因有破坏,事须修营”,“凡人年内造作,举动百事,先须看太岁及以下诸神将并魁罡,犯之凶,避之吉”。
  (8)月神日期方位。每月有8个月神(天德、月德、合德、月厌、月煞、月破、月刑、月空),各月所在日期方位不同,也是要避忌的。日神更多。历日中这种术数文化内容多同算命有关,算命实际上是一种不科学的预测,而历日中吉凶宜忌的说教也常有预测性质,它们出现于历日也就十分正常了。
  (9)二十八宿注历。二十八宿各主一定吉凶,已见于睡虎地秦简《日书》。但注入历日,一般认为是从南宋为了“演禽术”的需要才开始的。我过去对此深信不疑。今年年初,法国远东学院华澜博土发现,敦煌所出同光二年甲申岁(924)具注历日已有二十八宿注历,此历正文只有正月一至四日,一日注“虚”,二日未注,三日注“室”,是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中之二宿。我们现在从出土历日看到,南宋淳熙九年(1182)历用二十八宿注历,此后迄今未断。敦煌历用二十八宿注历,虽未坚持下来,却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华澜将二十八宿注历一下提前了258年,功不可没。他的细致认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中国古代历日文化在东亚地区的影响
  1949年后,中国大陆地区将历日中的术数文化剔除掉了。历日中仅保存了它原有的科学内容,术数部分中断了,因此不在讨论之内。中国古历的影响主要发生在东亚汉文化圈内,包括日本、韩国、泰国、新加波等国,以及我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地的华人之中。
  (1)对日本的影响。中国古历是在6—9世纪传入日本的。日本直接采用了中国历法,曾用过南朝何承天的《元嘉历》、唐初李淳风的《麟德历》、唐中叶僧一行的《大衍历》。但日本使用年代最久的是唐长庆二年(822)颁行的《宣明历》(徐昂撰),日本从861年用到1684年,共用了823年。1684年日本开始用自己的《贞享历》,但历中术数文化还是《宣明历》的内容。日本编历的参考书称为《簠簋》,每卷之末都写有“三国相传宣明历经卷第X终”。日本贞享改历,主要是吸收元朝《授时历》的内容,但术数文化未变。直到1868年,日本开始用西洋历,春节改为阳历1月1日,但历日文化内容一直传了下来。
  (2)杨昭全先生指出:公元647年,新罗之德福从唐学习李淳风之《麟德历》回国,同年,即改用唐代《麟德历》。新罗宪德王时(810—826)改用唐代《宣明历》。张培瑜先生指出:高丽一建国就使用《宣明历》,直到中宣王(1309—1313),又改用元代《授时历》。《宣明历》在朝鲜半岛用了400年左右。董锡玖先生的弟子沈淑庆女士将她姐姐用过的1999年韩国历日送我一份,里面有:中国的纪日干支、农历月份、二十四节气、三伏、寒食、中秋节和春节。虽然未看到多少术数文化内容,但中国历日的科学内容却包含其中,足见中国古历在韩国的影响。
  (3)传统历日迄今仍在港、澳、台三地行用。我们在第二部分讲过的那些历日文化内容,迄今在我国港、澳、台地区几乎全保留了下来,当然由于岁月沧桑,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日九宫的排法就比古历丰富多了。但多数术数文化内容一脉相传,未曾中断。
  (4)关于二十八宿注历的连续性。我曾将中国传世历本(如《宋宝祐四年会天万年历》、《清康熙六十年时宪书》)、出土历日(如前面介绍过的南宋、元代、明代的实行历本)、当代仍在行用的通书(日本的,港、澳、台的)进行混合研究,证明从1182—1998年间,中国历日用二十八宿注历连绵不断,且未发生错误。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历日文化在东亚地区的深刻影响。我相信,这种影响还将继续下去。

敦煌与丝路文化学术讲座 第二辑/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敦煌吐鲁番学资料研究中心编;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5.1;